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的母校是浦东地区最好的学校(没有之一)——位于浦东南路1140号的上海市黄浦区第二中心小学,能在这里读书那可是当时所有浦东学子的梦想。</p> <p class="ql-block"> 凭借着百年老校的声望和多年来积累的优质资源,母校现已发展成含有十所学校的教育集团,成为浦东新区小学教育的一块王牌。</p> <p class="ql-block"> 除了本人,我父母和姐姐、弟弟都曾在这所学校求学,可以说我们一家人与之有着深厚的感情。</p> <p class="ql-block"> 先来认识一下我的母校:这是一所1889年由时任上海知县的裴大中先生以“杨家渡义学”为名创办的百年老校。</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1906年,著名中医沈杏苑先生和中国实验教育的创始人杨保恒出资扩建后改名为“震旦小学堂”(民间称“洋学堂”),</span><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18px;">由晚清儒生张景范出任校长并</span><span style="color:rgb(1, 1, 1);">聘请著名教育家、实业家、政治家黄炎培担任校董。</span></p> <p class="ql-block"> 这里要重点介绍一下沈杏苑先生。沈先生是老一辈浦东人都知道的著名乡绅,<span style="font-size:18px;">为了造福一方乡里,</span>他年轻时从海外学医回来后便在自家府邸沈家花园开设了医馆,各地慕名求医者纷至沓来,逐渐在沈家花园前踏出了一条小弄堂。</p> <p class="ql-block"> 上海开埠后,西方列强在抢得浦西“租界”的同时,对浦东也垂涎三尺。从1853年在塘桥地区建造了第一座外商码头开始,至19世纪末,列强把浦东沿江岸线基本瓜分一空,为了阻止洋人继续向浦东腹地推进,以黄炎培为首的一群有识之士向官府提出辟建一条路,以此路为界,限制向洋商售让土地,此爱国义举得到了官府同意,于是,由被胡适誉为“中国第一伟人”的近代营造业先驱杨斯盛先生出资修筑了一条自黄浦江陆家渡到洋泾镇的道路,因途径沈家花园前的弄堂,从而被命名为“沈家弄路”。</p> <p class="ql-block"> 解放后,沈杏苑先生将沈家花园的大部分房产捐献给人民政府后改建成一家公立医院和一所幼儿园,在特殊年代的红色风暴中,这里还曾经是乳山中学的红卫兵造反司令部,后又被一家街道工厂占据,工厂倒闭后就荒废了。</p> <p class="ql-block"> 如今的沈家花园以它所建成的年份命名为“陆家嘴1885广场”。形成了以历史人文为主题、海派建筑为形式、精品餐饮为业态的时尚休闲广场,面积不大却浓缩着一份精致,被誉为陆家嘴的后花园。沈杏苑先生若地下有知,不知是欣慰还是心酸?</p> <p class="ql-block"> 说到沈家弄和沈家花园,我与之有着一种别样的情怀,我三年级时的班主任汪一梅老师就是沈杏苑老先生的孙媳妇,因此我没少去沈家花园。</p> <p class="ql-block"> 而在汪老师家门口的一个小人书摊也是吸引我去沈家弄路的理由,每当我去沈家弄小学接妹妹放学时,总要在那里看一会小人书,小学边上的柴爿店也是我常常要去购买煤球和柴爿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念旧的我前不久专程到早已面目全非的那个熟悉又陌生的地方去拍了几张照片。</p> <p class="ql-block"> 1995年12月20日,中国最大的百货业“第一八佰伴”在沈家弄路侧畔开业,并逐渐在周边兴建了众多商贸大楼,沈家弄路因此被更名为“商城路”。</p> <p class="ql-block"> 沈家弄路的路名虽然改了,可老百姓仍亲切地称其为沈家弄路,政府便顺从民意将桃林路至洋泾镇路之间的一段保留“沈家弄路”的名称,并修建了名“印象沈家弄”的一堵文化墙,希冀这条百年之路的深厚历史文化能传承下去。 </p> <p class="ql-block"> 哦!扯远了,还是回到母校的话题上来吧。</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如前所述,母校最早的名称是“杨家渡义学”,百余年来,随着所在地行政区划的变动曾几易其名(见附表)在我入学那年刚改名为“黄浦区第二中心小学”。</span></p> <p class="ql-block"> 写此文前,我又一次来到浦东南路和启新路交界处,想再看一眼母校,可哪里还有影子,她早已被时尚的鄂尔多斯国际大厦替代了。</p> <p class="ql-block"> 多方打听后得知,早在1993年,随着浦东新区成立,学校已更名为“浦东新区第二中心小学”,并且在1997年配合市政建设,搬迁到巨野路517号落户至今。</p> <p class="ql-block"> 无奈之下只能随手拍下“浦东南路”和“启新路”的路牌,看着两块路牌,六十多年前母校的一幕幕情不自禁地浮现在眼前。</p> <p class="ql-block"> 记忆犹新的是母校齐全的基础设施。不是我吹嘘,在五六十年代的上海有那么好硬件配置的小学校实属凤毛麟角。为了能更直观地了解当时的二中心小学,我凭记忆手绘了一张校园平面图,不一定完全准确,但也八九不离十,这或许能勾起曾经的二中心学子们的感慨。</p> <p class="ql-block"> 图中可见,在由浦东南路的东大门进入校园后,迎面是一条两侧用矮冬青作隔离,宽约十米,长二十余米的主通道,通道右侧是花圃,左侧有一座为纪念第三任校长顾聘珍所建,名为“聘珍亭”的三角形亭子(可惜毁于动荡年代)以及环绕其四周的小花园。</p> <p class="ql-block"> 主通道的尽头是一个花坛,根据不同时节,学校的花匠师傅会随时调整花卉的布置,使学校始终处于生机盎然之中。</p> <p class="ql-block"> 花坛背面是司令台(现在一般称主席台)司令台面对着大操场,四周一圈250米椭圆形跑道,中间则是标准的7人制足球场。大操场两侧有三排教室,其中右面一排还有两间乒乓房。</p> <p class="ql-block"> 大操场尽头的西门通向杨家渡地区,其左侧是三层楼的教学大楼,大楼侧畔有一块小菜园,右侧是大礼堂和食堂,礼堂外墙有一面大队部黑板报(我曾经是该黑板报的主创)</p> <p class="ql-block"> 与大操场遥相呼应,在带有乒乓房的那排教室后面还有一块小操场,说是小操场,其实也不小,有跑道,有篮球场,有沙坑,有双杠等运动器材,有投掷区,有跳木箱和跳三羊的区域(从三年级开始,每天早晨同学们还没到校,我就会在小操场练习跑步和足球)小操场北面最边沿是一长溜的厕所,东面有一栋包含校长室、音乐室、图画室、体育室、保健室、工具房和教工宿舍在内的两层综合楼,该楼后面是居民区,前面则有一条葡萄架小径可以直通东大门。</p> <p class="ql-block"> 除了一流的基础设施,母校在教学方面也是一般小学无法企及的,设置的课程除了常规的语文,算术、画画、音乐、体育和手工劳动课外,甚至还开设了俄语课和生理卫生课。而课余活动更多了,少先队大队部配合专业老师开办了文学、写作、素描、写生、小提琴、手风琴、口琴、笛子、合唱、话剧、舞蹈、足球、篮球、田径、乒乓球以及航模、养蚕等兴趣小组,我就曾先后参加过文学、足球、田径、小提琴、口琴、写生等多个兴趣小组的活动。</p> <p class="ql-block"> 而保证教学质量最重要的师资力量更值得一夸,曾经担任过我们班的三任班主任都是高水平的:宋振华老师毕业于上海师范学院的前身上海师范专科学校;杨家元老师是四十年代上海中学的毕业生;汪一梅老师不知其学历,但能成为浦东第一名绅沈杏苑的孙媳妇,想必各方面的知识和修养都不一般。再比如,体育老师董超达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创办的南京晓庄师范学院毕业的高材生,这可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国师范教育的发祥地和近代中国教育家的精神策源地哦!</span></p> <p class="ql-block"> 再来介绍一下我所在的班级。与我同时代的人所读小学大都是六年制的,我的母校则是当时上海进行五年制教学改革试点,也是黄浦区唯一的一所重点学校,而我们班更是在由二中心小学附属幼儿园挑选出三十几个优等生的基础上再加入十几个其他幼儿园的好宝宝组成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重点班</span>。</p> <p class="ql-block"> 作为东昌幼儿园的好宝宝,有幸加入该班后,我结交了一批最纯洁,最难以忘怀,至今保持着淳厚情谊的少男少女。</p> <p class="ql-block"> 虽然我刚进入小学时是懵懵懂懂的小屁孩一个,但是在如此优越的教育环境中,有这么多优秀的导师哺育,还有几十个幼儿园“科班生”在一起学习,我得到了同龄人最好的启蒙教育,为一生奠定了扎实的文化基础和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p> <p class="ql-block"> 在校时,我和小伙伴们都庆幸自己比同龄人少读一年书,谁料命运与我们开了个玩笑,就是少了这一年,原本应为1970年中学毕业的我们就此成了69届初中毕业生,众所周知,这是现代中国最不受待见的一个群体,我和同学们的人生轨迹也因而发生了根本的转变,当然这是后话。</p> <p class="ql-block"> 离开二中心小学廿多年后的1990年春节前夕,还在江西工作的我接到老同学曹国范来信,邀我前往母校参加百年校庆暨师生阔别二十五周年茶话会。</p> <p class="ql-block"> 在激动了好一阵后,当又一次跨进那扇让我度过懵懂无知却十分欢乐的时光的大门时,那种别样的心情实在无法用言语来描述。</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我和廿几位同学与宋振华、汪一梅、杨家元三位恩师再次相聚在校园,师生畅叙别情并留下了一帧极其珍贵的照片。</span></p> <p class="ql-block"> 想知道我小学时期的同学以及我与他们之间发生过的种种趣事、糗事,敬请关注后续【一个五零后的浮生若梦之“懵懂无知的小学时期”~同学情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