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一一共和国的压舱石

老孙(SunYiBen)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共和国走到今天,每一步都写满了不易,其间历经了多少艰难险阻、生死存亡的考验。在当今社会,物质利益的追逐似乎成为了一种潮流,这使得社会上出现了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现象,传统的道德观念似乎在渐渐丧失;政府层面也出现了贪污腐败的情况,这令老百姓怨声载道。我常常担忧中国会不会像苏联一样发生剧变,这种担忧如同一块巨石,沉甸甸地压在每一个正直的共产党人和善良的老百姓心头,让人夜不能寐。然而,我最近却彻底放下了心中的这块巨石。</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前几天的一个上午,我和老伴早早地来到宁波市奉化区北大院八楼的老年关爱中心办理《浙江省老年优待证》。当时,办证的办公室里已经挤满了人,连走廊里也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前来办证的老人们都已年逾古稀,满头银发。在排队等待的间隙,老人们自然而然地聊了起来。原来,这些老人大多是知青,有从宁波、杭州、上海回原籍插队的知青,也有像我一样支边到黑龙江、内蒙古、新疆等地的知青。插队知青讲述着农村种田割稻的艰辛,蚂蟥叮咬、水蛇袭击、稻田水温高得让脚上烫起泡;支边的知青则诉说着天寒地冻、吃不饱穿不暖、满身长虱子的困苦经历。然而,大家却一致认为:年轻时的艰难困苦换来了晚年的幸福生活。大家感慨:天大地大,都不如共和国的恩情大;儿好女好,都不如共产党好。国家给予我们老年人三张卡:退休工资卡、医保卡、免费乘车卡。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共产党不能垮,共和国不能倒。并且把这个心愿牢牢地灌输给知青的第二代、第三代,这使得中国一直保持着稳定。</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办证回来后,我一直思考着:中国的知青真是太伟大了。年轻时上山下乡,他们一来缓解了城市的就业压力,分担了国家的困难;二来促进了城乡文化交流,缩小了城乡差距;三来带去了城市先进的文化,改变了农村落后的文化习俗和生产方式;四来促进了南北文化的融合,加强了各民族的团结友爱;五来促进了农村和边疆的建设,特别是加强了国防建设;六来他们经历了无数的艰难困苦,自我牺牲,奉献了宝贵的青春,却无怨无悔。</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知青在中年时,又忍辱负重,经受了下岗失业的痛苦,无奈地承受着国家改革开放带来的阵痛。</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知青老了,依然任劳任怨地为家庭作出最后的贡献,为党为国尽最后最大的努力,从不计较个人的得失,维持着社会和国家的稳定。如果把共和国比喻为一艘在大风大浪中前进的船,那么,我们知青就是这艘船上的压舱石。大风大浪中前进的船,没有压舱石是会翻的。在此,我祝愿共和国航船上的压舱石——中国所有的知青,身体永远健康。</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