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海南,是我的第三故乡。</p><p class="ql-block"> 我的第一故乡是出生和生活了5年的河北;第二故乡是学习、工作、生活了69年的湖南;第三故乡是往返最多的省分海南。这是因为海南是我老伴的家乡,她祖籍屯昌、出生在陵水、生长在海口,工作在定安,是地地道道的海南人,我40多年间,先后十几次到海南探亲或出差,几乎走遍了海南的山山水水,海南是我名副其实的第三故乡。</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图为我们在长沙黄花机场登上飞海口的班机。</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湖南的冬季不大好过,感觉比河北还要冷,主要是湿度大,冷得入骨,不像河北空气干燥,冷在表皮。所以,每逢冬季来临,我都向往温暖的海南。</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图为由长沙飞往海口的波音飞机舱内。</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女儿留学德国前去过海南几次,自2002年她出国留学、工作至今的22年间,仅仅去过海南一次,此番回国探亲,我们一家三口再次携手同赴琼岛,其乐融融。</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图为我们乘坐的南航班机夜航后,降落在海口美兰机场。</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此番赴海南,更有意义的是亲情大聚会,我的大弟志明定居在海口,小弟志同与弟媳建英从成都,妹妹杨锋从石家庄,外甥爱军从上海,计划于1月4日汇聚海口,与我们一家三口开启环岛游。</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图为海口美兰机场长长的出租车队。</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们一家子2024年12月29日夜先期抵达海口,除了我胞弟之外,老伴在海口的亲戚、朋友很多,可都年龄大了,我们不能麻烦他们,便租了一家民宿落脚,生活、行动都非常自由、方便。</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图为我们一家三口到“天空之山”打卡。</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4年12月30日中午,志明的妻弟王刚夫妇在海口西海岸为我们接风,席间,王刚谈起海口海甸岛的海边有两座山,名曰“天空之山”,问我们去过没有。说实话,海口的主要景点我基本上都游览过,还真没听说过市内有什么山。王刚介绍说,“天空之山”海拔11.8米,我们恍然大悟,原来是人造山峰哦。</p> <p class="ql-block"> “天空之山”于2023年3月25日建成并对外开放,它从诞生之初,便承载着艺术、自然与城市灵魂交融的使命,吸引无数旅人前来开启一场巡礼之旅。</p><p class="ql-block"> “天空之山”位于海口市海甸岛美丽沙海岸西北处,纯白色蜿蜒曲折的波浪形倾斜屋顶线条轻盈而柔和,在屋顶缓坡之下,明亮的巨幕玻璃组成两个镂空设计的公共通道,提供了一片开放通透的共享空间。</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图为站在“天空之山”屋顶上观光的游客。</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天空之山”是由日本著名建筑师藤本壮介负责设计,总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整个建筑由延绵起伏的圆环屋顶构成,在城市与海之间创造出一片“天空之山”。</p><p class="ql-block"> “天空之山”布局图书馆、咖啡馆、展览区域三个空间,融合艺术书店、咖啡轻餐及零售快闪等业态,形成体量小但内容丰富的体验空间。到访者不但可以进入其中体验高品质的慢生活,还能沿着起伏的屋面,行走在建筑上方,一览海口湾的迷人风景。</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图为在“天空之山”最高峰远眺海口群楼。</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天空之山”的名字让我不禁想起了久石让的经典之作《天空之城》。</p><p class="ql-block"> 站在“天空之山”观景台上,可以远眺海景;漫步甬道,能让人感受到移步换景的美妙体验。</p> <p class="ql-block"> 作为滨海旅游驿站,天空之山不仅仅是景观建筑,海边还有一大片绿茵作为野营营地。由天空之山圆环建筑环绕的草地,形如一只望向天空的眼睛,将人们的视线引向天空。</p><p class="ql-block"> 据说草地上可搭帐篷宿营,吹着海风,坐着吊床,喝着椰子,享受烧烤,想想都让人惬意!</p> <p class="ql-block"> 建筑外部拥有像山谷般的屋顶缓坡,将城市与海滨串联起来,人们可沿着起伏的屋面边行走,边饱览海岸线风景。</p><p class="ql-block"> 白色环形屋顶,犹如山谷绵延起伏。登上白色阶梯,可以俯瞰近处绿茵广场和远处海景。阶梯过道弯曲绵延,阶梯两侧,一边是草坪,另一面是高楼大厦,凸现出不一样的质感。纯白色的天空之城,主打的是唯美浪漫。</p> <p class="ql-block"> 初临天空之山,映入眼帘的是那灵动起伏的屋面,像是被海风轻柔抚动的海浪,又似云朵飘落凡间堆叠而成的奇观。</p> <p class="ql-block"> 洁白的建筑主体在海天的映衬下,散发出圣洁而迷人的光晕,线条从地面蜿蜒而上,向着苍穹延展,没有一丝突兀,完美地嵌入这片海滨风光,似是大自然亲手雕琢的杰作,又满溢着人工智慧的巧思。</p> <p class="ql-block"> 我沿着阶梯步道缓缓而上,体验脚下的砖石质感诉说着岁月与匠心。</p> <p class="ql-block"> 每一步前行,周边的景致都在变幻,一侧是椰林摇曳,用热带独有的风情奏响自然的乐章;另一侧是大海,波光粼粼间映衬着远处的楼影,海浪拍打着岸边,与耳畔的风声、鸟鸣声协奏出一曲空灵的交响乐。</p> <p class="ql-block"> 天空之山绝不只是一座静止的建筑,它是一个有生命的空间,能让人在流转的光影、变幻的景色中,感受到时间的温柔流淌。</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图为“天空之山”屋顶设计的一排排天窗。</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建筑内部,通透之感扑面而来。光影透过精心设计的孔洞与天窗倾洒而下,宛如一场盛大的光雨,在地面、墙面交织出神秘的图腾。</p> <p class="ql-block"> 游客放飞的无人机在“天空之山”上空盘旋,被我抓拍入镜头。</p> <p class="ql-block"> “天空之山”屋顶上的台阶与摩天大楼形成鲜明的对比。</p> <p class="ql-block"> 站在“天空之山”峰顶,俯视环绕的圆形步道,似乎看到了“天空之眼”降落凡间。</p> <p class="ql-block"> 圆形步道旁有一汪半月形的水镜,您知道水深是多少吗?说出来吓你一跳,只有三公分哦!</p> <p class="ql-block"> 在“天空之山”,艺术展览、文化沙龙不定期登场,游客穿梭其中,或驻足凝视一幅幅画作,或沉浸于一场思想交锋的讲座,灵魂在艺术与知识的滋养下翩然起舞。它打破了建筑仅作为观赏品的边界,成为汇聚人文精神的高地,让不同的灵魂在此碰撞出火花,让创意与梦想找到孵化的温床。</p> <p class="ql-block"> 下方纯白的“天空之山”西峰欲与群楼试比高,是不是胆大包天哦?</p> <p class="ql-block"> “天空之山”的西峰海拔高为11.8米,君见过如此“高”的山峰吗?</p> <p class="ql-block"> 把台阶建在“天空之山”的屋顶上,您觉得奇不奇怪?</p> <p class="ql-block"> “天空之山”宛如从梦幻之境降临尘世的建筑诗篇,以一种独特而迷人的姿态伫立在海滨之畔,成为城市与海洋、人文与自然交织的艺术华章。</p><p class="ql-block"> 从整体形态来看,“天空之山”像是大地与苍穹之间一场温柔的对话。起伏的屋面线条流畅而自然,似海浪轻涌、白云漫卷,连绵的建筑体沿着地势优雅延展,与周边的海洋、沙滩、椰林等元素和谐共生,毫无突兀之感。</p><p class="ql-block"> 它没有生硬地闯入这片海滨风光,而是谦逊地融入其中,以一种有机生长的态势成为自然景致的延伸,仿佛从一开始便与这片天地共同存在,共同呼吸着海风,沐浴着日光,在天地的画布上晕染出恰到好处的人文笔触。</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图为我与“天空之山”同框。</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天空之山”空间的营造更是一绝,漫步其间,步移景异。露天步道与层层叠叠的露台相互交错,构建出一个立体的社交与游赏空间。当阳光透过建筑的间隙倾洒而下,光影在地面与墙面交织出灵动的图案,仿若一场盛大的光与影的舞会。</p><p class="ql-block"> 在这里,人们可以在静谧的角落享受独处的宁静,阅读一本好书,或是在开阔的平台参与热闹的市集、艺术展览,感受人群的活力与创意的碰撞。建筑巧妙地拿捏了开放与私密、动与静的分寸,让每一位访客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心灵角落,或是融入集体的欢乐氛围,满足了人们对公共空间多元且细腻的情感需求。</p><p class="ql-block"> 至于建筑细节,“天空之山”可谓精雕细琢。外立面的材质在海风的轻抚下散发着温润的光泽,质感细腻而真实,伸手触摸,仿佛能感受到时间与匠心的沉淀。栏杆的弧度、台阶的宽度、扶手的触感,每一处细节都经过反复推敲,以贴合人体工程学的设计,给予使用者最舒适的体验。</p><p class="ql-block"> 这些细节宛如一个个微小而关键的音符,在无声中共同奏响了一曲关于人文关怀与美学追求的和谐乐章,使整个建筑不仅是视觉的盛宴,更是触觉、知觉等多维度感知的艺术体验场,让人不禁沉醉于这海滨一隅的艺术之美,流连忘返,反复品味其中蕴含的诗意与哲思。</p><p class="ql-block"> “天空之山”,谢谢了,感谢您赋予我新的知识,让我对海口再度刻下鲜活的记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作者:杨志存</p><p class="ql-block"> 2025年1月11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