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鹡鸰”二字为形声字,右形左声,显而易见与鸟类相关。它亦是连绵词,专指一种鸟类。</p> <p class="ql-block">自古以来,鹡鸰便是常见的鸟类。《诗经》中提及“脊令在原,兄弟急难”,“脊令”即鹡鸰,象征着兄弟间在困境中的相互扶持与深厚情谊。此后,鹡鸰的形象成为经典意象,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屡见不鲜。实际上,鹡鸰是鹡鸰科鹡鸰属鸟类的统称,虽在诗文中并未特指某种鹡鸰,但“鹡鸰”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视为吉祥之鸟。</p> <p class="ql-block">在洞头,最常见的鹡鸰种类是白鹡鸰与灰鹡鸰。由于其亚种众多,且我辨识能力有限,在户外我时常难以准确区分灰鹡鸰的各个亚种。然而,每当遇见与灰鹡鸰外观差异较大的鸟类时,我总会满怀期待地认为它是黄鹡鸰,但结果往往令人失望,所见多为灰鹡鸰。相较于数量较多的灰鹡鸰,黄鹡鸰作为候鸟,在洞头难得一见。然而,这一天,我终于有幸目睹了黄鹡鸰的风采。</p> <p class="ql-block">在熟悉的水沟一带,我环顾四周,发现一只白鹡鸰悠然自得地觅食,一只灰鹡鸰则不时摇摆尾巴自得其乐。突然,一只灰鹡鸰从天而降,落在附近的迷你沙洲上。它时而觅食,时而休息,时而整理羽毛。不久,另一只与它相似的灰鹡鸰飞来,落在它附近。由于灰鹡鸰较为常见,我并未打算拍摄它们。但它们之间的相处并不和谐,甚至略显紧张。这种反常的行为引起了我的注意。只见先来的灰鹡鸰占据领地,对后来者穷追不舍,全力驱赶,直至后来者落荒而逃。</p> <p class="ql-block">胜利者站在石头上歇息,尾巴不停上下摆动,仿佛在炫耀自己的胜利。它沿着水边来回走动,宛如在进行一场时尚秀。飞翔时,它双翅收放自如,展现出动人的韵律,如同舞者在空中翩翩起舞。伴随着欢快的飞行,它还发出几声清脆的鸣叫,为大地增添了一抹和谐的音符。</p> <p class="ql-block">通过镜头,我意外发现这只鸟的独特之处:它拥有黄色的眉毛,与灰鹡鸰的白色眉毛截然不同;脚为褐黑色,与灰鹡鸰的肉色脚形成鲜明对比;喉部为黄色,与灰鹡鸰的非黑即白大相径庭;尤其是背部呈现出橄榄褐色,与灰鹡鸰的灰色背部明显不同。结合黄鹡鸰在中国亚种众多但总特征相同的特点,我判断这只鸟应该是黄鹡鸰。可起初,我竟误以为它是灰鹡鸰,差点错过这美好的相遇。经过网络确认后,我更加确信自己的判断,它就是黄鹡鸰。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p> <p class="ql-block">于是,我更加仔细地观察这只黄鹡鸰。它拥有修长曼妙的身材和略显纤瘦细长的小腿,虽然与身材不太相称,但并不影响它在水陆之间的欢快跳跃和自由飞行。它身上的色彩丰富多变,宛如画家的精心之作。它鸣声虽单一但夹杂着颤音,如同大自然中的美妙交响乐。黄鹡鸰体态优雅轻盈,但生性好斗。尽管如此,它仍能帮助人类消灭一些农作物害虫。</p> <p class="ql-block">据说,在繁殖期,黄鹡鸰的雄鸟纤瘦且色彩艳丽夺目,而雌鸟则显得粗壮且灰暗。我脑海中不禁浮现出这样的画面:在夏日郁郁葱葱的草丛中,黄鹡鸰犹如一缕轻风穿梭其间。它那一身亮丽的黄色羽毛如同阳光的化身,在任何地方都引人注目。其实,雄鸟的艳丽色彩只是为了吸引雌鸟、获得交配权而已。期待下次能亲眼目睹其美丽风采。</p> <p class="ql-block">此次与黄鹡鸰、白鹡鸰以及灰鹡鸰这三位鹡鸰家族成员的邂逅,让我深感欣喜。它们轻盈的身影在水面上空跃动,在杂草间穿梭,用大自然的语言描绘出一幅生动活泼的生态画卷。真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