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雪山冰川,是西藏这个号称世界屋脊雪域高原独有的不可复制的元素,所谓“无雪山,不西藏”,正是此理。多年的藏地行走,途中遇到的雪山冰川不计其数,从珠穆朗玛峰、南迦巴瓦峰、希夏邦马峰、冈仁波齐峰,到双湖普若岗日冰川、浪卡子措嘉冰川、察隅阿扎冰川等等,都曾近距离瞻仰过,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p> <p class="ql-block">而让我没有想到的是,在那曲地区,有一个被誉为藏北江南的地方,竟然也是雪山簇拥,冰川连绵。更为神奇的是,这个几乎被众多驴友忽略的偏僻之地,却拥有着深山幽谷,原始林海,桃源民居,湖泊湿地,雪山冰川,江河交汇,庙宇林立,古道悠悠,几乎汇集了藏地所有的特色元素。雪山与草地同框,荒凉与繁花共生,庙宇与烟火相拥,古老与现代并存,这,就是嘉黎。</p> <p class="ql-block">昨天下午穿越麦地卡湿地后,沿着349国道向南行驶100多公里,到嘉黎入住朋友事先预订的财康大酒店,房间里放了制氧机、水果、矿泉水等,朋友的热心与细心让我们感动。办好住宿简单洗漱后,到了浙江路3号(嘉黎是浙江台州对口援建的)一满堂红川菜馆,要了一个石锅鸡,三个蔬菜。大概是因开车很疲劳,或是海拔高(4500米),基本没有食欲,与朋友一起喝了不到二两酒,咨询了忠玉乡的路况及县城周边景点,便回酒店休息。</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早晨,我们不到7点便起来,摸黑驱车去朋友说的措嘎湖拍日出。大概导航也有高原反应吧,在不大的嘉黎县城转了两圈,都没有找对路,而当我们回酒店的途中,发现酒店不远处有水面的反光,并且已有很多人在前方一高大白塔旁转经,急忙驱车前去,哈哈哈,这正是我们要找的措嘎湖。</p> <p class="ql-block">此时,晨曦微露,红霞欲飞,远处的连绵起伏的雪山,湖畔的县城建筑与向前延伸的红色木栈道,静静地倒映在水中,与澄澈宁静的湖面融为一体。栈道尽头的山脚下,牧民正赶着羊群上山,晨辉映照在牧民的脸庞,神情悠闲而自在。此情此景,犹如一幅硕大无边的天然油画,宁静且美好,不由得让人沉醉其中,流连忘返。而随着天色逐渐见亮,前来转经念佛的藏民也越来越多,顶着零下五度的寒风,一转就是个把小时。朋友说,这是当地藏民每天早上必做的功课,寒来暑往,从不间断。我想,这就是信仰的力量吧。</p> <p class="ql-block">8.20在财康酒店吃了早餐,按原计划本想去忠玉乡看冰川,以及雅鲁藏布江支流第一大拐弯与独俊大峡谷,考虑到此处的高海拔及连续疲劳需要休整,便临时改道先到拉萨,再看身体状况决定下一步的线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9点整,我们离开嘉黎,沿349国道往西南前行。两车道的柏油路面非常平整,两侧的雪山连绵数百十公里,如同进入了白色童话世界,让人目不暇接。素有藏北江南的嘉黎,竟有如此之多的雪山簇拥着,这真是出乎我们的意料,除了不时惊叹外,就是一个劲地按快门,直到手指冻的发僵为止。</p> <p class="ql-block">毕竟是老司机,在路边的麦地卡湿地石碑处打完卡,王老汉围着车子转了一圈,发现车子左前轮气压明显不足,大概又是被钉子戳破了。山上风贼大,又无空旷处,勉强开到10多公里处的一村庄开阔处,赶紧换胎。不过,在零下5度、海拔4800米的高原换胎,确实不易,把三老汉累得哧呼哧呼直喘粗气。</p> <p class="ql-block">约行驶200多公里后,我们终于上了雅叶高速,到了墨竹工卡城郊,找了一修车铺把胎补好,原来真是又被一个钉子扎破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路走走停停,到拉萨入住如家酒店拉萨店,已是下午5点多,赶紧洗澡休息,6.30,朋友驱车接我们到解氏四海拉萨店吃大餐,喝大酒,后又去做了一个足浴,这一路的疲惫顿时烟消云散,元气满满。</p> <p class="ql-block">“惊鸿一瞥自难忘,从此芳华乱浮生”。嘉黎,我匆匆而来,亦匆匆而去,可我的心似乎还留在了那里。那里的汉藏融合的唐蕃古道、近百公里的茶马古道,还未行走;当年文成公主为迎请释迦摩尼佛像而铺就的“石板路”以及清代石柱、关帝庙等文化遗址遗迹,还未瞻仰;闻名于世的雅鲁藏布江第一大拐弯及众多的雪山冰川,还未涉足;藏北江南秘境独俊大峡谷、尼屋乡桃花源,还未探访;十一世班禅、七世热振活佛、二十三世达隆夏仲活佛的出身地,还未礼拜,等等,今天的匆匆而过,只为今后的重新而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因为,到了嘉黎,就如到了家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