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国旗

山河

<p class="ql-block">作 者:山河</p><p class="ql-block">美篇号:37454602</p><p class="ql-block">配 图:图1山河,其它源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的舅母李世珍生于1925年,今年百岁。在四川大学求学时,她投身革命,成为党的外围组织“成都民主青年协会”(简称“民协”)一员,随后光荣加入党组织,在成都、大邑、崇州和温江等地从事地下工作。</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李世珍(1925年- )</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1949年10月,中共川西边临时工作委员会为了配合人民解放军解放川西,决定成立“岷江纵队”,其总部在温江隆兴乡永福村秘密成立,中共川西边临时工作委员会委员李维实任纵队负责人。纵队共有十个支队,队员近两千人。其中,温江县的五个支队由党员张光汉具体负责。</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1949年11月,李维实派遣潜入到崇庆中学的李世珍、王才秀、张慎和张四维前往温江迎接解放。抵达温江以后,李世珍与张慎留在“岷江纵队”总部,肩负起宣传重任。总部设于隆兴乡永福村吴炳南家,环境简陋,物资匮乏,但他们心中满是对未来的憧憬,仿佛黑暗中已现曙光。他们负责编辑出版岷江纵队机关报《岷江汇报》,信息来源主要依靠一台老旧收音机以及党组织传递的文件和宣传资料。尽管印刷设备仅有一部老式油印机,他们仍凭借这些有限的条件,自刻蜡版,先后编辑印制了十多期《岷江汇报》,每一份报纸都似一颗希望的种子,在人们心中播撒下革命的信念。</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1949年12月,组织安排李世珍与李维实夫人、钱振琳、赵风茹、李淑霞等同志,在涌泉村李朝正家的院内,为地下武装日夜赶制队旗、标志、肩章、袖章等物资。她们围坐一处,双手忙碌,针线在布料间穿梭,编织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12月22日,为迎接温江解放,李世珍她们接到地下党关于绣制国旗的指令。国旗要求长6尺,面对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她们精心挑选红色布料,依据收音机中听到的国旗样式描述,着手制作国旗。她们夜以继日地绣着五星,每一针都饱含着对新中国的热爱与无限期待。</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解放军雷霆万钧的军事打击和中共地下党组织凌厉的政治攻势下,驻扎在温江境内的国民党部队士气低落,陷入惊慌失措的境地。温江地下党组织敏锐地抓住这一有利时机,积极加强与各方的联系,巧妙地策反地方反动政权反正和反动军队起义,促使他们弃暗投明,归向人民。12月24日,国民党温江行政督察区专员冯均逸、温江县县长吴孝先和驻温的国民党西南游击直属第二纵队司令田泽孚于联名致电在彭县起义的国民党西康省主席刘文辉、西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邓锡侯、潘文华,宣布起义,脱离国民党政权,静候人民解放军入境接收。</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12月25日上午,中共地下党员、“岷江纵队”代表张光汉和陈威仪到温江专员公署约见冯均逸、吴孝先等国民党温江专、县军政人员和地方士绅,向他们送达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通告》(即《约法八章》),要求他们认真遵守中国人民解放军《约法八章》,维持好社会治安,稳定社会秩序,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和国家财产的安全,保证解放军到温江顺利接管。当日下午,“岷江纵队”正式入城,“岷江纵队”总部移驻温江城关西正街公开活动。</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张光汉讲述岷江纵队史(2011年)</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1949年12月26日一大早,岷江纵队宣传队便打着腰鼓、扭着秧歌从各个城门进入温江城内,沿途群众随着宣传队涌向专署门前广场,聚集在广场上的旗杆周围。上午10时许,岷江纵队总部的代表张光汉主持了升旗仪式。在游击队员们雄壮的国歌声中,升起了温江的第一面五星红旗。至此,温江县宣告和平解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本文内容主要源自李世珍的口述。</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