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中飞行速度之王 《 游 隼 》 国家二级野生保护动物

赵胜文

<p class="ql-block">  2025年元月5日,随海河湿地爱鸟护鸟摄影俱乐部组团去了一趟北京玉渊潭公园拍摄鸳鸯,在那里还顺便拍到了绿头野鸭,还有国家二级野生保护动物“游隼”等野生鸟类。这里编辑分享的是栖息在玉渊潭公园觅食活动游隼的精彩瞬间。游隼,属于隼科隼属中型类的猛禽。游隼别名:花梨鹰、花梨隼、鸭虎、青燕、赤胸隼等。游隼是世界上飞行最快的鸟种之一,被誉为鸟中的速度之王。</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赞 游 隼</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祥云</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55, 138, 0);">雄鹰展翅霸俯冲 飞翔之王获冠名</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55, 138, 0);">两眼炯炯观天下 觅求活物百发中</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57, 181, 74);">北京玉渊潭公园</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57, 181, 74);">就在“中华世纪坛”的后面</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游隼别名:花梨鹰、花梨隼、鸭虎、青燕、赤胸隼等。</b></p> <p class="ql-block"><b>  游隼是世界上飞行最快的鸟种之一,被誉为鸟中的速度之王,其飞行速度可达320千米每小时。</b></p> <p class="ql-block">  游隼,属于隼科隼属中型猛禽,别名花梨鹰,青燕等。体长34-50厘米,体重550-1500克,翼展80-120厘米。雌鸟体型比雄鸟大15%-20%。游隼整体为深色。头部黑色,头顶及脸颊黑色或有黑色条纹,颈部黑色带蓝色光泽。</p> <p class="ql-block">  游隼上体深灰色、蓝色或黑色,有黑色点斑及横纹。末端白色,羽干纹黑色。下体污白色,带淡棕色,具黑色羽干纹,至腹部以后渐转为长三角形横斑。腿及脚黄色,爪黑色。尾青黑色,具有数条黑色宽横斑,先端淡白色。雌鸟体色较淡。</p> <p class="ql-block">  游隼除南北两极外,游隼主要分布于北美洲、南美洲、非洲、亚洲、大洋洲大陆地区。在中国,游隼在长江以南至广东、海南为冬候鸟;在东北至华北地区为旅鸟。</p> <p class="ql-block">  游隼的适应能力强,栖息地类型丰富,利用生境时有选择性。通常选择栖息于视野开阔、食物丰富、有岩石、具有良好栖息位的生境。</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游隼的保护级别</b></p><p class="ql-block"> 2021年,游隼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等级为无危(LC)。 2021年,游隼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2px;">游隼的栖息环境</b></p><p class="ql-block"> 游隼的适应能力强,栖息地种类众多,能够适应干燥或潮湿、炎热或寒冷的气候条件,栖息于海拔0-3300米的森林、灌木林、稀树草原、湿地、岩石区、沙漠、海洋潮间带等,一般选择栖息于视野开阔、食物(主要是鸟类)丰富且具有良好栖息位的生境。</p> <p class="ql-block">  游隼喜欢栖息在水边和林缘开阔地,春季迁徙期间,游隼常在开阔的农田、河谷、山麓、丘陵以及草原地段活动,尤其是高压电线,其次是电杆和疏林河谷、开阔农田等。</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游隼的分布范围</b></p><p class="ql-block"> 除南北两极之外,游隼主要分布于北美洲(加拿大、美国等)、南美洲(阿根廷、乌拉圭等)、非洲、欧洲(芬兰、波兰)、亚洲(俄罗斯、中国等)与大洋洲(澳大利亚、巴布亚新等)等地区。在中国,游隼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至广东,海南为冬候鸟,东北至华北地区为旅鸟。</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2px;">游隼的生活习性</b></p><p class="ql-block"> 飞行行为:游隼是世界上飞行速度最快的鸟类之一,飞行速度可达320千米/小时。它们在飞行时先鼓翼几次,而后双翼展开,进行滑翔。在俯冲时,它们会逐渐改变双翼的形状,随着速度增加,双翼与身体逐渐靠近,在飞行速度最快时,双翼紧贴身体两侧。</p> <p class="ql-block">  由于俯冲以及停止俯冲会使游隼前肢与尾羽受到巨大冲击力,因而其演化出了强壮而稳定的前肢骨骼,稳定性较高,肱骨的弯曲刚度高,翼上的拉力约为其身体质量的三倍。它们还能够在高速飞行的条件下保持良好的机动性,例如在飞行时从急速俯冲转为快速爬升。</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2px;">游隼的觅食行为</b></p><p class="ql-block"> 游隼主要以鸠鸽科、鸻形目、雁形目、雉科等中小型的鸟类为食,约占其食物总量的80%,也捕食中小型哺乳动物如野兔、啮齿类动物和爬行动物。</p> <p class="ql-block">  游隼通常捕食猎物体重范围为10-2000克,雄鸟一般捕食20-300克的鸟类,雌鸟则捕获100-1000克的鸟类,在繁殖季节,雄鸟通常会捕食体重约为其五分之一的猎物。</p> <p class="ql-block">  游隼在寻找猎物时,通常飞得很高或栖息在显眼的地方,在空中飞翔巡猎时,发现猎物后会先快速升空,然后将双翅折起,急速向猎物猛扑,用锐利的嘴咬穿猎物后枕要害部位,猎物受伤失去飞翔能力下坠时,游隼会快速冲去并用利爪抓住猎物,带到较隐蔽的地方,用双脚按住,用嘴剥除羽毛后再撕成小块吞食。</p> <p class="ql-block">  游隼有时栖息在悬崖、大树上等,一旦发现猎物,立即飞起捕食,有时也在地上捕食。在中国,游隼在迁徒期间攫捕成功率因猎物种类而异,攫捕成功率最高为60%,猎物包括草兔、灰斑鸠等;攫捕成功率约50%的猎物包括红嘴山鸦、赤颈鸫等;攫捕成功率约30%的猎物包括石鸡、斑翅山鹑等。</p> <p class="ql-block">  游隼在白天较活跃。分布于低纬度地区或南半球地区的游隼为留鸟;分布于温带和北极地区的游隼为候鸟,通常于8-11月离开繁殖栖息地,于次年3-5月返回繁殖栖息地,迁徙路线包括从北美洲迁徙至南美洲、欧洲迁徙至非洲、亚洲北部迁徙至南亚和印度尼西亚等。</p> <p class="ql-block">  在中国,游隼繁殖于新疆西部,迁徙及越冬时遍布各地。其中迁徙途经中国东北及华北,至包括海南及台湾等南方地区越冬。在东南地区越冬。亚种多数为留鸟。</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游隼的社群行为</b></p><p class="ql-block"> 游隼多单独活动,有领域性,领域面积随食物丰度而变化,在北方密度最高的游隼种群中,不同区域的游隼巢间距平均约3.3千米-5.6千米。家域面积约180平方千米-1500平方千米。</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游隼的鸣唱行为</b></p><p class="ql-block"> 游隼的鸣叫声因不同阶段而异,通常在繁殖期发声,雏鸟乞食时的声音为;在警告入侵者或保卫领域时发出声,在狩猎时,经常会连续发出尖锐的声。在飞行过程中,有时也会鸣叫。时速386公里的游隼,小到喜鹊、大到金雕都得躲着它!</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游隼的生长繁殖求偶交配</b></p><p class="ql-block"> 游隼通常为“一夫一妻”制,这种配对关系可维持多个繁殖季。雌鸟繁殖年龄为1岁-5岁,雄鸟繁殖年龄为2岁-8岁。雄鸟在巢穴附近求偶吸引雌鸟,并向其他雄鸟宣示主权。如求偶成功,雄性鸟和雌鸟先栖息在彼此附近,之后它们一起坐在巢壁上,可能会互相偷看、梳理毛发、轻啄对方的脚趾或喙,或以巢穴为中心进行炫耀展示。</p> <p class="ql-block">  游隼在产卵之前,它们会进行强力俯冲、高空翱翔以及边俯冲边旋转等空中展示。一旦配对形成,它们就开始合作觅食,雌鸟会开始向雄鸟乞食。繁殖筑巢,游隼繁殖期通常3-6月,筑巢于林间空地、河谷悬岩、地边丛林、土丘、沼泽地、建筑物以及峭壁悬崖,有时也使用其他鸟类如乌鸦的巢。</p> <p class="ql-block">  雌鸟和雄鸟对旧巢都有强烈的依恋性。鸟巢相距通常超过1-2千米,但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鸟巢相距仅数百米15。鸟巢主要由枯枝构成,内衬有少许草茎、草叶和羽毛,或无任何内垫物。</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游隼的产卵育雏</b></p><p class="ql-block"> 游隼通常每年产一次卵,若产卵后卵短时间内丢失,它们会在约2周后二次产卵,产每颗卵的时间间隔约为2天,北温带通常2-3月产卵,南半球8-10月产卵,赤道6-12月均有记录。窝卵数2-4枚,偶尔多至5枚或6枚,卵大小为49-58毫米×39-43毫米,重约48克,颜色为黄白色,具红褐色及黄褐色斑。</p> <p class="ql-block">  游隼雌雄亲鸟轮流孵卵,雌鸟孵卵时间较长,孵化期28-32天。孵卵期间领域性极强,常常积极地保卫巢,孵出后,由亲鸟抚养,雄鸟在雏鸟期的前半段提供大部分食物。育雏期约35天-40天。</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游隼雏鸟的生长发育</b></p><p class="ql-block"> 雏鸟晚成雏,身披白色绒毛,后更换为灰色绒毛。长出羽毛几周后的雏鸟对其父母仍有依赖性,可能会依赖亲鸟2个月。随着雏鸟飞行能力增强,亲鸟会将捕捉的食物空投给雏鸟,雏鸟在空中追逐捕获已经死亡的猎物。在迁徙种群中,幼鸟在迁徙开始时就变得独立。</p> <p class="ql-block">  游隼第一年的存活率约40%,成年游隼的存活率约为70%,因此大部分游隼寿命不到1岁,但在它们健康生活的情况下,平均寿命可达13年,野生游隼最长寿命记录约为16-20岁。</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游隼的物种现状</b></p><p class="ql-block"> 游隼的数量在20世纪中叶急剧下降,美国东部繁殖种群消失。1998年,北美地区放飞了约7千只游隼,北美种群得以恢复。2007年,东欧种群从约4千对下降至几乎灭绝。2019年,欧洲种群数目增加,北极与非洲北部种群保持稳定;2020年,美国与加拿大种群预计7.2万只,欧洲种群预计为3.2-6.2万只,欧洲约占全球范围的13%,因此全球种群数量预计为10-50万只成熟个体,其种群数量预计增加。</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游隼的致危因素</b></p><p class="ql-block"> 游隼受到栖息地退化的威胁,例如在西非,由于伐木、焚烧等因素导致栖息地退化。滥用杀虫剂是影响游隼生存的重要因素,自二次世界大战后,杀虫剂的滥用导致游隼体内富集了大量的DDT,降低蛋壳中钙含量,蛋壳变薄,易破裂,进而导致游隼个体或胚胎的死亡,在在大不列颠群岛,杀虫剂是游隼死亡的主要原因。</p> <p class="ql-block">  人类的活动与非法迫害也威胁游隼的生存,例如2014年,英国有4只游隼被非法下毒,9只被射杀或诱捕;攀岩、野外研究等活动可能破坏游隼的巢穴,在城市中生活的游隼可能被汽车碰撞。此外,自然环境影响游隼的生存,如海洋温度的升高可能导致浮游生物和海鸟的减少,减少了游隼的食物来源。</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游隼的保护措施</b></p><p class="ql-block"> 游隼的保护措施主要包括减少农药的使用,实施圈养繁殖与引入计划。例如,加拿大与美国分别在1969年、1972年禁止使用DDT,并对游隼圈养繁殖,北美种群得以恢复。欧洲有至少21个国家制定了游隼的系统繁殖计划。</p> <p class="ql-block">  在中国,游隼也获得有效的保护,例如2020年,山西省介休市林业局救助了一只翅膀受伤的游隼。2023年6月,湖北省荆门市救助站救助了一只腿部受伤的游隼,其身体恢复后被放生。</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游隼的种间关系</b></p><p class="ql-block"> 游隼的天敌包括大角猫头鹰、金雕、茅隼等,其卵和雏鸟可能被熊属、猫属、狐属、貂熊属等动物猎食。游隼易感染和携带多种病菌和寄生虫,例如鸡痘病毒、疱疹病毒、真菌、细菌、线虫、鸟疟原虫等。游隼的捕食行为能够调节自然环境中如鸠鸽科、鸭科等动物的种群大小,同时也能捕食和减少农业害兽、害虫。</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游隼的其他内容</b></p><p class="ql-block"> 阿联酋国徽的主体就是一只金黄色的隼,象征着力量和勇敢。游隼被乌克兰、印度等国家印在邮票上。</p><p class="ql-block"> 游隼出现在大量的历史故事和文学作品中,例如,唐太宗李世民在魏徽觐见时,将正在把玩的游隼藏入衣袖的故事;中国学者向远方在其著作《淡空鹤影》——“游隼博鸽与老兔蹬鹰”中描述了游隼猎鸽的画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美国学者威廉姆斯在其著作《心灵的慰藉一部非同寻常的地域与家族史》中使用了游隼的意象。游隼也出现在影视作品中。1986年,电视连续剧《星际人》中有一集名为“游隼”,讲述了一只受伤的游隼和濒危物种计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