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渝铁路建设纪实铁道兵篇第十集:飒爽英姿书写传奇

梁宝平

<p class="ql-block">作者:李春芝</p><p class="ql-block">编辑、制作:梁宝平</p><p class="ql-block">背景歌曲:丰碑</p><p class="ql-block">演唱:卢媛</p> <p class="ql-block"> 歌曲:回安康</p><p class="ql-block">作词:胡周崇、王爱良</p><p class="ql-block">作曲:王爱良 音乐:刘巍</p><p class="ql-block">演唱:岳晓文 张耀坤</p> <p class="ql-block"> 图片:快,救人……</p> <p class="ql-block">18 岁的张爱琴,长眠在白河</p><p class="ql-block"> 陕南安康,山大沟深,穷乡僻壤。20世纪70年代初,一群女兵翻山越岭来到这里修建这条战备铁路。彼时,她们的内心充满着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三线建设要抓紧,备战备荒为人民”,毛泽东主席的话语令人振奋。襄渝铁路建设是那么的重要,如果不修好,毛主席都睡不着觉;不修好,苏修打过来了,支前物资怎么运到前方?于是,这些女兵们来了,她们和男兵们一样,开始了革命加拼命的修筑铁路生涯。当年,最小的女兵12岁,最大也就30岁;她们流血流汗,出工出力,常年跋涉在崇山峻岭之间,在雷电、风雪、山洪、泥石流等各种危险伴随下,与男兵们一道,奋战在施工修路第一线……</p><p class="ql-block"> 2016年初冬的一天,我来到了白河县烈士陵园,不同的是,退役女兵林建军到来时,烟雨蒙蒙,不知是她思念的缠绵,还是战友们的呼唤,而我来时阳光暖人,或许是想让我更好地去珍惜现在这种温暖的日子吧。9点从安康出发,到白河县城已经是中午时分,直接打车去了烈士陵园。落叶斑驳处,是阳光的炫目和灿烂,用手抚摸墓碑,碑竟然是微热的。在白河烈士陵园里的66座坟墓,除了徐武侯等三位称为同志外,其余都是烈士称号。</p><p class="ql-block"> 站在这里,我向他们深深地鞠躬!</p><p class="ql-block"> 陵园里有一座山东省文登县年仅18岁的女战士张爱琴的墓。这是原 </p><p class="ql-block">铁道兵11师卫生员林建军在2012年第一次看到的女兵烈士墓,也是我第一次看见的铁道兵女兵烈士墓。 </p><p class="ql-block"> 1971年4月,张爱琴、丛战利、邱志敏、付维娜、丁一、孟巧玉、余英兵、杨冷、张继兰、张山河、文淑萍、时玉珍等12名女孩入伍到部队,分在铁13 师62团卫生队女兵3班,丛战利任班长,张爱琴任副班长。这12位女兵从小在部队大院里长大,父辈们都有着九死一生、血溅七尺的经历和故事,她们的体内流淌着红色的血液,来到部队,更能懂得什么叫“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也延续着父辈的光荣传统和开拓奋进的激情。因此女兵们对部队生活适应得非常快,无论是与丛战利班长下连队进隧道体验施工生产,还是跟着副班长张爱琴带领的医疗队上山采草药,个个都表现得非常勇敢。每年到毛主席发表“六·二六指示”的纪念日,部队卫生队就会组织六·二六医疗队上山采草药,给山里的老乡送医送药。40 </p><p class="ql-block">多年前,陕南许多地方的乡亲们生活十分贫寒,有病吃不起药、住不起院,很多病重的人,连一日三餐都无法保证,医疗队的出现就意味着希望,意味着战胜死神,重燃生命。1971年那个炎热的夏季,18岁的张爱琴背着背篓上山采药,山上有花蝴蝶纷飞,也有一路的花红叶绿,可她不敢停留,走过潺潺溪流,绕过荆棘丛生的陡坡,一心只为多找一些草药救人。在经过白河的“鬼见愁”时——“鬼见愁”光听名字就令人生畏,山高崖陡路滑,她不慎从山上跌下崖底。18岁,一个女孩最美好的年岁;一个本该天真烂漫,充满着无限可能的年华,张爱琴却走了。张爱琴摔下来的样子非常惨,在不断滚落的过程中,她的身体不仅被山上凹凸的尖石和满山的树枝划得遍体鳞伤,连满头的乌发也被刮没脱飞……</p><p class="ql-block"> 张爱琴的父亲张述经是基建工程兵1支队4大队的首长,女儿牺牲后,部队开了追悼会。7月的大巴山,天气很热,当时部队没有冷藏设备,张爱琴已经面目全非、惨不忍睹,父母悲痛欲绝卧床不起。试想,人世间最为悲痛的事,莫过于白发人送黑发人啊!父亲虽未参加女儿的追悼会,却强忍悲痛给女儿的战友们写了一封长信,鼓励女儿的战友们莫流泪、莫悲伤,要坚强!</p><p class="ql-block"> “六·二六指示”,是毛泽东医疗卫生思想的重要内容。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医疗条件十分差,卫生状况极端恶劣,医疗机构、医科院 校、医疗卫生人员极度缺少。尤其是农村的医疗卫生差,缺医少药,卫生 知识空白,儿童麻疹、肺炎、痢疾等这些寻常疾病,夺去了很多人的生 命。针对这种落后面貌,1965年6月26日,毛泽东做出了“把医疗卫生 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重要指示。毛主席的这一指示,即便到了今 天,从内容上来看也是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林建军说,铁道兵卫生队经常随医疗小组下乡,没有交通工具,有的地方连路都不通,完全靠徒步穿越高山峡谷。6月的一天,就有一支六·二六医疗队曾在大山 里遇上大雨,在越过一条山涧抄近路返回驻地时,因山涧很宽,走在最后的一名战士在跨过涧水的时候,猛然间听到一阵怪吼,突然一股浊浪从上 游铺天盖地席卷而来,战友们没有拉住他的手,就差那么一点点、一点点啊! 那名战士就被洪水席卷而去……</p><p class="ql-block"> 那天,我沿着白河县烈士陵园墓地转圈,三个正在锻炼的人,见我在这儿走来走去,其中一个60岁左右的男子,特别健谈,他说:“当年铁道兵来到白河修建铁路时,我只有13岁,亲眼看见铁道兵部队从这里开拔进来。他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指画着陵园下面的山路,也听闻过许多铁道兵的故事。其中,最为悲壮、惨烈的是在白河的武家渡隧道里发生的事故,一个班的铁道兵战士在洞子打通的那一刻,掉下洞外的深潭谷底不知所踪,一个班10个人,最后连尸骨也没找到。这个人伸出了10个手指头给我看。不过,具体情况,你应该去问下看守陵园的门房老王,他可能了解得更多,老王的父亲还是当年的红军呢。”</p><p class="ql-block"> 我在白河烈士陵园的门房,并没有见到他所说的老王,临时代替他值班的看门师傅是个聋哑人,比画了半天,我才弄明白老王是生病住院了所以不在这里。从白河县回到安康的第二天,恰遇文友邀约吃饭,席间,谈了在白河的所见所闻,白河县籍的陈敏、肖照越一听就笑了,他们说,看门人老王叫王传森,和他们是小学时候的同学。对于王传森的父亲,即那位王老红军,白河50岁以上的人基本都熟悉,因为他们小的时候就经常听他讲红军打仗的故事,这位王老先生是在红军长征经过四川时参的军,当时也就只有十几岁,听说还是位大首长的马夫。在王老红军的头上有一个 非常显眼的标记,据说是打仗时被敌人的一颗子弹打中,洞穿了他的头 顶,虽然没有伤到头,但留下了一个透亮的洞,肖照越和陈敏、朱清周等人,小时候还调皮地用一种叫毛毛狗的草梗,从王老先生的头顶洞里穿过红军不以为忤,反而豁着牙齿呵呵 直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没当上典型却当上刑警的王抗林</p><p class="ql-block"> 2017年3月,我在紫阳采访王抗林,谈起当年那段艰苦的岁月和经历,天性乐观豁达的她,呵呵一笑:“似乎难以想象吧,但当时的确就是这样过来的。”</p><p class="ql-block"> 王抗林,原铁2师7团卫生员。父亲是二炮的一位团首长,从小在军营长大的她,立志成为一名军人。1970年,不滿16岁的她递交了入伍申请书,申请书很快被转到中央一位大首长的手中,首长写下了刚劲有力的八个大字:“子承父业,理所应当!”</p><p class="ql-block"> 王抗林拿到这个特殊的人伍申请书已经是几个月以后的事了。她1970年10月到部队锻炼,1971年正式人伍。在这批应征入伍的女兵队伍中,年龄最小的只有12岁。三个月的新兵训练,磨出的血泡见证了这群少女们不畏困难的决心,自信的笑脸彰显着脱胎换骨后的成熟。7月,她们背着40多斤重的背包,来到陕南一个叫紫阳的地方。初来工地,自己动手盖房子,搭简易棚、打地铺、睡帐篷,一个9米长的床板上面足足睡了20个女兵。女兵们首先要解决的是吃喝拉撒,那时,芭蕉口的整个河滩周围,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相距很近,女兵班想盖个厕所都没有地方,就在女兵宿舍和电影组墙壁之间搭建了一个临时厕所。烧火做饭,自然离不开柴火,这些女兵大都来自城市,身体比较柔弱,一开始几人拉一车煤,走在吊桥上晃晃悠悠,眼睛望着滚滚急流的汉江水,看着几十米长 的窄窄的跳板,嘴上没敢说,心里却胆怯。不过,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后,她们就练就了一身的本领,不仅能在跳板上扛煤,还时常随着晃悠的 吊桥,一路扛着</p><p class="ql-block">100多斤的面粉和煤块,嘴里哼着歌快速飞奔…… </p><p class="ql-block"> 在这里,生活艰苦流血流汗自不待言,但是对于许多女兵来说,令她们记忆犹新的竟然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其中一件就是洗澡。 </p><p class="ql-block"> 洗澡是女兵们面临的最大的一个难题。因条件限制,没有澡堂,女兵学就男兵们,趁着天黑人少、探照灯闪过另一个方向的时候,三五成群溜到汉江去洗澡。1972年春节的前一天,王抗林和几名队友起了个大早,像往常一样赶在天亮前来到河边脱衣下水,就在这时,团长夫人也来到河边给孩子洗尿布。团长夫人是新疆人,头上顶着一个很大的盆子,她见一群女兵们大冷的天在河里洗澡,问:这么冷的水,怎么能洗?一位女兵笑着回答说:我们一年四季都是这样洗澡的。团长夫人非常震惊,回去后,就对团长说:每家都有女孩子,她们离开父母来到部队,本来就吃了不少苦受了不少罪,现在连起码的热水都没有,这些女娃有的还在生理期,洗凉水澡对身体伤害多大呀,长期这样会出事的。团长听后,立即叫来连长 和指导员,着令他们即刻解决女兵澡堂的问题。后来,在部队领导的关心 下,女兵们终于有了自己的澡堂,王抗林比画着说,澡堂不大,一个简易的房子,虽然只放着一个木盆,但是可以遮雨挡风,最关键的是女兵们 从此可以洗热水澡了。 </p><p class="ql-block"> 王抗林分到7团卫生队,碰到的第一位病人,是被炮炸伤的,虽然经 过全体医护人员的竭力抢救,还是因伤势过重死在手术台上。那天晚上,是她和战友陈红霞两人一块儿值班,陈红霞只有14岁,两人一人负责送药 一人负责打针,治疗室在不远处的半坡上,两人要想给病人送药和打针,就必须经过手术室。当时,搁置在手术台上的尸体,要等天亮才能拉走掩埋,陈红霞说:王抗林,等一下我喊“预备走”,咱俩就一块儿到病房去。 见王抗林点头,陈红霞一声令下,俩人端着药盒紧紧挨着齐步走向山 坡,偏巧那天晚上有风,手上的马灯晃个不停,俩人哆嗦着,嘴里一遍遍 地念着毛主席语录,快速来到病房,给病人打完针,俩人又紧挨在一起,齐步走回值班室。</p><p class="ql-block"> 当然,见得多了,也就不再害怕了。 </p><p class="ql-block"> 卫生队人少,医生也少,平时接触手术的机会也不多,但部队地处偏僻,需要手术抢救的情况却很多,卫生队就经常开展一些短训会。这个时候,王抗林认为自己是来部队锻炼的,看见别的连队战友们在工地上或其 他工作中吃苦受累,不甘落后的她,主动提出去连队喂猪。可是喂了三天猪,她便被调换到宣传队去了。宣传队的工作其实也并不轻松,除了表演一些快板、相声、京剧、歌舞等节目,她们也经常下连队。平时,看到女兵们在台上表扬,一个个神采奕奕的,岂不知,为了苦练基本功,女兵们常常天还没亮就得起来练功,劈腿、叉腰、站立,大多数时间都是翻山越岭,穿溪过河下基层到连队去表演,还时常会遭遇各种危险,如暴雨、洪水、泥石流等。所谓的下连队体验生活,其实就是和男兵们一样进隧道,打边墙、铺轨道、扫水泥、扒渣、倒渣子、拉煤等。王抗林告诉我,有一次、她和女民兵们正在洞子上导坑作业,安全员通知,上面埋雷管,让大家躲藏。 一般情况下,她们都必须找掩体或撤出洞外。王抗林回头发现一女民兵不仅没跟上撤出的队伍,还调转头往里走,她急忙转身过去,一把拉住女民兵,大声嚷道:往洞外跑!结果两人刚跑两步就听见身后炮响了,就什么也不知道了。当王抗林睁开眼睛的时候,发现自己坐在洞子外面的一辆斗车里,心想:哎,天怎么就亮了。旁边围着一群人,有人问她:王班长,你怎么样了?她想极力站起来,可两条腿是麻的,迷迷糊糊地回答道:哎,可能是睡的时间长了,腿麻了。这时,连长过来拨开人群 一看,说:好了,好了,抗林没事,只是被震晕了。有两个男战士急忙要 扶她起来,可她一甩膀子,说:我没事。原来,王抗林和那名女民兵被炮 震得从几米高的上导坑掉下来,刚好掉到下导坑的斗车上,斗车突然被重物一击,竟沿着铁轨滑出了洞外,她侥幸与死神擦肩而过。而那位女民 兵,也只是擦伤了一点儿皮。 (注:未完待续)</p> <p class="ql-block">  图片:又是一场大会战!</p> <p class="ql-block">  忠诚不渝,一腔热血!图为:王抗林同志。</p> <p class="ql-block">  图为:女作家李春芝同志</p> <p class="ql-block">  梁宝平小传:男,大专文化,属马,性情中人,从事过三年襄渝铁路建设(旬阳县5847部队3中队学兵11连,驻地为陈家老庄,承担罗家岭隧道掘进,连队曾荣立集体三等功一次),四十二年人民公仆工作。爱好:藏书、阅读、写作、旅游、摄影、中医药研究,太极柔力球健身。个性:随和、随缘、随便。品行:为我爱的人和爱我的人、需要我的人而活着。格言:工作越忙越好,生活越简单越好,精神越丰富越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