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为良相,便为良医”~自学中医心得

杨世君

<p class="ql-block">今听“何为中医”一节中讲到:“不为良相,便为良医”,感慨良多。</p> <p class="ql-block">不是说做不了当朝的官员,就要做一名医生。</p><p class="ql-block">而是说,仕者,要么做官,要么做医生。</p><p class="ql-block">可见,在文人志士观念中,医生的社会地位是很高的。</p> <p class="ql-block">另一方面是,做官(仕途)或行医(民间玲医郎中)是中国历史上的两大成就途径,官和医同为社会中上流仕人。</p> <p class="ql-block">中国唐宋以前,因为医术和巫师往往一体难以区分,随着唐宋的科学技术发展,医药与巫术(巫师)逐渐分道扬镳,中医药理说越来越发展,巫医逐渐走向衰落,医药理论和临床表现越来越好,取得了由官方到民间的日渐认可,</p> <p class="ql-block">尤其是皇宫实行的“御医”制度和大力推行医药文化,使中医药的功效性日益受到重视,医药文化和医生的社会地位及其功能作用,得到社会广泛认可和推崇。</p> <p class="ql-block">宋代发明制作了“针灸铜人”,到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对中医几千年的历史文化,作出科学性总结和大力推行,更使中医药和中医人的作用受到高度重视,在社会上层形成了“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风尚与共识,使中医药和医生走在历史舞台的前台,成为受到社会普遍重视的仕途职业。</p> <p class="ql-block">中医药是实践性很强的医术,医生都是师徒传承,靠自己自学和悟性实践积累经验而成为医生,没有医学教育体系,医生均来自于民间(玲医,郎中)。</p> <p class="ql-block">宋明清代以来,凡是应试考试而取得了一定学识职位的人士,要么做官,要么从医,在民间稍有些文化的知识人,同时也是一名民间医生,医生医药与文化知识是一体的。</p> <p class="ql-block">历史上的文化名人和文职官员,很多人又是医药知识渊博的中医药师,像以苏东坡为代表的一大批文人志士名家等,形成了中国具有突出特色的中医药文化体系。</p> <p class="ql-block">近年来,随着党和政府对弘扬发展中医药越来越重视,出台一系列支持中医药发展传承创新的政策,中医药的振兴发展进入了历史上的最好时期。</p> <p class="ql-block">中医药将会得到广泛重视和大力支持,广大中医药界和中医爱好者无不欢欣鼓舞,自学中医和爱好中医药的人士越来越多,离退休干部转向自学研修中医药的十分普遍,历史似乎又回归了“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价值观时代。</p> <p class="ql-block">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振兴中医药应该是一个美梦,愿美梦成真。</p> <p class="ql-block">文稿创作:杨世君</p><p class="ql-block">图片来源:网络下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