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霞山印象

一品布衣

<p class="ql-block">2024.12.06日,接受摄影的朋友邀请来到南京栖霞山看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与最美的秋天约会。有人说:翻过11月的最后一张日历,南京就美成了金陵。</p> <p class="ql-block">金陵红叶 一帘幽梦。栖霞山,坐落于南京城东北约20多公里处,这座承载着厚重历史文化与自然风光的名山,犹如一本书,在岁月的长河中静静舒展,每一页都写满了故事,每一处蕴含着深邃的文化内涵。</p><p class="ql-block">秉承着在动中体验,静中思考的方法,我们信步前行。</p> <p class="ql-block">说到栖霞寺这个名字,有这样一种说法,此山原本叫摄山,一点诗意都没有,直到南北朝时期,来了个文艺范儿十足的隐士,给自己起了个栖霞的雅号,自我感觉良好,于是又在山上开了寺庙,叫栖霞寺,这一改不当紧,名字文雅多了,这也许是古代成功的一次地名品牌营销案例。</p> <p class="ql-block">栖霞山的美是离不开这里的建筑的,亭台 楼阁,庙宇还有悠扬的钟声,也许这些东西在这里搭配的刚刚好。</p> <p class="ql-block">古刹钟声悠扬,枫叶似火绚烂。从内心深处感觉这里是自然与人文的完美结合,是历史与现代的交融之地。</p> <p class="ql-block">栖霞寺门前有一月牙形的小池塘,有供游客上香的炉子,炉子旁烟雾缭绕,看上去是那么祥和。这座寺庙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了,唐朝诗人杜牧感慨的写到“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p> <p class="ql-block">栖霞山在历史上还与众多的文人墨客结了不解之缘,自唐代以来,无数文人雅士在此留下了大量的脍炙人口的诗词歌赋。他们或是被栖霞山的美景所陶醉,或是在古寺的钟声中感悟人生,或是于千佛岩前抒发对历史与宗教的思考。这些诗词作品犹如一颗颗明珠镶嵌在栖霞山的文化天空中,极大地丰富了这里的文化内涵。</p> <p class="ql-block">用一阵风吹乱了四季来形容南京的秋末,再合适不过了,</p> <p class="ql-block">说到对栖霞山的宣传,贡献最大的帝王级代言人和形象大使是谁呢?看来乾隆皇帝无疑独占鳌头,他对栖霞山的第一印象是“所欣初遇”可谓是一见钟情。赞其为“第一金陵明秀山”。</p><p class="ql-block">过去古人喜欢游山玩水,玩得嗨了就要露一手写上两句。中国的锦绣河山基本上都有代言人的。杜甫不就写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泰山出名了,苏轼写了“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众人都去庐山打卡了,苏州最有名的打卡诗要数唐朝张继的“枫桥夜泊”了,“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八大古都之一的洛阳也是古人扎堆前往的地方,刘禹锡的“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就描写了洛阳城的牡丹盛景。还有李白的“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都让扬州充满了魅力。名人效益就是不一样。要说古代的旅游大咖,怎样也绕不过擅长跨界的苏东坡。众人皆知的东坡肉 东坡豆腐等,只要写上东坡二字便是原创。名人写诗就像现在发朋友圈,标个地点,坐等点赞。</p> <p class="ql-block">十里秦淮,一岸是文人雅士的晋升之地,一岸是脂粉飘香的风月场所,才子佳人 乱世这样的环境向来不缺故事。名妓李香君的爱恨情仇随着孔尚任的“桃花扇”而广为流传。</p><p class="ql-block">李香君生于苏州,家道中落之后被秦淮名妓李贞丽收为养女,虽然身处烟花之地,但仍是清白之身,亦有吟诗诵文,作画拨弦的风雅之骨。媚香楼的客人多半是文人雅士和一些忠义之臣,侯方域初见李香君两人便对上眼了,容貌和性情的相合迅速进入热恋,侯方域送一柄上等的镂花象牙骨白绢面宫扇,并系上侯家祖传的琥珀扇坠,这就是桃花扇的前身,她俩的美好时光也格外短暂,不久李香君便被侯父发现了曾经的歌伎身份并赶出家门,李香君忧郁离世,年仅30岁。</p> <p class="ql-block">李香君一生只爱一个人,为这一人辗转,为这一人难眠,她不求惊天动地 但求心意相合,如此忠贞不二的女子,着实难求。后人为纪念她在栖霞山修建了个亭子,名叫桃花扇亭。可谓故事始于桃花扇,传奇终止桃花涧。现在这里已成为游客驻足休息赏桃怀古之地。</p> <p class="ql-block">唐代诗人杜牧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虽未提及栖霞山,却将秋日红叶的绝美意境描绘的淋漓尽致。而栖霞山盛开的红叶在后世也成为这一诗意境界的绝美诠释,吸引着更多的人前来寻觅这份诗意与浪漫。</p> <p class="ql-block">都说春牛首山 秋栖霞,每到深秋时节,栖霞山就宛如一幅画卷徐徐展开,吸引着无数人奔扑这场秋日之约。</p> <p class="ql-block">在栖霞山内隐藏着一处秘境,宛如一面明镜,静静地散发着它的独特光彩,这就是栖霞山的明镜湖。</p> <p class="ql-block">明镜湖也是栖霞山景区的第一景,湖中建有湖心亭,中间有九曲桥与岸相连,虽面积不大却造型精巧。湖水澄碧恰似明镜,湖中六角小亭翘脚飞檐。站在这里,无需言语便能感觉到内心的安宁与惬意。</p> <p class="ql-block">在明镜湖畔可以看到一个方形石块,上面记载有乾隆御题诗“第一金陵明秀山”。乾隆一生喜动厌静,去过很多地方,不知什么原因,只要是到了风景优美之地便文思如泉涌,不是泼墨就是挥毫或题词,“彩虹明镜”四字由乾隆赐名,四字由著名书法家尉天池题写。看来书法家题写字也是量体裁衣 看人下菜的,如果一个布衣百姓随口说出一至理名言,那著名书法家是否会泼墨挥毫呢?</p> <p class="ql-block">栖霞山的秋天才是南京秋天的颜值担当</p> <p class="ql-block">金秋的南京,栖霞山用它的自然和文化美景回馈了我们对旅行的认知。</p> <p class="ql-block">秋天去栖霞山赏秋,是南京人及周边城市市民专属的季节限定。</p> <p class="ql-block">远眺群峰层林尽染,近观红叶热情浓烈,方才读懂了“霜叶红于二月花”的千古绝唱。</p> <p class="ql-block">钟楼 这座古朴的建筑,静静地伫立在明镜湖畔,可以说它见证了这片景致的美丽与宁静。</p> <p class="ql-block">钟楼二字由著名书法家林散之亲笔题写,楼上有一口重达9.6吨的千禧大钟,更是每年新年之际人们聚集敲击,以此祈愿来年的平安与幸福。</p> <p class="ql-block">江南的山水以清秀闻名,而巍峨险峻的山峰相对较少,缺乏那种令人震撼的巍峨之美,然而并不意味江南的山峰缺乏独特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这座栖霞山历史悠久,曾有五王 十四帝登临游览,留下了丰富的遗迹,为他乡游客提供了一个了解历史 感受文化的绝佳地方。</p> <p class="ql-block">秋末冬初的栖霞山,可以说是一幅流动的枫叶画卷,山上山下,片片枫叶如同被夕阳点燃的火焰,将整坐山装点的如诗如画。</p> <p class="ql-block">在这片枫叶林中,各种色彩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秋日风景画。你不但可以漫步于小径之上,感受脚下落叶的柔软与温暖,还可以坐在石阶上,静观远处山峦的层林尽染。</p> <p class="ql-block">乾隆御花园 乾隆皇帝六下江南,五次驻跸栖霞行宫,据说为了接驾,当地官员特意修建行宫“御花园”乾隆在此赏花探幽 吟诗作赋 挥毫泼墨。乾隆一共在栖霞寺住了四十五天,留下一百多首诗。</p> <p class="ql-block">相较往年,今年的枫叶红得更为“矜持”,在秋末初冬的时节,一点一点地沉淀,不急于展现全部的绚烂,12月初江南大部分地区受气温骤降,因素影响,漫山遍野的枫叶变色速度加快,呈现出层林尽染 美不胜收的景象,最佳观赏时段拉开帷幕,天助我也,我们来的正是好时候。</p> <p class="ql-block">栖霞山的深秋是一幅变化莫测的画卷,每一刻都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和气氛。</p> <p class="ql-block">栖霞山的美,只有身临其境才能真正感受到。</p> <p class="ql-block">一座山能让皇帝来多次,必有其独到之处。古人所说的“八百里加急”出趟远门是很不容易的,有时往往需要提前几个月准备。就是现在出门旅游还需要提前做好攻略,但是来到栖霞山无需做任何攻略,只需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即可,这里是处处风景,入眼便是画。</p> <p class="ql-block">秋叶这么美,谁还去看花呀。</p> <p class="ql-block">深秋时节的栖霞山是熙熙攘攘的烟火人间。</p> <p class="ql-block">在栖霞山,想拍照一张景美人少的风景照片是不容易的,在此有望穿秋水的等待,但也有意想不到的惊喜。有时一片落叶,一个转身便是最美的秋天。</p> <p class="ql-block">我很享受旅游回来后再学习的过程,虽显笨拙,但能触景生情的感受历史文化,回来后因杂事繁多一直没有动笔聊上几句,内心总感觉少点什么,于是忙里偷闲写上三言两语,虽词不达意却是真心感受,也算是给栖霞山旅游做个交代吧。</p>

栖霞山

明镜

李香君

枫叶

层林尽染

栖霞寺

乾隆

桃花扇

红叶

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