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们要知道,最耗气血的,是一个人的念头!</p><p class="ql-block">当你念头越多,神就不在自己这里了,而附在你所想之物、所爱之人的身上。就会导致:</p><p class="ql-block">凡事定不下来,静不下来,吃不好睡不好,读不进去书。学一会就得看手机,工作一会儿就坐立不安,思考受阻,精神涣散,做什么都很粗糙,没信心。慢慢的,就会产生焦虑和更多内耗。</p><p class="ql-block">养气血最好的方法是转念:</p> <p class="ql-block">减少消耗,少生气,少思虑。</p><p class="ql-block"> 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你不需要嫉妒任何人,不需要羡慕任何人,更不必因为任何人起心动念。你要告诉自己,关我啥事,跟我没啥关系,爱咋咋地。其实我们不在意,谁都伤害不了我们。</p> <p class="ql-block">专注当下,多爱自己,多关心自己</p><p class="ql-block">专注于喜欢的事情。保持身体的觉知,保持独立守神,了解自己真实的需要,让身体回归自然的状态。好好休息,不是玩手机,而是多静坐冥想,多和猫咪狗狗玩养养花花草草。让自己的神气慢慢回来,身体和心灵才会渐渐充盈。南怀瑾先生很早就预测了现代人的困境,也提供了解决办法,最好的东西都是不花钱的,全在你自己身上,愿你也能学会。</p> <p class="ql-block">南怀瑾:生命的能量来自宁静。</p><p class="ql-block"> 从物理、生理还是思想等方面看,没有完全的静态。静态,是一种缓慢的动态,一种延长的现象。静是很难得的东西。宇宙万物,如我们吃的水果、粮食,观赏的花木,都是静态地生长。静态是生命功能的一种状态。换句话说,能源从哪里来的?是从静态来的,从空来的。为什么我们忙碌到夜里就要睡觉呢?因为人也需要静态。脑筋不休息是不行的。老子说:“万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意思是说,根是万物生命的来源,回归根才是静,能静才回归生命。这就是讲静态的重要。</p> <p class="ql-block">感受大自然</p><p class="ql-block"> 走出房间,融入大自然的怀抱。在静谧的林间徜徉,感受大地的能量,唤醒心中的平静与活力。接触大自然,借助天地间的灵气和能量,滋养身心。气血足,阳气就足,人的思维就自然清晰,内心便明朗和宁静了。</p> <p class="ql-block">放下不良饮食</p><p class="ql-block"> 《黄帝内经》中载:“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五谷为养”,认为五谷杂粮是养生的根本。五谷指“稻、黍、稷 、麦、菽”,即大米、小麦、大豆、小米等,亦泛指现在所有谷类和豆类食品。“五谷杂粮”本质都是植物的种子, 首先种子浓缩了植物的精华,具备旺盛的生命力,也称之为“生机”或“阳气”。吃主食的时候,不仅吃了各种营养物质,还吃粮食的“阳气”。</p> <p class="ql-block">放下不良作息</p><p class="ql-block"> 休息是恢复气血的最基本条件,足够的休息可以减少气血的无谓消耗。若是熬夜了,会扰乱人体的生物钟,影响肝脏的藏血和解毒功能,无法获得充分休息。请保证每天有高质量的睡眠,避免晚于23点入睡,合理安排工作与休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使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整。</p> <p class="ql-block">放下不良环境</p><p class="ql-block"> 过于潮湿、干燥、寒冷、闷热的环境,都会影响到血液的正常运行;若是长期处在脏乱、压力大、空气差、噪音污染等环境中,会影响人的精神状态,进而耗损气血。断舍离,改善居住和工作环境,选择空气流通、环境卫生、温度适宜、让我们感到舒适的环境。定期清理不必要的物品,简化生活环境,减轻心理负担,让心情更加舒畅。</p> <p class="ql-block">放下执念,做简单的自己</p><p class="ql-block"> 我们应该去了知自己,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一切都是因缘变化的,我们要随缘变化,然后尽可能去培养自己一颗无所得之心。一份友情也好、一份感情也好,同事之间的一份同事之情也好,也都是要让它随缘啊、自在,不要刻意的去要求自己,要求别人。</p> <p class="ql-block"> 一切外境都是内在的投射,这个世界没有别人,只有自己。我们所有看到的,想到的,对外评判的其实都是自己。所有的痛苦、烦恼背后都是爱、宁静和智慧。我们所要做的,仅仅是换个角度看世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