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撰写:山海莹莹<br>图片:山海莹莹<br>美篇号:326940733<br> 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常会想起以前发生的事情。关于年少时的经历,都记录在“悠悠年少时(1-5集)”中了。<br><br>这一系列我准备记录自己从成家之后到花甲之年这三十多年的时光。我简单地梳理了一下,在这三十余年间,我竟然搬了十多次家;尤其是我在异国他乡的那几年,我们搬家的次数最为频繁,平均每年搬家一次。<br><div><br></div><div>这些搬家的经历,一方面反映了我们不同常规的生活轨迹,同时也反映了我不甘平淡的性格。其实,对于我们那些六十年代中期出生的人来说,这种不同寻常的生活轨迹比比皆是。我愿意把它记录下来,也许将来可以作为我们这一代人的集体回忆。</div> 我和老公是高中校友。我们是平行班,几乎所有的课程都是同一位老师讲授。我的班主任教数学课,他的班主任教物理课。由于我俩的学习成绩都比较好,经常得到自己班主任向对方班的“显摆”,因此我们从高一开始就熟悉了彼此的姓名。<br><br>没有想到,高考时我们又考入同一所大学的不同系,而毕业后又前后分配到了同一所城市的不同单位。这种特殊的缘分,使我们终于走到了一起。<br>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房子非常稀缺。我们就在老公单位的单身宿舍成了家。<br><br>我老公单位是新建单位,地皮大,但房子少,因此他的单身宿舍和办公室在同一个楼座。楼座呈丁字型,每层楼的走廊有三个方向,每条走廊的两侧都是房间,类似于以前的筒子楼。其中一至三楼是单位的办公室,四至六楼是年轻职工的单身宿舍。我老公在二楼上班,而我们住在五楼。<br> 我老公单位宽大的院子(2024年拍) 我老公单位宽大的院子(2024年拍) 我们的房间大概18平米,所有的生活用品全都摆放在这个小小的空间里,包括一套来自南斯拉夫的板式家具、一张双人床、一张写字台、一个书架、一台冰箱、一台洗衣机等。<br><br>记得很清楚的是:老公家给了3000元彩礼,我父母给了2000元陪嫁。我老公工作后自己攒了3000元,我则攒了1000元(我因为继续攻读学位,因此比他晚毕业三年)。我们用这9000元置办了所有生活用品。<br><br>那套板式家具花了1800元。双人床是找木匠打的,床底做了两个大箱子。我陪嫁的6条被子和2条褥子,暂时用不到的都塞进了这两个大箱子和板式家具中。<br> 这座筒子楼的走廊原本非常宽敞、大气,但是走廊两侧却被每家每户摆上了煤气灶、饭橱等物品,变的非常拥挤。到了做饭的时间,走廊里热闹非凡。一家做鱼,全走廊里闻鱼香。<br><br>每层楼都有两个很大的卫生间,一边是男卫生间、一边是女卫生间,中间是一个大水房。每次洗衣服,都需要把洗衣机从家里推到水房里,水房里经常有3-4台洗衣机在同时工作。<br> 现在想来当时的条件非常艰苦,但在那个年代成家后能有自己的房子住已经非常幸福了。<br><br>我们在那儿居住了大约三年,生下了大女儿。从孩子出生那天开始,我每天给她记日记,一直记到了5岁多,最后送给女儿作为她的生日礼物,这是后话。<br> 我们有很多年龄相仿的邻居,因此我女儿在那儿有超级多的玩伴。家长们经常带着孩子们互相串门,或者在三个走廊交汇的三角地一起玩耍,或者一起到楼下宽阔但很荒芜的大院子里玩耍。<br><br>这是我们跟邻居们打交道最多的时期,几乎认识楼上的所有家长和孩子。由于大家都是新手爸爸和妈妈,带孩子的经验不多,因此大家经常一起切磋带孩子的技艺。<br><br>可能是由于孩子们经常在一起玩耍的原因,这些孩子们说话和走路都非常早。我女儿是10个月会说话和走路,到11个月就能口齿清楚地叫“阿姨”了。我现在的年轻同事,他们的孩子说话都比较晚,有的到了两岁还不会说话,不知是不是跟现在相对封闭的环境相关。<br><br>那个年代大家的收入都不高。我有时会与邻居们一起去海边的码头,专门给孩子买渔民刚打上来的蛎虾,或者到市场去买其他各种海鲜吃。<br> 竹蛏 文蛤 海螺 海螺 海螺 买蛎虾的话,一次买很多,冻在冰箱里。每次要吃的时候,就拿出几只来仅给孩子吃,差不多能吃一年。第二年开海后,再去买一批。多年后,经济条件好转了,我们再也没有单独给小女儿买吃的,而是全家人一起吃。 我当时有个朋友在照相机厂工作,我从她单位买了第一台彩色相机。由于是她同事亲自用显微镜帮我们挑选的相机镜头,因此这台国产相机的照相效果非常好。我最近整理照片时,找到了很多那个阶段的老照片。 其中有一张,是我女儿8个多月时,站在一棵小树的树叉上,扶着树枝,很紧张的样子。这是她的一张经典照片。三十多年后,他单位的院子已经被建设的堪比花园。当我们再回去找那棵小树时,已经认不出了。 原来荒芜的院子变成了花园(2024年拍) 不过,我老公的单身宿舍,对于一家三口来说,还是太小了。由于卫生间不在房间里,上厕所很不方便。休产假期间,是我一个人带孩子。有一次,老公出差不在家。趁孩子睡觉的时候,我去上了个厕所。没想到在水房里突然就听到了孩子的哭声,我马上冲回家,果然是我女儿掉到床下的水泥地上了,真是心疼死了!<br><br>我马上收拾好行李,抱着孩子,坐上公交车就去了长途站,然后转了两次长途车,终于回到了娘家。在娘家,至少上厕所的时候有个帮手。对了,那时我还没见过婴儿车呢!<br> <p class="ql-block">不过房子小也有好处,那就是收拾家和打扫卫生都非常节省时间,半个小时就能搞定。在这里住的另一个好处是,万一家里有特殊情况,可以随时把在二楼上班的老公叫回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孩子两岁左右的时候,我老公分到了单位的福利房,是建筑面积四十八平米的单元房,因此我们迎来了第一次搬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欢迎阅读,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