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高二(2)班(4)

坝下真人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纪念高中毕业五十周年</span></p> <p class="ql-block">  刻骨铭心的记忆如同一道深深的痕迹,永远烙印在我们心中,即使时光流逝,它仍然完整地有力永存。</p><p class="ql-block"> 有几件寻常往事经常在我眼前浮现。七四年冬季,学校号召备战环城跑,我和海阔、友国、长海、乔丹、静思等人不约而同,一拍即合。环城跑每年元旦举行,是我们县的一项传统全民健身项目。被大家称作元旦环城跑。已经坚持了几十年,现在还在持续。环城跑分为健身组和竞赛组,竞赛组全长18公里,要完成这次比赛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每天坚持训练1万多米,也就是围绕400米的运动场跑20多圈。这个运动量是相当大的。我们釆用簇拥在一起跑,这种跑法好处很多,相互鼓励不掉队,有时还可以边聊边跑,提高兴致。每天一万多米跑下来每人都是汗珠顺着脸庞和脖子向下滴个不停,头发黏糊糊的,狼狈不堪。就这样我们坚持了近一个月,虽然也没拿到好的名次,但是耐久力和意志力得到了很好的励练。</p><p class="ql-block"> 每学期搞上一两次“学工学农学军”活动是必须的。那年夏季学校组织一次积肥造肥支援农业生产活动,要求每班都要上缴一定数量的有机肥料。我们班釆取了以小组为单位的竞赛活动。什么积肥造肥,其实就是到学校周边的汪塘、水沟等地捞一些污泥什么的。我们行动时,周边的水塘水沟早被高年级的同学清过了,那还有什么污泥?没办法,我出了个溲主意,带着大家弄了几平车水草堆起来,外边用汅泥糊上。后来验收时被识破,弄虚作假,按没完成任务处理。搞的好几天抬不起头。</p><p class="ql-block"> 我家的西边有一个大汪塘。一天之权找我玩,我们来到汪塘边,他东眨眨西瞅瞅,像是发现了什么?然后双手叉腰,挺着肚子,像个指挥官似的说:这汪塘里有不少黄鳝(鱔鱼)。我一听来了劲,问他:有何良策?他说:等我明天作个钩子,教你如何钩黄鳝。笫二天,他果然拿来了几样工具,用自行车条做的钩子和一个布袋子,还有一根短竹杆。我怀疑地问:这行吗?他说:保证行!</p><p class="ql-block"> 之权告诉我:捉鱔鱼首先要找它的洞穴,鱔鱼的洞穴一般在池塘边的吃水处。说着就发现了一个洞口。他说:这个就是。他一边给我讲着捉鱔鱼的技巧,一边拿出挂好蚯蚓的铁钩,轻轻地伸向洞口,在洞口慢慢地移动。鸟为食亡,又其止是鸟?洞里的黄鱔经不住诱惑,伸出脑袋,张开口迅猛冲向诱饵。之权老练地稳住铁钩,把他缓缓地拖出洞口,然后伸出中指,死死地扣住鳝的颈部,这时鳝鱼就只有摆尾的份了,被放入小布袋。童年时钓过魚,用纱网捉过小鱼,抓鱔鱼还是头一次,之权又教了我捉鱔本领。技多不压人。</p><p class="ql-block"> 孔老师教我们语文课,讲起课来话不多,分量却很重,有条不紊,娓娓道来,将复杂的知识点讲解得清哳易懂。这天上课学古文《曹刿论战》,他点名让我读课文,当时我很紧张,主要是课前没有预习。我手忙脚乱地站立起来,捧起书本,大声读道:十年寒春,齐师伐我,公将战……。这时同学们发出笑声。孔老师说:停!停!停!重读。我不知所措地又读道:十年寒春,齐师伐我,公将战……这次同学们发出大笑。孔老师说:再重读!我茫然地继续:十年寒春,齐师伐我,公将战……同学们哄堂大笑……,孔老师说:坐下吧。我一头雾水……。坐在我后位的静思告诉我我:没有寒字!我才愰然大悟。</p><p class="ql-block"> 其实这件事背后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高我们一届的一位学长,和我们同在一个运动队,他有轻微的口吃。讲叙老师让他读《曹刿论战》,他读道:十年寒、寒、寒春……,之后,我们经常和他开玩笑,学他:十年寒、寒、寒春。时间一长,这句十年寒春在我脑子里固化了,张嘴就来。</p><p class="ql-block"> 前几年,几位朋友约我吃饭,其中有孔老师的公子,我讲叙了此事,背诵了一段《曹刿论战》,在坐者惊讶,说:几十年了,还能背诵下来,不简单!我想这也正是失败是成功他母的原故吧!(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