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一一刘海粟与两代上海美专绘画作品展</b></p> <p class="ql-block">在申城这个美好的季节,我们相约在此,一起回眸曾经辉煌一时的“上海美专”的初生地——虹口。距今112年前的民国元年(1912年)差不多也是在这个季节,16岁的刘季芳在“上海图画美术院”《办学宣言》上第一次签上了脱胎于宋代大文豪苏东坡《赤壁赋》中“寄蜉游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千古名句的新名字——刘海粟。从此,“刘海粟”这个名字便与“上海图画美术院”一起,载入了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光辉史册。</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一楼展厅</b></p> <p class="ql-block">20世纪伊始,“西风东渐”,中国近代艺术由此启蒙。</p> <p class="ql-block">“虹口”,因为一条“虹港”从背面汇入黄浦江而得名。19、20世纪之交,虹口的经济迅猛发展。经济繁荣又为文化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和平台,一大批文学青年从内地和海外聚集于此。同时,也吸引了一众“艺术先锋”的目光,刘季芳、乌始光、汪亚尘等一群新艺术运动的“弄潮儿” ,在苏州河畔的乍浦路8号创办了中国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美术专门学校——“上海图画美术院”。上海现代美术教育的航船从“虹口港”起航。</p> <p class="ql-block">百余年来,开风气之先的“上海图画美术院”及至改名后的“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简称“上海美专”),被誉为“新兴艺术策源地”。 刘海粟及其“上海美专”,首创男女同校,采用人体模特儿和旅行写生。刘海粟十分注意吸收外来艺术的精华,早在1919就赴东京参加“日本国第一次美术展览会”,并考察了日本的美术教育事业;又先后两次游历欧州,遍访法国、意大利、德国、比利时、瑞士诸国,举办个人画展、宣传中国绘画、考察西方艺术、探讨艺术教育,并将学习考察所得“为我所用”,与张聿光、徐咏青、丁悚、陈抱一、汪亚尘等艺术大家一起,在艺术的深海中劈波斩浪。</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二楼展厅</b></p> <p class="ql-block">“上海美专”在“闳约深美”为校训,体现了广阔、慎重、钻研和完美的追求,成为20 世纪上半叶艺术家的“摇篮”。纵览“上海美专”的办学历史,潘玉良、倪贻德、王式廊、董希文、阳太阳、朱屹瞻、陈盛铎、赵延年、程十发等为数众多的优秀艺术家盖出于此,其影响力辐射神州。</p> <p class="ql-block">然而,在内忧外患、战乱不休的旧中国,私人办校举步维艰。至1949年5月上海解放前夕,就只剩下“上海美专”和“苏州美专沪校”两所美术专门学校,在偌大的上海茕茕孑立。</p> <p class="ql-block">世事沧桑。1952年,在全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中,“上海美专”和“苏州美专”受命于“山东大学”艺术系合并,迁往江苏无锡成立“华东艺术专科学校”,上海的高等美术教育一度沉寂深海。</p> <p class="ql-block">作为中国经济文化中心的国际大都市上海,长期以来一直是各路文化精英云集之处和中外文化交流的窗口,高等美术教育的缺失不能不说是一个重大缺憾。1960年,上海市重建一所新的高等美术学校——“上海美术学院”(后定名为“上海市美术专科学校”,又称“上海美专”),成为一所国内罕见的、培养五年制本科生的“专科学校”。</p> <p class="ql-block">“上海美专”云集了上海美术界的精兵强将,其中有油画家颜文梁、吴大羽、周碧初、涂克、俞云阶,国画家江寒、唐云、应野平、、郑慕康、俞子才、谢之光、程十发、陈家泠,雕塑家张充仁、李枫,工艺美术家丁浩、张雪父,以及孟光、哈定、李咏森、、何志强等基础课程教师,并培养出了以陈逸飞为代表的一大批享名誉上海乃至中国美术界的优秀学子。</p> <p class="ql-block">虽然第一代“上海美专”已我迁离上海多年并改名为“南京艺术学院”,与“新上海美专”没有任何行政上的关联,但是“新上海美专”无论是其专业教师的教育背景,还是“海派艺术”的教育理念,却与第一代“上海美专”有关千丝万缕的联系。从这个意义上说“新上海美专”就是第一代“上海美专”的继承和发展。</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二楼展厅实物展柜(1)</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二楼展厅实物展柜(2)</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三楼展厅</b></p> <p class="ql-block">凤凰涅槃,在经历了风雨沧桑的25年后,“新上海美专”终于迎来了自己的新生。1983年底,“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在“新上海美专”(“上海市美术学校”)的基础上宣告成立。</p> <p class="ql-block">作为“新上海美专”延伸至今的“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以“深美中国”为使命,坚持“深实博约,德艺双修”的办学理念,以“发扬‘上海美专’精神,创立海派美术教育体系”为目标,探索当代视觉艺术的创新表现。新时代的上海美术教育事业,在新的起点上启航前行。</p> <p class="ql-block">此次展览,是两代“上海美专”的历史交汇,也是上海乃至中炉甘石教育史中的一段难忘记忆。“上海美专”是上海的骄傲,历史将永远铭刻它的名字和精神。</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2px;">写在美篇</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 虹 约 申 美</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一一刘海粟与两代上海美专绘画作品展</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2px;"> 传递之际</b></p> <p class="ql-block">十年前,我曾以中外文化艺术交流协会主办的《书画藏珍》报和《城镇文化发展》杂志副主编的名义,随主编前往现代画坛泰斗刘海粟位于延安西路的寓所,拜访、采访过其小女儿、著名画家刘蟾。</p><p class="ql-block">所以当我前往位于鲁迅公园内的朱屺瞻艺术馆,参观、观摩 “虹约申美一一刘海粟与两代上海美专绘画作品展,看到了刘大师及其爱徒们的许许多多的原作时,感到格外的亲切。</p><p class="ql-block">一看到绘画作品展的命名就感到格外的亲切、意味深长。“虹约申美”,在虹口文化美都的百岁朱屺瞻艺术馆,展示上海画圣刘海粟及其高徒“上海美专”两代人的绘画艺术作品,其展名起得实在是高!</p><p class="ql-block">“虹约申美一一刘海粟与两代上海美专绘画作品展”,展期有限、总归要撤除的。为能长久地观赏到大家们的精美绘画艺术作品,我特地将展览以美篇的形式原汁原味地复制了下来,希望您能喜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