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小儿推拿-4-八纲辨证.1</p><p class="ql-block">我们来看八纲辨证,八纲辨证都哪八个字呢?阴阳阳、虚实、寒热、表里。从字面意思让我们来看:</p><p class="ql-block">一、阴阳。阴阳是一对,阴阳学说我已经讲完了,所以阴阳学说是万物的纲领,那我们可以对应的阴阳的属性,都可以去对应,阴阳的关系,相互的对立、制约。所以,阴阳也是我们小儿推拿里面是最核心的一点。我之前说过,说小孩儿呢,是因为纯阳,阳偏多阴偏少。而且叫“稚阳未生,稚阴未长”,所以阴阳学说里面,小孩儿特别容易出现阴阳的失衡,那么我们的阴阳辨证就特别的关键。</p><p class="ql-block">二、虚实。虚实可能说虚了不就去补吗?实了我们就去泻。那么在小儿的常见病例,一定要知道虚实,虚了呢我们是以补为主,但是虚中还会有点儿实,也有虚实夹杂的,还有虚实转化的,我怎么才能把握住,它是由实往虚上转了,还是虚慢慢儿已经开始实了?然后往好的趋势的方向,所以虚实也是小孩儿的辨证里面的一个很重要的点。</p><p class="ql-block">三、寒热 。因为阴阳容易失衡啊,小孩儿特别容易发烧,而且辨证学说里也说了,小孩儿热多寒少。对吧,但是现在的医疗,发现小孩儿发现寒的也挺多的,为什么呢?外来的因素,比如说冰激凌吃的、凉的多了,然后赤脚在地板上跑、跑得多了,甚至我们说病了,以后用过凉的过寒的一些寒凉的药,甚至输液等等,伤了孩子的阳气了,都会有寒象,所以寒热也是一个很关键的点。</p><p class="ql-block">四、表里。没有听过什么是表什么是里?越简单字面的意思。什么是表?外在的是表。什么是里?偏里的,偏看不太见,这叫表里。但是你说,哎,那小儿推拿为什么要讲表里呢?因为小孩儿脏腑娇嫩,特别容易有很多的外感病。比如你出去走了一下,哎,风寒侵袭了,那么这时候就是表。什么时候开始入里了?如果你能把握住,把握住它在表的时候,你把它治好了。如果你把握不住,他已经入里了,你还在治表,就全错了。所以这八个字就是我们之所以说八纲辨证很重要的原因。</p><p class="ql-block">我们看一下:八纲辨证是辨证论治的总纲领,什么叫纲领?纲领就是经常我们会说提纲挈领一个目录似的东西。所以说八纲其实是能指导我们小儿的常见病的所有的一个病性,也是一个重中之重。我们来看一下,根据四诊合参所搜集的各种病情资料,将疾病的病位、性质、邪证盛衰、证候等等,概括为表里、寒热、虚实和阴阳。但你说,哎,怎么又有病位、性质和邪盛了?我们刚才是从辨证那个体系里说,八纲辨证呢偏去找病性,但其实表里也有病位的事儿,那么虚实呢,也有性质,邪正的盛衰也是我们说的虚实。性质寒热阴阳,所以我们这个八纲呢,其实它也是跟病位也是有关系的,那么表里寒热虚实阴阳,这八个纲领是一个重要的八纲辨证。</p><p class="ql-block">我们接着一个一个来看,首先看阳阳,之前我们讲过的阴阳学说。阴阳学说里,我们讲了阳是向上的,阴是向下的,阳是明亮的,阴呢,是偏晦暗的。如果说我们人身体的一个阴阳来说的话,阴少了,就是滋润的太少了,可能会干。阳少了可能会凉,因为阳是温的,对吧?那如果阳多了呢,可能会热。如果阴多了呢,就会寒。所以阴阳最好的状态是阴阳平衡。我们经常会说,中医到最后一定是追求的就是一个阴平阳秘,就是一个阴阳平衡。我们讲阴阳辨证,无非就是要给大家讲到阴阳不平衡了,阴阳失衡的四种状态,无非就是阳虚、阴虚、阳盛、阴盛这四种状态。我们来看一眼,首先看阳,阳多了,阳盛就热。那么阴盛呢,阴多了就寒。再来看阳虚,阳本来是温热的,哎,阳虚了呢,是不是就寒了,阳少了温不了。阴虚,阴本来是滋润的,但是阴现在少了,滋润不了,阴虚就热。所以,这四个证型呢,大家先不看这些症状,我们刚才说了,先不看症状,先看我画图,如果说正常的阴阳的话,我们刚才说了是阴平阳秘,是一个最好的状态(阴5阳5),阴阳是平衡的,是对等的,就是最好的阴阳平衡。一旦阴阳失衡的话,无非就是四种状态:</p> <p class="ql-block">我们先看四个柱状图,如果说这样的一个状态(阴5阳7),那阳多了呀,这个证型就叫阳盛。那我们再看阳盛,阳多是不是就热呀,所以“阳盛则热”。那我们再看一种,是这样的话(阴3阳5),阴少了,对吧,阴少了,这个叫阴虚。阴虚来说也是热的,因为他俩之间谁多?阳多,阳多就表现的是热,对吧,这是阳相对多。(阴5阳7)是阳真的是多了,所以这是阳盛和阴虚。同样我们来看这样的两个柱状图,(阴7阳5)如果现在阴多了,然后那么这个证型叫阴盛。阴盛的话,阴是寒凉的。寒凉的多出来了,他的表现就是寒。那我们来看看,还有一种,如果是这样的(阴5阳3)一种证性叫什么呢?阳少了,我们叫阳虚。来看这四个证型阳盛、阴虚、阴盛、阳虚。我们可以把它变成一个模拟的一个这样的柱状图来了解一下这四个,就是证型不同的阴阳的关系。看看横线的上边儿(5+7、3+5)都是阳多,这个(5+7)是阳真的多出来了。这个(3+5)是看起来阳多,但却是阴少了,所以这两个证型都是阳多,都表现成热。而下面这两个证型都是阴相对多,阴多,因为阴多所以表现出来都是寒。那么来看竖线的左边和右边。竖线的左边,5+7=12对吧,5+3=8,那么如果我们把它比作全身是实的话,这儿是不是多了(5+7=12),而(5+3=8)这是不是少了,所以这两个(12)是盛胜,这两(8)是虚。我们这样来说,线条儿的左边儿(12)这两个是实证,竖线的右边儿(8)这两个是虚症。大家如果能把这张图看明白,就应该能理解阳盛阴盛,阳虚和阴虚了。那我们来看看,分析分析,既然阳大于阴,阳多,阳盛应该是热为主的,对吧。所以我们如果说它的症状的话,就这四个字“一派实热”,一派实热是什么意思啊?舌红、面红、口臭、大便干、痰热,身热,是一派的热象。那阴虚也热,阴虚的时候跟它有什么区别呢?阴虚的热是不同的时间点儿的热。我之前给大家说过,阴阳是分着的,白天为阳,晚上为阴,但是白天的上午为阳中之阳,因为白天的上午阳在往上升,而白天的下午呢,阳要往下潜了,但阳自己是不会往下走的,是要靠阴往上推,阳往下潜。所以我们说阴虚了,白天的下午,那个典型的阳气下不来,被阴潜不下来,所以他有一个典型的症状,如果是阴虚的话,有个典型的症状叫“午后潮热、午后顴红”,这午后呢,孩子两颧特别红。午后烦热,或者晚上,因为午后属于白天里面儿的阳中之阴,而晚上呢属于阴,所以他有两个时间点,午后潮热和晚上睡不着,晚上烦躁和热。五心(心、手心和脚心),手足心热——“五心烦热”,再加上热象。热象是怎么说呢,这个热象跟这儿的一派实热是不一样的。这个实热是特别热,用它多,而这个(虚)热呢,其实就是我们说的有些热象,没有消干净而已。这两个证型我们看完了之后,我们看怎么治,如果是一派实热的话,我们是把这个清掉,哎,平衡就行了,所以他的治则俩字儿“清热”。刚才那阴虚呢?阴虚很简单,把这补上来叫“滋阴”,你说这样就对了嘛?其实是不太对的。虽然阳盛是清热为主,那我问一下,阴虚其实除了滋阴也得清热,因为它也有热象,而且这个阴虚了,就是这个热给伤的,所以你必须得接着清热,然后才能保证我们的阳不再伤阴,这个阴不再少。那这样的话,你这儿又清,你这儿还补不上来,不俩都虚了吗?对呀,他就是个虚症,所以后期我们可以补脾,慢慢地把他俩都给补起来,补平衡了。我们最终的目的是调节成阴阳平衡状态。阴阳一旦失衡的过程中,我们其实就是抑强扶弱,谁强了往下清清,谁弱了扶一扶,但是在抑强扶弱的过程中的找原因。阴虚的原因其实就是阳盛伤了阴,因为阳多的时候,阴想去抵抗这个阳,就想把这个阳给消掉,这两个相互制约、相互对立吗,它一对立,阴拿自己去抵消了阳,就比如说5和7的时候,他拿自己俩抵消了他这俩,就变成了3和5。这是一个比喻和这个柱状图模拟。当然在临床过程中还是需要一点儿时间是变化的,所以大家现在先理解这个意思。如果我们只滋阴不清热的话,有可能还会接着伤我们的阴,这样能理解吧。所以我们一般阴虚的治则叫滋阴清热,不仅仅滋阴,还要清热。阴盛,这个简单呀,阴盛,我们就把它切掉就行了,对不对?那么阴盛的时候就是一派寒象啊,一派寒象,因为阴多出来了一派寒象,那一派寒象都有什么呢,可能面白、舌白,手脚冰凉、拉肚子、小便比较多而频或者清长、大便有点儿稀或者不成形,或者稀塘或者腹泻,这些都有可能是一派寒象的表现,那一派寒象,你要把这个寒给去掉,就可以了。那阳多是清热,那寒该怎么做呢,也是两个字“祛寒”,也可以是一个字,就是“温”。温,把这个寒去掉就祛寒。阳虚,阳虚来看一眼啊。阳虚这么说,有可能这个阴伤了阳,也可能阳虚是他本来的体质越来越差,气虚也能导致阳虚,所以阳虚这个证型,其实一个字“久”。因为时间还长,阳虚这个久到底是有多久呢?就是要根据每个孩子的体质来说。我们先聊一聊阳虚的原因啊,首先这个“久”气虚久了也能变成阳虚,寒久了也能变成阳虚。再看看一个字“湿”,湿久了也能变成阳虚,所以你会发现有些孩子脾湿,舌苔特别的白腻,脾湿久了,那个脾肾阳虚好像有些遗尿、舌苔白、不怎么爱吃饭、手脚冰凉、有时候肚子也是凉凉的,阳虚之象,因为有寒,对吧。那么这个阳虚的表现呢,其实就虚加上寒,就不仅仅有刚才说的一派寒象,还有虚象。那么虚呢,你可以说气虚加寒就可以了,气虚乏力、懒言、动则出汗等这样的一个症状,那么阳虚怎么治呢?刚才看到原因了啊,阳虚的原因是久病,气虚日久、寒日久或者是湿日久,那么阳虚应该咋治呢?要祛寒了。我们这儿祛寒就是温的意思。温,除了温还得补,因为虚得补。补什么呢?如果气虚久了,重点补气;寒久了重点补肾,因为肾阳;那么湿久了呢,补肾补脾,其实这三个都得补。只不过每一个的侧重点不太一样而已。</p><p class="ql-block">我们的八纲辨证一页呢,阴阳的这四个症状图,其实就是我们八纲辨证的一个核心。虽然说八纲里面有八个字,阴阳表里虚实寒热,但是阴阳这张图如果你明白了,其实是把寒热,你看左边有热有寒也明白了,上面儿有实有虚,其实这里面的图里面已经涵盖了六个字,有阴阳,有虚实,寒热。所以这是我们的一个核心。那我们来看看前面的症状,看看我们的阳盛的症状,阴虚的症状,还有阴盛的症状和阳虚的症状。首先看阳盛:“阳盛则热”,表现出来四个字:一派实热,一派实热不怎么知道的话来看这儿“热、动、燥、红、黄、臭”表现出来发烧啊,身体上身热;动:就烦躁不安了,一直在动;红:面红、唇红、目红、舌红,甚至肛门红等等,黄:痰黄、涕黄、苔黄、尿黄等;臭:口臭、大便臭。这是阳盛的一派实热之象的症状。所以刚才那个图懂了,你把这些症状理解一下就行了。所以怎么治?刚才讲了那个图,叫清热。咱那个图是这么画的,咱那个症状里面可以这么讲。阴盛:刚才讲了一派寒象,吃了凉东西、穿少了、受凉了都能表现出来的是寒象。怕冷、手脚冰凉,或者是有一些风寒的表寒的一些症状,或者拉肚子、腹泻,这是我们说的寒。“寒”是用祛寒。阳虚,阳虚也寒。阳虚的寒的表现出来是气虚加寒等。首先看寒:怕冷、手足发冷、不渴、喜热饮、面色晄白、小便色白等等,这都是寒象。气虚:神疲乏力、气短懒言、易出汗,气虚象,所以我们会说阳虚的症状里面,可以归纳为气虚加寒。阴虚:阴虚则热,为大家总结的,我说午后晚上还有五心烦热加上热象,再看对不对啊?首先是虚热,午后比较明显,午后颧红,午后潮红,晚上盗汗,还有五心烦热(五心:手足心,还有心)心烦再加上有热象,小便黄、大便干、舌红,舌或者有裂纹。刚才的这张图,自己笔记总结一下,画一画。理解了,再把这两个的症状就是这两页四个症状呢,了解一下,这就是我们的阴阳辨证。阴阳辨证呢,也是我们的八纲辨证里面最主要的就是阴阳辨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