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1月10日下午,我们从“宝墨园”直接打车去位于顺德区北滘碧江村的“碧江金楼”游玩。“碧江金楼”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 碧江金楼属明清时期建筑,原是碧江苏家的藏书阁,清代道光23年,曾任兵部职方司官员晋赠荣禄大夫(从一品)的苏丕文荣归故里,大兴土木营造出岭南豪宅,附建书楼。藏书阁的屏门、门坊、檐板、厅壁、天花藻井的木质雕饰均以真金镶贴,金碧辉煌,几乎包罗了木雕艺术中的所有手法,故得名金楼。</p> <p class="ql-block"> “碧江金楼”原名赋鹤楼,并因清末法务大臣戴鸿慈之女戴佩琼下嫁至此,而有“金屋藏娇”之美誉。</p> <p class="ql-block"> 碧江金楼为硬山式砖木结构的二层楼房,首层为一厅两房带前廊,二层则模仿画舫格式,用木雕分为五间。</p> <p class="ql-block"> 金楼二层的雅集(接待客人、以文会友的场所)是整座金楼的精华所在,这里的家具、木门窗、木屏风大多是采用酸枝木所造。据介绍,酸枝木在经过刮磨后,表面如同镜面一般光彩照人,触摸起来质感细滑清凉,再在上面贴上一层金箔,一入此室,便有一种富丽堂皇却不失华贵雍容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 据介绍,金楼精华中的精华不是炫目夺眼的黄金装饰,而是其中鬼斧神工的木雕工艺,仔细环顾四周门窗,小小的方寸之地竟然雕刻着大千世界,花鸟鱼虫,应有尽有,而且动物姿态生动,神态逼真,植物巧夺天工,栩栩如生。据说单这木雕,就已经价值连城!</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与金楼相邻的是一座“泥楼”</p> <p class="ql-block"> “蚝壳墙”也称壳花墙,是明清珠三角传统营造方式之一。墙体使用河床底的贝类残壳为建筑材料砌筑,形成特殊的光影效果。</p> <p class="ql-block"> “二十四咏长廊”《碧江廿四咏》的原文:</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碧江江水浸烟霞,春树浓阴一万家。</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最是去乡游子少,野塘绿竹半生涯。</p> <p class="ql-block"> “抱月亭”位于碧江金楼后花园的中心,环境幽静雅致,登上二层可以欣赏到亭下汪翠塘的美景,别有一番“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的闲情与风味。</p> <p class="ql-block"> “亦渔遗塾”这是清朝后期建起的一所家塾,请来名师在此为族中学童及亲友的子弟上课,当时科举还未废止,亦渔遗塾所设课程不外是启蒙阶段的“三部红皮书”和童生必习的功课。</p> <p class="ql-block"> “守清屋”为三间两廊通堂木楼,守清屋为大良望族龙氏嫁到苏族的一位守清嫂而建。是顺德现存为数不多的守清生活痕迹,体现了古代顺德的特殊风俗。</p> <p class="ql-block"> “伯韶医馆”系碧江金楼主人苏丕文的孙子苏伯韶的医馆,苏伯韶在广东公医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后在广州西关设立医务所,是早期驰名省港的西医之一。二十世纪40年代,应乡亲的请求,苏伯韶曾回到碧江行医,医馆就设在金楼古建筑群之中。</p> <p class="ql-block"> “福井”此地名为伏龙岗,地表岩层含丰富的泉水。明代已在附近鉴出3眼古井,名福、禄、寿三星井。井水干冽,据说可与广州白云山苏家山祠前的九龙泉媲美,是泡茶、酿酒的优质水源。从前茶商评茶,以寿井井水为标准,碧江的名酒“洞庭春”,则用福井井水酿造。</p> <p class="ql-block"> 真没想到在顺德北滘镇的碧江村里还有这么一座金楼和小院,无论是对游客,还是喜欢古建筑和岭南文化的人,都是个值得一看一游的景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