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国博,感受历史--燕山路小学三一中队张乐浭研学之旅

筱池炊烟

<p class="ql-block">  今年寒假,我去北京参观了中国国家博物馆,它是世界上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博物馆,地上五层,地下两层共48个展厅,143万件藏品。</p> <p class="ql-block">  中国古代基本陈列馆展厅古朴庄重。</p> 镇馆之宝 <p class="ql-block">红山玉龙被喻为“中华第一龙”这条玉龙墨绿色,有4种动物的特征:鹿眼、蛇身、猪鼻、马鬃。高26厘米,完整无缺,体蜷曲,呈C字形。吻部前伸,略向上弯曲,嘴紧闭,有对称的双鼻孔,双眼突起呈棱形,有鬣。尾部内卷,整体形态飘逸舒展,有一种昂扬向上的腾飞之感。龙的头尾形体酷似甲骨文中的“龙”字。它既体现了先人对龙图腾的崇拜,也是我们被称为“龙的传人”的有力佐证。</p> <p class="ql-block">人面鱼纹彩陶盆。仰韶文化(约公元前5000年~前3000年)1955年陕西西安丰城出土,彩陶盆内壁以黑彩绘出两组对称的人面和鱼纹,人而头顶有鱼鳍形装饰,嘴巴两题和双耳都位都有两条相对的小鱼分置左右,构成形象奇特的人鱼合体。 多作为儿童处棺的棺盖,可能是一种特制的葬具。历经数千年,图案依然清晰可见,十分令人赞叹;人面、游鱼共存,其寓意又令人心生疑云。</p> <p class="ql-block">后母戊鼎‌:又称司母戊鼎,是商代后期的青铜方鼎,重达832.84千克,是目前已知中国古代最重的青铜器。它以其雄伟的形制和精巧的工艺被誉为“青铜之王”和“镇国之宝”。</p> <p class="ql-block">四羊方尊‌:这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商代青铜礼器,用于盛酒祭祀。其高58.3厘米,重34.5千克,展现了商代晚期的高超铸造技术。做工精美、纹路自然流畅,引得大家驻足观看。</p> <p class="ql-block">陶鹰鼎:距今已有6000-7000年历史,新石器时代后期仰韶文化的陶器,采用伫足站立的雄鹰造型。鹰的前胸为鼎腹,饱满粗壮,器口开在鹰的背部。鹰体健硕,双腿粗壮,两翼贴于身体两侧,尾部下垂至地,与两只鹰腿构成三个稳定的支点。鹰的双目圆睁,周身光洁未加纹饰,喙部呈有力的勾状。鹰的双足和尾部为鼎足稳定地撑柱于地,后收的双翅围过鼎的中后部,形成一种前扑的动势,配上鹰头部的大眼、利喙,使这只鹰显得威风凛凛,桀骜雄猛的气势。将鼎形器物特征与鹰的动物美感巧妙地融为一体,是远古时期不可多得的雕塑艺术珍品。它整体浑圆厚重,又不失俏皮之感,很讨人喜欢。</p> <p class="ql-block">西周虢季子白盘。刚看到它,我以为它是一个大浴缸,还慨叹古代帝王太会享乐了。后来听了讲解我才知道它是商周时期盛水器,是一件用以记功、记事,流传给子孙后代的祭祀礼器。盘内底部有铭文111字,讲述虢国的子白奉命出战,荣立战功,周王为其设宴庆功,并赐弓马之物,虢季子白因而作盘以为纪念。</p> 青铜器 陶器 石雕与石器 玉器 其他 近、现代工艺品 复兴之路 <p class="ql-block">开国大典上毛主席亲自按动电钮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红旗</p> <p class="ql-block">开国大典悬挂于天安门城楼两侧的大红宫灯</p> <p class="ql-block">退休工人用红黄两色中国结拼成的党旗,献礼建党一百周年。</p> <p class="ql-block">被带上太空并有宇航员签名的国旗</p> <p class="ql-block">国博很大,这浩如烟海的文物逛一天根本无法一一领略其风采。此次国博研学行一日,穿越千年,走近其中一个个文物,仿佛揭开一层层历史的神秘面纱,让人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不同时期文化的交织、碰撞,更让我们对祖国经久不衰的文化魅力赞叹不已并为之自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