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国保一一冉庄地道战遗址

迂腐老头(原创 华为手机随拍)

<p class="ql-block">  前年春天的一个上午,我自驾来到保定冉庄,只为一睹地道战遗址的风采。我是在反复观看军教片“三战”的年代中成长的一代,《地道战》《地雷战》和《南征北战》这几部电影,可谓如影随形陪伴在我成长的道路,每部都看过十多次。从小学开始,学校组织的学生专场,那5分钱的学生票,让我们在价廉物美的观影中,享受着艺术的熏陶与思想的洗礼。</p><p class="ql-block"> 文革时期,可放映的电影寥寥无几,“三战”便成了电影院霸屏的常客,常年累月反复放映,经常是免票进场随便看。此外还经常通过放映队到工厂、农村、学校和街头广场公开放映。我上学时在操场看过,去工厂学工在礼堂看过,去农村支农在晒场看过,后来招工进厂作为民兵又将这些影片作为军事教学的内容。我还在露天舞台的幕布后面看过相反镜像的《地道战》。</p><p class="ql-block"> 因为电影看多了,大家对影片的故事情节都烂熟于心,甚至在放电影时,观众能提前念出演员的台词,像“各小组注意,你们各自为战,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不许放空枪”,“高,实在是高”,“悄悄地进村,打枪的不要”等台词,早已成为众所周知的经典金句。电影中那首“地道战嘿地道战,埋伏下神兵千百万,千里大平原展开游击战,村与村户与户地道连成片……”的主题曲,成了脍炙人口唱遍大江南北的真正红歌。高传宝、老忠叔、汤司令和山田队长也成了家喻户晓妇孺尽知的电影人物形象。地道战因电影而广为人知,深入人心,我此次专程来寻访昔日抗战遗址,凭吊旧战场,也是深受电影影响的行为表现。</p> <p class="ql-block">  冉庄地道战遗址,坐落于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区冉庄镇冉庄村,是抗日战争中的一处重要战争遗址。我一直生活在南方,站在冀中这片广袤无垠的大平原上,一马平川,尽收眼底,我理解为什么要釆用地道战的战术了。面对敌强我弱的严峻形势,冀中军民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创造出地道战这一独特战术,实现了保存自己、打击敌人的目标,这一战术方式确实因地制宜行之有效。</p><p class="ql-block"> 地道战的战术起源于冉庄,最初是为了躲避日军的搜查和攻击。1938年,冉庄最先开挖地道,随着战争形势的变化,地道逐渐发展成为一种能打能躲、防水防火防毒的地下工事,形成了房房相连、户户相通,内外联防的作战体系。冉庄地道以十字街为中心,有东、西、南、北主干线,长2.25千米,另有南北支线13条,东西支线11条和通往外村的联村地道4条,全长约16千米。地道内设有观察孔、射击孔、通气孔、陷阱、活动翻板、指路牌、水井和储粮室等设施,便于在地道里开展对敌斗争。地道战的战术设计周密,易守能攻,灵活多样,富有创造性。</p><p class="ql-block"> 冉庄人民利用地道优势,配合武工队、野战军对敌作战157次,歼敌2100余名,其中较大的战役5次,荣获“地道战模范村”的光荣称号。冉庄地道战的经验在冀中根据地和华北地区推广开来,村与村、户与户连成片的地道,埋伏着武装起来的千百万庄稼汉,形成了全民皆兵、全民参战的人民战争海洋,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p> <p class="ql-block">  如今,站在冉庄地道战遗址前,我内心受到了强烈的震撼。步入这片充满历史沉淀的土地,仿佛穿越回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在曲折迂回、错综复杂的地道里,似乎还弥漫着殊死搏斗的战火硝烟,昏黄的灯火中晃动着军民奋战的高大身影,射击孔里传来激烈的枪炮声。这片浸润着热血与战火的大地,见证了一段可歌可泣的悲壮历史和英勇不屈的抗争精神,为后人景仰和传扬。</p><p class="ql-block"> 冉庄地道战遗址是抗日战争时期的重要历史遗迹,是人民战争取得胜利的历史见证,更是中华民族英勇斗争精神的体现。1961年3月,冉庄地道战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8月,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2016年12月,入选中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