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挚爱

牧草

<p class="ql-block">我是一名知青,我是一位兵团战士,我是一个手工艺人。我喜欢与木头打交道,我也一辈子在跟木头打交道。我热爱我的工作,我恋爱我的伙伴(木工工具)。</p> <p class="ql-block">但凡手艺人都有一手自己的本领与绝活,有一套辅助他完成绝活的手工工具,好比石匠工具、铁匠工具、木匠工具等。这些工具在发展民族生产力中起到了不可缺少的积极作用。它是传统文化最典型,最直接的一种体现,一种价值。我从事木工,我没有太大的本领和绝活,可我也有一套吃饭的家伙(图片)。</p> <p class="ql-block">我喜欢我的伙伴(工具),热衷与她恋爱,因为她是我的饭碗,她是我的灵魂。每天干完活,收工之前必须打扫卫生,收拾工具,对每一只推刨,每一把凿子,都要掸灰抹油,都要收放归位。木工这活不像做缝纫、刺绣、教书等行业,那么简单,那么轻便。比如裁缝师傅,他只要携带一把剪刀,一根尺子,一块滑石粉就可以上门服务了。</p> <p class="ql-block">木工则更多的是要借助于好多工具才能完美地创作出理想的物件。所以木匠工具特别多,而且品种繁琐,种类多样。像刨子、锯子、斧子、榔头,尺子、凿子、笔签、墨斗,还有锉刀、牵钻、线垂、磨刀石等。刨子还要分大小长短多款,其中还有各式线条刨、花式刨、开槽刨等。我用的凿子也有二三十种,按大小分,如常用的六分凿、五分凿、四分凿、三分凿、二分凿,圆凿、斜凿。还有锯子也有好几种,如大锯、中锯、小锯,侧锯、刀锯。所以有句老话叫:“裁缝出门像先生,木匠出门像搬场”,此话一点不假。</p> <p class="ql-block">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好和喜欢,我与生俱来就喜欢干活,干自己爱干的活,那就是做木工。所以每当做起木工活来,简直可以说是做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而每每看到自己做好了一件东西,一个作品,我都会欣赏好长一阵,看上十遍,廿遍,甚至几十遍,从中肯定美满,寻找不足。</p> <p class="ql-block">当年在兵团做木工,我完全没有把它看作是我的工作,而是把它看作是自己的爱好。所以每天除了吃饭和睡觉,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做木匠活上了。连长交给的活做完了,更多的是为战士们在服务。比如为战士修木箱,钉铺板,做马扎子,做针线盒,做床头柜。帮老乡打字台,做炕桌,盖凉房、搭阁楼等。</p> <p class="ql-block">在兵团时期我除了没有做过水桶,其他的只要是和木头搭界的几乎都做过。像盖猪舍、围马圈、房顶上樑、门窗安装、木船修造、菜窖搭建等等。就是棺材也都做过(当地老百姓家里死了人,地方木匠让我去帮他们一起做寿材)。我可以毫不夸张地讲,在那个年代我也算是这个方面的“行家”。</p> <p class="ql-block">时代变迁,岁月更迭。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还是年少有为的知识青年,今天已是满头白发的佝偻老人。世界万物都经不起时间的碾压,宇宙长空也挡不住流星的陨落。蓦然回首我们都已迟暮龙钟,形态不堪。好在看到你还能认识,还能说话,还能走路,还能记起一些陈年往事。今天我准备把这些曾经陪我几十年的老伙伴推展陈列,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对匠心的尊重,对创作的致谢。对付出的感恩,对成绩的肯定。</p> <p class="ql-block">把这些上个世纪的旧物放进纪念馆,通过对这些工具的展示,使人们能直接地了解民族生产力的发展与进步,能更好的获悉手艺人匠心的细微与智慧。通过这些工具也能更深层次地了解我们知青的历史,对弘扬知青精神,传承知青文化更能起到积极的效应。我们应该让知青这个称呼永久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之上,恒立于天地之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