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孩子的爷爷走了,永远地走了。他于2024年12月31日18:20分驾鹤西去,与世长辞,享年八十岁。</p><p class="ql-block">他是2024年12月22日下午四点左右,在西山邻居家屋檐下玩牌,突发脑溢血晕倒,即刻陷入了重度昏迷。除心脏跳动,不曾再睁眼看一眼世界。倒下前,没有病兆,也没有预兆。他像是台风来临时,被龙卷风卷走的。又如雷雨交加之时,被雷电击中拦腰斩断的大树一样,轰然倒下。又像是被即将到来的2025年新年钟声催促着,同2024年一同被赶走。</p><p class="ql-block">生命弥留之际,他仿佛没有任何留恋,没有留下任何话语,断然决然地如一头倒下沉睡的狮子,没有了往日的风采,亦不再有往日重复的唠叨。子女们多么希望能再听一声老父亲的唠嗑,哪怕是仅有的一句。可他该说的,似乎生前早已道尽。</p><p class="ql-block">他病发当天,不论子女如何恳求医生手术抢救和救治,终究未能挽救他。不论爱人如何哭得撕心裂肺和肝肠寸断,终未能唤醒他。仅靠着药物让他苟息残喘地苦撑到所有亲属一一返家,他等待着家人们晚餐后餐具清洁完毕时,貌似掐算着倒计时辰的秒表,咽下了最后一口气。那一刻,家人们的世界如天崩地裂,地动山摇,空气凝固。山河悲鸣,天地同泣!</p><p class="ql-block">12月31日是2024年的年终,是农历十二月初一,可谓有始有终。他选择这一天悄然辞逝,像是有意隐藏并淹没在这片喧嚣闹腾的跨年夜里。他曾是一个喜欢热闹的人,在2024年最后一天为生命划上一个犹如他生前功德一样圆满的句号。也正是那一刻,我第一次感受到时光为一个老人生命结束时,划上那铿锵而有力的符号。</p><p class="ql-block">按赣东北当地习俗,村里只要有人离世,便会第一时间在家门口燃放一小串小号鞭炮,以昭告天地。这一串专用鞭炮,正是致村里家喻户晓的丧事信号,是骇人听闻却极具惊天动地的通报。</p><p class="ql-block">当晚十点后,不远处的街道陆续传来阵阵烟花声,这是辞旧迎新的烟花声。在他人眼里是欢庆,可在方老爷家人心中,更像是孩子爷爷辞世之际全村的轰动。那不消停的跨年炮竹声,淹没了子女们嚎啕大哭声,却无法掩盖他们内心悲恸之情。他们深知纵有无尽地悲伤与呐喊,当下也唤不回离去生命的复苏……</p><p class="ql-block">方老爷膝下三男一女,他四岁丧父,从未体验过父爱,当自己身为人父时,努力用自己的方式去爱孩子。从小独立早当家的他,是一位勤俭节约的严父,省吃俭用地供四个子女上学。如今,他突然离世,日常再有主见的子女,在老父亲临终这一刻,亦变得心慌意乱,束手无策,嚎啕痛哭。兄妹四人曾一直在老父亲的庇护下,享受着乡里邻间的友好与尊重。从今往后,方老爷子生前的这份影响力、光环和威严,将渐渐褪去。此刻子女们如同站在接力跑道上,接过老父亲的生命棒,延续他生前的高风亮节,自力更生重振家威,再创家族辉煌。</p><p class="ql-block">方老爷是一名老党员,西山村的老干部,曾在村里服务了将近五十年的老会计,一直是位德高望重,受人尊敬的长者。工作上向来勤勤恳恳,忠于职守,乐于助人,很多人曾受过他的帮助。自他病倒一周以来,村民闻讯陆续前来家中探望和慰问。他离世后的一小时左右,消息传遍村庄,村民蜂拥前来悼念。屋内挤满了纯朴的邻居,依次在方老爷亡灵前,上一柱香,以驱除逝者前往天堂的困难与疾苦。邻居们这份质朴与关怀,如雪中送炭般地温暖着方老爷家属。</p><p class="ql-block">有经验的村民,送来临终关怀,并给家属提供细节指引与帮助;更有热心的村民,主动向家属提出领工派活;有被爷爷生前关照过的人,默默含泪悼念,劝慰悲伤中的奶奶;有老太太握着孩子奶奶的双手,不停地哆嗦着安慰的话语;有深知丧俗之人,默默留下陪家属一起守夜,壮胆助威……这是在乡村群居的人们,相互传递出一份朴实而有温度的关爱,是人间平凡的爱与温暖。这一刻,我在朦胧的泪光中,感受到方老爷子生前的光环,仍在熠熠生辉。</p><p class="ql-block">积善成德,一个人在年幼时期,受惠于周围人的关爱,皆因父母的品格与能力。长大后身边人对我们的好,不仅源于自身品质,更离不开家庭的教养。人生莫忘父母恩。</p><p class="ql-block">那个曾经不可一世的硬汉,如流星般地快速殒落,灵魂出窍只剩下一副躯壳安祥而平静地躺在那里。但他逝去的生命,给身边众生敲响了警钟,诠释着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个先来,所以要学会放下,珍惜当下。那些不曾有过往来的人,且与他生前有过争执的,这一天也默默前来悼念。而他不再因对方的虔诚或放下,而有任何回应,他无视一切安静地躺在床板上。此刻属于他的,仅有几层白布。眼下的他,真正进入视金钱如粪土,藐视众生的境界!诠释着任何名利的追逐到头来全都是浮云,生不带来死不带走。生前再辉煌的人生,再繁华的世界,皆与他无关。</p><p class="ql-block">屋内他生前用过的物品,不论物值多少,现如今金窝银窝对他已不再有诱惑,没有任何意义。他所用的鞋服用品等,第二天被全部清理,装满几车尾,被集中运到山前叉路口焚烧,权当被他一同带走。一个离逝的生命,不论生前是否争强好斗,到最后留在人间仅剩下一些印记,几串如手机号、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符号,终将被尘封在一个山头静默。</p><p class="ql-block">在当地流传一句:亡者为大。死与生,皆被重视。</p><p class="ql-block">一个生命从出生到死,所关联的人群可能至始至终,都是这一群人。所不同的是,出生是起点,是群欢,是一群人一起迎接新生命,当听到婴儿第一声啼叫声后,一起喝彩一起欢笑。而出生,只有婴儿母亲独自承受分娩时的分离之疼痛。当拉开分娩帷幕时,属于新生儿的人生舞台,正待精彩开启。而死亡,是剧终,是群悲,是逝者在一群亲人的哀嚎声中离辞,亲人同样感受着这份骨肉分离的疼痛,血脉相连的一家族人员,身陷在逝者离世时的这份分离之痛。当家属合力支起帷幕替逝者进行最后一次洁身更衣时,属于逝者的舞台剧在帷幕拉上这一刻黯然闭幕。同是分离,却是不一样的情感分离。同样有亲人流着泪花,却饱含着不同的深情。同样有帷幕,却是阴阳两隔。看似一个渺小而不经意的生命辞世,却关乎着逝者身后一个家族的悲欢离合。</p><p class="ql-block">这位方家昔日的王者,在沉寂中殒落,如流星一般逝去。</p><p class="ql-block">他选择了撞头七离开,即在中国传统的丧葬文化中,逝者有七七丧俗说法,死后要过七关,才能进入轮回,最终转世投胎。有头七、三七、五七说法,七天为一关,第一个七为头七,而农历初一亡故日至第七天,恰逢初七日,即为撞头七。据说这一日辞世的老人,堪称无私,为家人扛下所有不利与疾苦,彻底带走了个人时代所有恩怨与磨难,为家人留下无尽的荣华富贵与福份。予他个人而言,则会面临鬼门关的种种险恶与挑战。</p><p class="ql-block">方老爷是一位慈祥的老人,对子女虽严厉,却宠爱着孙子孙女,对媳妇和子孙从未有过半句重言,总是笑脸以对,温柔有加。子孙们很少与他在一起生活,情感交集极为有限,但在爷爷辞世时,感同深受着这份惊天动地的悲恸,心灵即刻被唤醒,默默做着力所能及的事。目睹爷爷弥留之际,屋内这份撕心裂肺的哀嚎声,那是心与心的呼唤,那是血脉断线骨肉分离的咆哮。子孙们在久久跪拜中,心灵一次次被震撼,第一次感受到生命的神圣与宝贵。也正是一个生命终结的那一刻,无声胜有声,让亲历者对生命有了更深的感悟与认知。痛定思痛,亲人的离逝,必将摇醒和撞击着更多生命体的觉醒。</p><p class="ql-block">当天夜里,新生一代晚辈以铭铭为首,带着兄妹们一起围坐在屋内,为爷爷守灵,奶奶也静坐其中。铭铭抛出话题,让弟妹们回忆一下,曾与爷爷在一起时记忆最深的有哪些事聊聊?在爷爷亡灵前,每个人神色凝重地轮着聊,似乎是在爷爷的见证下阐述往日背着爷爷犯下的错事,又像是在同爷爷倾述个人心中的理想。这将是最后一次有爷爷在场的时刻,如此氛围让人心酸,又令人倍受鼓舞。奶奶听后,表情瞬间变得生动而有活力,她突然意味深长地给孩子们提出叮嘱和寄语。这是奶奶第一次如此郑重而庄严,在如此特殊场景中,似乎是代孩子爷爷传达那未曾来得及留下的话语。声声嘱托如春风化雨,化悲痛为力量。这原本严肃而令人窒息的空间里,瞬间被点燃了生机。后生可畏,有后代传承才有家族希望。</p><p class="ql-block">方家一代王者卸任,小王子即刻被迫自立成长。从此,奶奶成了孤家寡人,他的王子们成了没有父王的娃。往事历历在目,儿女感叹昔日少陪伴,悔当初忤逆过父亲,对他缺少必要的耐心和关爱。子欲养,父已不在!在尝尽这份生死离别的切肤之痛后,个个似乎在伤痛中被催长了似的,开始分工,张罗着处理父王的后事。联系一条龙炊班、设灵堂、找将军、联系乐队、物资采购等事务安排。不得不说,办这类事还得家族大,子女多,也是养儿育女的真正意义,守夜是最熬人的。人多力量大,不得不为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再次开放而叫好。</p><p class="ql-block">一月二日晚上,方家请来道士在灵堂通宵做法事,为方老爷超度亡灵,所有近亲家属在灵堂旁,静坐陪同。被我搂抱在怀里坐着的六岁小外甥墨涵,一边观看,一边转过头在我耳边低声问起:“二舅妈,我们的大外公死后去到哪里了?”</p><p class="ql-block">我扭头看着小外甥天真烂漫的脸蛋,他正用满怀期待的双眼凝视着我,静候我的回答。我神情如他一样认真地答道:“谢谢涵涵对大外公的关心,我们的大外公啊,此刻已去到了天上,变成了一颗星星。从此,天上又多了一颗星星。”</p><p class="ql-block">小墨涵听后,又侧过脑袋瞪大着双眼,立即抢着说:“哦!舅妈,我知道了,难怪天上有那么多星星,原来是死了很多人!”</p><p class="ql-block">我忍不住给小外甥竖起一个大拇指,这是方老爷离世后,孩童们感受到的启发,可谓生生不息!</p><p class="ql-block">墨涵又问:“舅妈,你说大外公还有生命吗?”</p><p class="ql-block">“有,肯定会有。他马上会以不同方式存在另一个世界里,只不过我们看不见他那个时空。他还要继续工作,继续生活,并保佑我们。他会一直活在我们心中!”我回答道。</p><p class="ql-block">我回头看,坐楼梯口角落的孩子奶奶,她仍在抽噎着,谁劝都不去休息,默默地为方老爷子守护亡灵。自从方老爷病倒后,她终日以泪洗脸,眼窝塌陷得如久未愈合过的伤口,模糊不清。不曾分开过的老来伴,此刻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上。对望或对骂,已不再有回应。</p><p class="ql-block">悲伤的号角在院子里一阵阵响起,不时传来敲锣打鼓的乐队声。奶奶的悲痛,无人可分担,她的忧伤与痛惜,无人可化解。趁着村里几个同样先后失去过老伴的婶婶在场,我恳请她们轮番劝慰家婆。</p><p class="ql-block">她们一边指引交待我,操办后事时要注意的细节,我如捡漏王一样,要速记着不同人在我耳边给予的叮嘱,生怕错记了什么。她们一边相互倾述着,吐槽各自老头子在世时的点滴,天天拌嘴。但吵归吵,终究是彼此心灵上的依靠,如今走掉一个,吵架都没有了对手……听到她们这番唉叹,我插嘴附和了一句:“是哦,眼下你们都是剩者,你们是过来人,感同深受过的你们劝慰奶奶,是最有疗效的。到头来,你们剩下来的人,个个吵成了赢家。剩者为王,剩者乃赢家……”众婶听我如此说,纷纷含泪而笑。马上我又看到孩子奶奶用感激般的眼神,凝望着我,嘴角忍不住微微上扬。</p> <p class="ql-block">一月三日,风和日丽。上午八点左右亲友如约而至,参加方老爷出殡饯行仪式。我跟在奏乐队身后,被淹没在浩浩荡荡的送行队伍中,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人声鼎沸。耳畔里仿佛传来《自由飞翔》熟悉的歌词:“白云悠悠,蓝天依旧,泪水在漂泊。在那一片苍茫中,一个人生活,看见远方天国那璀璨的烟火……”在这人潮人海中,每个人迈着缓慢地步伐,我们送方老爷走完这人生最后一程。入土盖封时,随着地理大师的一声吆喝,他的人生彻底闭幕,他将在天国另一片天地自由飞翔。</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接下来的稍闲之余,我便坐到孩子奶奶身旁,找她闲聊。期待能给她疗伤,给她一些慰藉。当我对她说老爷子辞世的当晚,我在打盹时便梦到了他。梦里听他所言,如此匆忙离去,只为赶去一个富裕家庭出生。他说自己此生,从小丧父,白手起家所经历的磨难实在是太多,希望来生会更好……春风吹又生,梦醒的我知晓一个生命逝去,必将有另一个新生命诞生。</p><p class="ql-block">奶奶是当下家中最需要宽慰和照顾的人,她的健康也一直是我们最牵挂与担心的。我需要想办法哄她,用尽浑身解数,找出一串串理由:</p><p class="ql-block">理由一:老爷子选择这个时候离去,是使命,他是得到了老祖宗的召唤,不得不离去。</p><p class="ql-block">理由二:他是为了早日得道,护佑咱方家,他向来疼爱的几个孙子,如大外甥正待成家,大孙子面临考证考研,一个小孙子面临半个月后的高一分班考试,另一个六月份即将高考。所以,老爷子奉旨赶去天堂,急待得道后护佑子孙。古有后代有为,乃祖坟冒青烟的说法。</p><p class="ql-block">理由三:病倒后处于深度昏迷无感的他,能如此安然离去,实际是一种福份,更是一种解脱。</p><p class="ql-block">理由四:我们第一时间,已尽了最大努力救治他,但无回天之力。神仙也拯救不了。</p><p class="ql-block">理由五:请您别再哭泣!您若哭,我们也跟着哭,大家一起哭,谁来做事?眼泪是人体精髓。流多了,伤身。如果哭泣,能把他哭醒,村里谁都愿意来帮衬着一起哭。</p><p class="ql-block">理由六:他突然如此着急离去,其实是为了给您添寿,知道您身体一直欠安,但他乃想您多活几年陪着子孙,代他见证子孙们的成才。接下来,您务必照顾好自己,才不枉老爷子急匆匆地赶路。从此,您是这个家的主心骨,有娘在,这个家才是我们心向的方向,终究还得您支撑着这个大家庭,也唯有您能把大家凝聚在一起……</p><p class="ql-block">当我收起悲伤,如珍细数地给孩子奶奶聊以慰藉时,我想象着自己如一个挑夫,快速挑起这上有老下有小的担子,提醒自己要沉着冷静,学会坚强。孩子奶奶将是方家所有人的牵挂,她虽已满身疲惫,但如能强撑着一直坐在家中,将是我们返航的坐标。她一次次努力抬头,脸庞寻音目视我,嘴角不停地微微颤抖着上扬,貌似得到莫大的宽慰。而我脑海里,不时浮现出老爷子昔日满意的笑容。</p><p class="ql-block">逝者已逝,生者当自强!我们必须化悲痛为力量,砥砺前行。</p><p class="ql-block">愿方家老爷子安息!</p><p class="ql-block">音容虽逝,但风范长存。</p><p class="ql-block"> ——月亮写于2025年1月6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