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美篇号:1861249</p><p class="ql-block">美篇名:zmzg王永新</p> <p class="ql-block">灶儿巷,这条位于江西赣州的古老街巷,是赣南客家文化的一块瑰宝。文明之美看东方赣州老城灶儿巷,这里尤如一抹浓浓的古色韵味飘逸在城市中心,让人一走进它便像跌入千年宋城的旧景之中。灶儿巷汇聚了多种建筑风格,宋瓦明墙,定格了几多曾经的荣光梦想。曾经繁华的街巷,是清代时期赣州城市生活的一个缩影。现在已经成为赣州的网红打卡点。</p> <p class="ql-block">灶儿巷位于江西赣州城区和平路与中山路之间,是宋代赣州六街之一的阴街。宋代赣州城内的六条大街分别是:阳街、阴街、横街、长街、健街、斜街。灶儿巷是城东进入城区最近的道路之一,也是赣州保留下来的众多历史文化街巷的一个典型代表。</p> <p class="ql-block">灶儿巷在明代被称作姜家巷,清朝初期有很多衙役住在这条巷子里,而衙役统一穿的制服是黑色,叫皂色,所以有人把他们叫做皂役,他们住的地方就叫做"皂儿巷",后来谐音就演变成了"灶儿巷"。</p> <p class="ql-block">灶儿巷全长227.3米,呈“S”型,建筑风格包括赣南客家建筑、赣中天井式建筑、徽式建筑以及西洋式建筑等流派,体现出老赣州城市建筑的多元性和包容性。</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条典型的古城街--宋石明砖清瓦垒叠起一段段逝去的沧桑岁月,飞檐、花楣、雕窗泛映着一个个残旧的过往,鹅卵石拼成的巷路,则通过一个个“明钱”图案,仿佛把时光截留在一个木屐踢踏作响的时代,让上了岁数的人一走近就陡生亲切与怀想。</p> <p class="ql-block">相比于传统的徽派建筑,灶儿巷内的徽派建筑更多地结合了赣南地区客家建筑的特征,吸收了客家民居清水墙面的特点,改变了其原有的白色墙面,融入了赣南客家建筑的色调中,显得低调而不失典雅。从而保留了清代以后客家民居的完整风貌。</p> <p class="ql-block">灶儿巷临街的牌坊古朴庄重,鹅卵石路面井然光洁,风火山墙错落有致,灰塑门楼古香古色,传统门楼高大气派,深宅大院气势非凡,门楣雕窗精美绝伦,这些都展现了灶儿巷诱人的风韵。</p> <p class="ql-block">灶儿巷曾经很繁华,巷中遗存有书院、宾馆、店铺、作坊、客栈、衙署、寺院和钱庄等古建筑。整体保护尚为完好,这些都展现了灶儿巷当年的昌盛繁华景象。</p> <p class="ql-block">灶儿巷内还有许多历史遗迹和文化景点,如古戏台、古井、古桥等,这些都是赣州古城历史文化的见证。此外,这里还保留了许多传统的手工艺,如竹编、木雕、陶瓷等,展示了赣州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如今灶儿巷里的原住民,基本都已经全部迁走了,人去楼空。通过门缝可看到部分房内杂草丛生,残垣断壁、一片凄凉的景象,这些宋石明砖清瓦垒叠起的是灶儿巷一段逝去的沧桑岁月。</p> <p class="ql-block">灶儿巷,这条不是很长却充满历史感的巷子意境悠远,它把百年的旧时光装进了老街,青石板,鹅卵石路,青砖黛瓦和老旧的木门便是最好的见证和诠释。</p> <p class="ql-block">灶儿巷不仅是赣州古城历史文化的见证,也是当地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地。这里的古建筑风格和历史遗迹,让人感受到赣州这座古老城市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