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10月3日一早从维也纳国际大酒店(新安黛眉店)出发。向东二里路到新安博物馆。</b> <b> 博物馆外观鼎形。占地九亩,面积为380余平方米的展厅六个。</b> <b> 标准的国家三级博物馆,三层楼;馆藏文物5000多件,其中三级品以上文物300多件。</b> <b> 博物馆一层展厅以“千年雄关 丝路门户”为主题,专门介绍了新安汉函谷关遗址的历史文化。</b> <b> 据史书记载:新安置县于秦时,取新治安宁之意。隋置谷州,因县境有谷山。1936年复新安县名。</b> <b> 汉函谷关设置于西汉(公元前114年),坐落于现在的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城关镇东关村。当时,这里成为长安和洛阳之间道路东端的关隘门户。</b> <b>原来历史上的函谷关一共有三个:最早的为春秋战国时的秦国所建,现位于灵宝东北的山坳里;第二个是三国时期曾在距离秦关东北10里的地方开凿隧道,修筑关楼,简称魏关,现魏关遗址已经没入三门峡水库;第三个就是新安县东关的这个函谷关,简称汉关,西汉时期,皇朝定都咸阳。我们将“实地察访”,待后再续。</b> <b> 《新安历史陈列展》 “文明新安”陈列共分史前时期、夏商周时期、秦汉时期、西晋和北魏时期、隋唐时期、宋元明清时期六部分:一幅历史画卷,展示河洛文明的源远流长。</b> <b> 汉代人形铜镇。人们席地而坐,为防止起身落座时席角翘起,在席子的四周放置席镇以起镇压作用。这些人物形镇身着宽袖长袍、头上绾髻裹巾,皆跪坐状,表情滑稽,手势或上举或下拍,仿佛边打节拍边说唱。</b> <b> 三彩鹖(hé)冠武官俑(唐代)。武官俑深目高鼻,头戴鹖冠,身穿交领宽袖长衣,双手相握,置于胸前。唐代武官的官帽多是鹖冠,上面装饰了一只展翅俯冲的鸟儿,这只鸟儿是一种名为鹖的稀有珍禽。</b> <b> 三彩女坐俑(唐代)。只见它闭目微笑,面颊丰满,左手放在左膝上,右手执如意曲于胸前,单腿盘坐于束腰墩上,给人以含蓄之美。再看她的服饰,肩披褐色短帛,腰束绿色曳地长裙,穿着新颖而得体,凸显当时的潮流范儿。</b> <b> 神兽花卉白瓷梅瓶(宋代)。梅瓶敞口、折沿、斜肩、鼓腹、圈足。主题纹饰在梅瓶腹部,纹饰为一带有双臂的飞翼摩羯鱼龙,在龙尾处有一变形虎,生动地再现了龙虎斗的场面。</b> <b> 新安博物馆再往东5公里就是汉函谷关遗址。</b> <b> 函谷关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关隘之一,是古代丝绸之路东起点的第一道门户,始建于公元前114年,由汉楼船将军杨仆所建,有2100多年历史。</b> <b> 从大门进入后穿过一片竹林,经过涧河上的小桥,便可步入曾经的古道。</b> <b> 为保护古道搭上了人工栈道,人们通过栈道参观周边的遗迹。</b> <b> 过河后往东来到古道路,依山而建的石路清晰的看到当时人们推车留下的车痕。</b> <b> 汉代早期道路,有的车辙印还清晰可见。</b> <b> 汉函谷关遗址呈H形分布,关楼横亘在通道之上。关楼东侧有两座汉代夯土台,当地俗称鸡鸣台和望气台。上关楼摄影更可观其全貌。</b> <b> 在关楼上看,新安函谷关关楼与鸡鸣台、望气台的平面呈“H”形分布。其中,关楼在其西;鸡鸣台、望气台在其东侧,南北对峙,中间的通关古道宽约50米。</b> <b> 现有的关城是1923年民国政府重建的。原结构有三层,据说50年代大炼钢铁时代把第三层完全摧毁,如今关隘上层仅剩下一个坍塌后的关城城楼残骸。</b> <b>身居关隘之中,放眼西望,一条笔直的关道一路向西,远处新安县城的建筑物隐约在望。让人感叹历史的厚重和时代的进步!</b><br> <b> 汉函谷关遗址一路向东105公里上连霍高速,在三门峡市东出口,上仰韶大道,目标是庙底沟博物馆。</b> <b>三门峡庙底沟博物馆是建立在庙底沟遗址上的专题性博物馆,整体造型以“交融”为构思出发点,将建筑体量南北分为7个楔形体块,交错布局,古老与现代相映,历史与未来交融。</b> <b> 博物馆入口。庙底沟遗址发现于1953年,1956年9月至1957年3月,因建设三门峡大坝,对遗址进行了第一次大规模发掘。此次发掘面积4480平方米,共发现房屋3座、灰坑194个、窑址11座、墓葬156座,出土文物极其丰富。</b> <b> 走进大厅,镂空花饰的巨型穹顶在阳光下通透晶莹,若幻若真,给人留下浑然浩渺的时空感受。她来源于庙底沟时期的代表性纹饰—花瓣纹。</b> <b> 大厅的正面和左右两面分别是三座唯美的雕像,生动形象的再现了史前文明。</b> <b> 庙底沟博物馆设置四个展览:一是基本陈列《花开中国》,以严文明的“重瓣花朵式”为理论依据,沿着历史发展轴线,讲述庙底沟文化的发展历程、文化面貌及影响,从而揭示庙底沟在中华文明发展中的主根脉地位,构建文化意义上“最早的中国”。</b> <b> 从发展的角度,讲述庙底沟文化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发展历程。</b> <b>考古学家严文明曾将中国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形容为一个巨大的重瓣花朵——以庙底沟为代表的中原地区就好比花心,周围的甘青、山东、燕辽、长江中游和江浙文化区是第一层花瓣,再外围的文化区是第二层花瓣。</b> <b> 二是《花之蕊》展览,主要展示豫晋陕仰韶文化核心区近年来的重大发现和成果,能更深入理解仰韶文化是中华文明的主根正脉。</b> <b> 这里的"仰韶人"住的房子是方形,半地穴式,四周墙壁用木柱作骨架,外边敷一层草拌泥的墙壁。这里龙山文化的房子是半地下圆形,底部铺一层白灰作为居住面,是经火烧过呈灰白色的硬面,看来它可能是属于尖锥顶形的房屋。</b> <b>小口尖底陶瓶。小口尖底瓶是我国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遗址出土较多的陶制器物,已发现的有半坡型、庙底沟型和马家窑型三种主要形制。它可能是人类最早的水器和酒器。</b> <b> 虽然在器型上略有差异,但都保有小口、长圆腹和尖底的共同特征。该器物最早见于距今 6500 年前渭水流域的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延续至 5000 年前龙山文化早期。</b> <b>百卉含英,花萼相辉。距今6000年左右,仰韶文化迎来最辉煌的时期:庙底沟时代。这个时期的彩陶工艺鼎盛,以红底黑花为主,有少量白衣彩陶。</b> <b> 庙底沟类型的纹饰以点、线、面为基本元素,通过连续、反复、对称、共用等构图方式,组合成多种母题纹样。一般用黑、红、褐、白等几种颜料。</b> <b> 纹饰内容通过彩绘之间的留白来表现,分别称为“阳纹”和“阴纹”。其中,阳纹是用色彩在陶器上直接描绘的纹饰;阴纹也称地纹,以阳纹为底衬,通过露出来的陶器底色形成的纹饰。</b> <b> 庙底沟类型彩陶最常见的纹饰是花瓣纹,影响范围遍及大半个中国,被俗称为“庙底沟之花”。根据不同的形态,花瓣纹可以分为叶片纹和双瓣式、四瓣式、多瓣式花瓣纹。</b> <b>芳华未央,永续华章。大约距今5500年,盛极一时的庙底沟类型开始解体,对外的辐射力和影响力逐渐减弱。文化格局从统一走向分裂,群雄并立,各自为政,相互辉映。</b> <b> 仰韶文化西王村类型。仰韶文化晚期西王村类型,陶器以红陶为主,灰陶占较大比例,器口普遍采用轮修技术。常见绳纹和附加堆纹,其次是篮纹和细绳纹,也有少量的方格纹与彩绘。彩陶纹饰简约,大多为几何纹,包括条纹、圆点和波折纹等。</b> <b>庙底沟二期文化。大约距今5000年至4500年,庙底沟二期文化兴盛起来,乃仰韶晚期文化的发展和大汶口文化、屈家岭文化共同影响的结果。陶器多为粗灰陶,纹饰以蓝纹为主,器型厚重,风格粗犷。以盆形鼎和釜形斝为代表的变革性器物,体现了一种崭新的文化面貌和时代精神。</b> <b> 龙山文化。大约距今4500年,进入龙山文化时期,经济文化高度发展,社会结构深刻变革。农业大发展,生产力提高,孕育了初期的青铜文化,手工业、礼仪和宗教等方面发展起来。陶器多为灰陶,纹饰多为绳纹、篮纹、方格纹、弦纹,质地坚硬,胎壁均匀。</b> <b>三是数字化展览《邂逅庙底沟人》,是对基本陈列的生动演绎,借助数字技术,让观众参与其中,增强体验感</b>。 <b> 展览运用数字创意、互动科技等手段,打造全沉浸式展演空间,带领参观者“穿越”到6000多年前,身临其境地体验庙底沟人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b> <b> 这就是《邂逅庙底沟人》中,当游览到夜晚模式时,整个馆所呈现的数字演艺。</b> <b> 而在白天模式时,整个场馆则切换成非演艺模式,游客可以体验室外狩猎、室内制陶等的过程全面了解庙底沟先民的生活情境。</b> <b>以“庙底沟记忆”为主题的展厅。通过回顾庙底沟遗址发现、发掘与研究的历史,结合考古现场复原和考古物品实物,向大家展示神圣而神秘的考古工作。</b> <b> 通过图片、文献、实物、考古工具、视频动画等,揭示庙底沟遗址发现、两次发掘的重要历史过程,展示两代考古人在庙底沟的不朽业绩,展现广大考古工作者深厚的爱国情怀、坚定的学术志向、顽强的工作作风,使公众了解考古的基本方法和实际工作状态,了解庙底沟遗址考古历史。</b> <b> 庙底沟遗址出土的器物以彩陶为主,盆、罐、尖底瓶、鼎较为典型,除了花瓣纹,旋纹、鱼纹、人面纹等也是常见装饰纹样。</b> <b> 华夏彩陶到了仰韶时代的庙底沟文化时期发展到了顶峰,彩陶数量众多,色彩艳丽,图案繁缛,技术高超,纯手工绘制,每一件都是独一无二的,成为史前华夏文明进程中的里程碑。</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