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老门东

姚兵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南京的明城墙原本有13座城门,历经战火、破坏以及改建之后,现在仅剩下中华门、汉中门、和平门和清凉门等寥寥几座,其中以城南的中华门最为雄伟。</p><p class="ql-block">历史上,老城南曾是南京商业及居住最发达的地区。老门东因地处中华门以东,所以被称为“门东”,与老门西相对。</p> <p class="ql-block">作为传统民居聚集地,老门东染尽了秦淮河的烟水气。六朝时期梁武帝萧衍手栽的松树,经受1500余年历史,今天依然霜压虬枝,雪迎翠羽。</p><p class="ql-block">时光倥偬,文脉流转,老门东见识过南京太多的繁华与沧桑,屡经丧乱却始终生生不息,并形成了具有独特韵味的城市风貌和市井文化。它曾亲眼目睹过六朝的奢糜与短暂,目睹过太平天国的兴起与覆灭,也目睹过扛着刺刀的日本兵从中华门鱼贯进入到南京城......</p> <p class="ql-block">除了普通百姓的生活日常,还有许多名人雅士和商贾大户在老门东留下过他们的足迹,如东晋时期的权贵王导、谢安,明清时期富甲天下的沈万三、拥有九十九间半房号称蒋半城的蒋寿山,以及太平天国女状元傅善祥等。自号笠翁的李渔长期大隐于此,粉墨戏剧,怡情柳巷,留下了名著《闲情偶记》和号称“壶中天地”的私宅芥子园,用他独特的经历诠释了传统文人的别样人生。</p> <p class="ql-block">迎着冬日的轻寒,在老门东的街道上漫步,散漫地看着熙攘的人群和商铺民居。这里的建筑体现了江南特色,传统民居大多为单层木结构,小青瓦坡屋面,青砖空斗墙,门窗常用浮雕进行装饰,有的有马头墙,有的则没有,总体上讲究实用而不追求浮华。明城墙伫立在街道的尽头,加上复建的金陵刻经、南京白局,以及先锋书店、德云社、金陵戏坊等现代文旅景点,不同时期的建筑民居与风筝、布画、竹刻、剪纸、木偶等民俗工艺杂然相陈、交织映衬,共同诉说着老南京的诗情画意。</p> <p class="ql-block">走进幽深的古巷,看看在石缝中生长的小草,听听雨滴落下时的嘀嗒声,还有湿滑的路面映射出的这座古城的无限光辉。在静谧的阳光中,找一找老街区的青砖、黛瓦、木窗、檐牙、修竹、凉亭、蔓藤,以及花朵的风味等,在场景流转之间,一不留神就会忘记了来时的道路,忘记了身处的朝代。</p> <p class="ql-block">坐在石凳上,随风送来的是咖啡的焦甜和苦涩,是酒酿圆子的软糯和轻甜,是灌汤包的肥腻和葱香。在这里,豆腐脑,冰糖葫芦,冰粉等传统小吃随处可见,即便是路边的小摊,也会让你在不经意中品尝到正宗的老南京味道。</p> <p class="ql-block">老门东是一个值得回味的地方,这里承载着老南京世事更迭的诸多印记,传统文化与现代风情交织。</p><p class="ql-block">遇见了,不妨逛一逛,坐一坐,再吃上一点点,听一听那土味十足的“爱要辣油啊?”的吆喝,再不好的心情都会在这时光穿越、和风物沉淀之中逐渐舒朗开来。</p> <p class="ql-block">(感谢欣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