【同题】 写作路上沉淀的事

一抹香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和雪小禅一样,我也是一个对文字敏感的人。不知从何时起,从写日记,逐渐变成了写作。名称变了,似乎文字的使命和等级也上了一个新台阶。其实,一直以来,我大抵也分不清写日记与写作的区别。只是写着写着,在流水账上注入些许真情实感,似乎文字便有了呼吸。逐渐,周遭有了响应,甚至恭维声。内心深处的那份虚荣,就像一只敏锐的触角,悄悄地在蔓延。仿佛,身心也飘飘然起来。</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自从加入各种诗刊微刊公众号之列,各种诗歌同题群、自拟群、作业群、投稿群,诗题层出不穷,动辄临屏诗赛,我就走马灯似地涂完这个涂那个,听、说、读、写、评、析,把所有业余时间都涂在上面还远远不够,往往还要牺牲睡眠时间三更半夜起来涂鸦。对没有灵感的命题闭门造车,真的能憋出硬伤来,强拼硬凑出来的文字,也是味同嚼蜡,没有可读性。在浑浑噩噩之中,我逐渐迷失了方向,忘记了写作的初衷,也失去了写作的快乐。</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有一天,一位老朋友对我说:“你写的诗,那些花前月下,我一点感觉都没有。为了维持生计,我不得不每天早出晚归送外卖,舍不得停下来休息一分钟。”他,一个正宗大学毕业生,却因不会阿谀奉承、不懂人情世故,而处处受人排挤,得不到一份正经工作,只能靠送外卖养家糊口。言外之意,他说我写的作品没有深入社会现实,不能脚踏实地。这振聋发聩的批判,对我而言,是一个可谓不小的打击。那一次对话,令我陷入了深思。</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作为一个标榜喜欢文字的人,暂且以文人论,文人的使命是什么?众所周知,在旧社会那个动荡不安的、人心麻木的年代,鲁迅先生敢于以笔为戟为剑,批判政府、批判不平等的社会,将文人的责任与担当发挥得淋漓尽致。如今,我们国家在党的领导下,变得繁荣昌盛国富民强。可就算在这和平年代,也不是处处歌舞升平、鸟语花香。随着网络深入民间,我们了解到社会上依然存在不平等的社会现象,令人心酸的社会现实,譬如人口拐卖、暗箱操作、贪赃枉法等社会阴暗面。</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有幸读过现代诗人张二棍的一些诗歌作品。他常年跋山涉水,游走在荒凉与清贫的社会底层。他的诗歌很接地气,以老百姓的视角去看这个世界,质朴本真,悲悯情怀,又富有哲理,如果说他是老百姓的代言人,一点也不为过。他富含烟火气的诗歌作品得到了诗歌届的认可。</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们作为文人,该有怎样的担当呢?歌功颂德、锦上添花,固不可少。可这人世间的暗哑,唯有刀枪剑戟才能穿透!多想有鲁迅先生那样锋利的笔触,操起文人的武器——文字之剑,为拨亮光明奉献一点绵薄之力。多想像张二棍诗人那样朴实本真,为生活在最底层的劳动人民发声出力。诗人也好,作家也罢,就应该负起反映社会现实的担当,做针砭时弊、剔除症癣的先锋人,为时代的良性发展进步而贡献自己的一份囊萤之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也。 </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经过一阶段的深刻反思之后,在机缘巧合下,我参与了见微思著诗社的【一诗多评】活动,写了一首同题微型诗《诗人》:羞于冠以名号/笔锋,还是如此稚嫩/穿不过世间暗哑。在此次活动中,共有13位师友,在不同角度对这首微型诗给予了评析。在众多诗评中,沧海老师是这样写的诗评:当下,“诗人”这个名号有太多尴尬意味,作者以“稚嫩”自谦,也是表达对世道的些许无奈,同时仍然对真正的“诗人”给予了尊崇和寄望:不仅会写好诗,更要有唤醒昧知、敢于批判的能力和勇气,可见作者的悲悯情怀和社会责任感。沧海老师的诗评,最贴合我写这首诗的本意。 </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通过思索与沉淀,我逐渐找回了写作的初衷,作为一个喜欢文字的人,我为什么而写?我该写些什么?我能写些什么?毛主席曾经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引用明代解缙的一副对联教导我们说,不要做头重脚轻根底浅的墙上芦苇,更不要做嘴尖皮厚腹中空的山间竹笋。学习如是,写作更是如此。写作最忌假大空,即华丽的辞藻、浮夸的修饰,和无病呻吟。写作,需要务实,如果说真情实感是血肉,那么,责任与担当,才是写作的根本,是灵魂。</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自从加入叙事散文圈以来,我经过同题散文写作的一次次历练,在各位老师的鼎力帮助下,虚心学习,不断进取。我惊喜地发现,在散文立意和架构方面,有了明显的提升和进步。譬如,在同题散文《窗外的夏日世界》一文中,我并不只是透过窗子看到窗外的景象,歌颂被人认为“社会地位低下”的劳动者,而是打开了更广阔的视野。从窗外令人敬佩的起早贪黑的清洁工,感受到了岁月静好一片祥和。更加“看到”在这份岁月静好的背后,有多少人为了守护这份祥和而在挥汗如雨,有多少刀枪剑戟正在为护卫这份静好而殊死搏斗,在替我们负重前行。于是,自然而然地引出了站在窗内的“我”该如何去做。如此安排文章的框架,不但行文转承更加顺畅,而且文章的立意也更上了一个层次。至此,作为执笔者——“我”的责任与担当,就凸显了出来。</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写作这条艰苦的道路上,我一直在砥砺前行。我相信,经历过一次次磨砺与自我沉淀,我们终将走上成长之路,走向成熟,也必将挑起文人的责任与担当。</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