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主要摄影: 张小松</b></p><p class="ql-block">摄影: 郭海鹏、张伊、陆霖、韦肖毅、刘勤、核工业之家 <span style="font-size:15px;">(6张) </span></p><p class="ql-block">作者: 吴安 <span style="font-size:15px;">(白桦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视频: 小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配乐: 《爱你的心永远不变》,海滨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纪念张爱萍上将诞辰115周年”活动</b></p><p class="ql-block">主办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两弹一星历史研究分会</p><p class="ql-block">承办单位: 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p><p class="ql-block">时 间:2025年1月9日14:00</p><p class="ql-block">地 点:北京市西城区南礼士路21号中核100号酒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纪念张爱萍上将诞辰115周年</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会议议程</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14:00--15:00 签到 </p><p class="ql-block">15:00--15:05 介绍到场嘉宾 </p><p class="ql-block">15:05--15:10 播放张老诞辰115周年纪念视频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领导、嘉宾致辞 </b><span style="font-size:15px;">(每人10分钟)</span></p><p class="ql-block">1、胡德平部长致辞</p><p class="ql-block">2、习乾平顾问致辞</p><p class="ql-block">3、陈昊苏会长致辞</p><p class="ql-block">4、邓淮生董事长致辞</p><p class="ql-block">5、黄 楠 致辞</p><p class="ql-block">6、刘延淮致辞</p><p class="ql-block">7、刘建平书记致辞 <span style="font-size:15px;">(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党组副书记)</span></p><p class="ql-block">8、谭邦治主任致辞 <span style="font-size:15px;">(中国航天经济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研究员)</span></p><p class="ql-block">9、李永巍市长致辞 <span style="font-size:15px;">(四川达州市委常委、副市长)</span></p><p class="ql-block">10、范顺斌秘书长致辞 <span style="font-size:15px;">(浙江台州市政府副秘书长)</span></p><p class="ql-block">11、张翔将军致辞 </p><p class="ql-block">12、张又亮常务副理事长介绍两弹一星历史研究会2025年主要工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自由发言</b></p><p class="ql-block"> 陈业军会长致辞<span style="font-size:15px;">(中央苏区后代联谊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张爱萍 </b><span style="font-size:18px;">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曾任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央军委原副秘书长,原副总参谋长兼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span></p><p class="ql-block"> 张爱萍是人民军队的高级将领,也是国防科技战线主要奠基人和领导者,具有“神剑将军”美誉。上个世纪在极其艰苦匮乏的条件下,他作为我国研制“两弹一星”事业的主要组织领导者,殚精竭虑,成功研制了原子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尤其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完成了潜射洲际导弹实验,开创了中国战略核武器陆海兼备、两位一体的结构布局,奠定了国家国防安全的基石。</p><p class="ql-block"> 张爱萍同志抗战期间曾是八路军、新四军优秀的指战员,英勇善战,打了很多漂亮仗。他待人真诚,我们很多新四军后代都格外怀念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陈昊苏会长与相关领导会前在休息室交流</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本次嘉宾🈶</b></p><p class="ql-block">胡耀邦总书记之子胡德平</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两弹一星历史研究会资深顾问习乾平</span></p><p class="ql-block">陈毅元帅之子陈昊苏</p><p class="ql-block">张爱萍上将之子张翔中将</p><p class="ql-block">邓子恢副总理之子邓淮生、之女邓小燕</p><p class="ql-block">黄克诚大将之女、中国科学院研究员黄楠</p><p class="ql-block">原农业部常务副部长、上海市委原秘书长刘瑞龙之女刘延淮</p><p class="ql-block">马兰基地原政委、两弹一星历史研究会副理事长孔令才少将</p><p class="ql-block">原解放军装备指挥技术学院副院长、张爱萍将军的秘书贺茂之少将</p><p class="ql-block">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党组副书记刘建平</p><p class="ql-block">中核集团原党组成员、副总经理、中国核工业勘察设计协会理事长和自兴</p><p class="ql-block">中核集团原副总经济师、中国核工业教育学会理事长王安民</p><p class="ql-block">中国核学会党委副书记、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建桥</p><p class="ql-block">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原主任杨映璜</p><p class="ql-block">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党群工作部主任杨景龙</p><p class="ql-block">中核集团系统工程部副主任许余</p><p class="ql-block">中国航天经济研究中心(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研究员谭邦治</p><p class="ql-block">中核集团中核汇能/新华发电党委副书记张国斌</p><p class="ql-block">中核集团核工业党校/核工业学院副院长朱向军</p><p class="ql-block">中核集团战略规划研究总院党委副书记刘高杰</p><p class="ql-block">中国同辐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霍颖颖</p><p class="ql-block">中核集团中国原子能出版社总编辑谭俊</p><p class="ql-block">中国电子集团桑达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司云聪</p><p class="ql-block">达州市委常委、副市长李永巍</p><p class="ql-block">浙江台州市政府副秘书长范顺斌</p><p class="ql-block">四川“两弹一星”干部学院副院长梁胜朝,以及来自北京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等有关方面的代表近200人出席了纪念活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一、签到交流</b></p><p class="ql-block"> 2025年1月9日下午2:00~3:00,是会议签到和大家彼此交流的时间。在这里能见到熟悉的新四军后代和其他朋友,心里很高兴!</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胡德平与陈昊苏在休息室</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左起: 邓淮生、黄楠、朱宏佑</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邓淮生大哥与陈昊苏大哥</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刘延淮(中)大姐</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吴晓红与小松</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新四军三师、四师后代合影</b></p><p class="ql-block"> 三师师长黄克诚长女黄楠、北京新四军研究会三师分会会长朱宏佑,新四军四师政委邓子恢之女、四师分会会长邓小燕,邓天生中将及四师后代们</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胡德平与新四军后代合影</b></p><p class="ql-block"> 胡德平大哥、淮生大哥与我们新四军后代合影留念</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左起: 邓小燕、邓淮生、陈昊苏、黄楠、刘延淮,他们今天都做了大会发言,回忆父辈在艰苦岁月与张爱萍伯伯的战斗友谊,至诚至真的话还在耳边迴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部分北京和从外地赶来的新四军四师后代合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右至左: 韦肖毅(韦国清上将之子)、吴晓红(新四军四师政治部主任、原河南省省长吴芝圃之女)、刘勤(四师后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瞧,他们笑得多开心❤️</p><p class="ql-block"> 左起: 朱宏佑(新四军三师朱鸿之子)、韦肖毅、朱宏佐(朱鸿之子,军史专家)</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三师、四师是一家</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 <p class="ql-block"> 昊苏会长一来就忙开了,张伊抓紧拍摄</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友谊和问侯</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 <p class="ql-block"> 左边是邓天生中将,曾任二炮副政委,是中央军委副主席张震上将的军职秘书。张震前辈也曾任新四军第四师参谋长,大家都是四师的亲人。右边是原二炮订货部部长张玉民,在这里相遇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二、大会开始</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3点正,主持人介绍到场嘉宾。近200名代表参加活动,座无虚席。我印象最深的是参会者里奋战在一线的年轻人居多,他们关心国家的命运,也愿意聆听新四军二代的声音,还感言颇有收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大会正式开始</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 <p class="ql-block"> 中共中央统战部原副部长、第十二届政协常委胡德平(左),中国“两弹一星”历史研究会资深顾问习乾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原第二炮兵副司令员张翔中将(左),与北京市政府原副市长、北京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陈昊苏顾问,他们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 <p class="ql-block"> 国务院原副总理邓子恢之子邓淮生(左);马兰基地原政委、中国“两弹一星”历史研究分会副理事长孔令才少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黄克诚大将之女黄楠研究员(左),北京新四军研究会副会长、四师分会会长邓小燕</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原农业部常务副部长刘瑞龙之女刘延淮。抗战时期,刘瑞龙任中共淮北行政公署主任等职,党政军一体与新四军四师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原主任杨映璜(左),邓天生中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播放纪录片</b></p><p class="ql-block"> 介绍嘉宾之后就开始播放《纪念张爱萍将军诞辰115周年》纪录片,回顾张将军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奋斗经历、骄人业绩,和他所指挥的典型成功的战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三、大会发言</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胡德平 </b>讲述了张爱萍同志最让自己感动的故事。他说,张爱萍同志是大革命时期加入的中国共产党,这在上将里面是不多的。35年前,张爱萍同志为胡耀邦故居题字,之后又为大陈岛解放纪念碑题词。(解放大陈岛时,张爱萍同志曾任海陆空三军总指挥)</p><p class="ql-block"> 打倒四人帮后,张爱萍同志的孩子们很骄傲的问爸爸:“爸爸,听说你是某同志的四大金刚,有没这回事?”结果张爱萍说,“四大金刚是谁我不知道,我不是,我是党的人!”“说我是某同志手下的四大金刚,这是对我的侮辱。一个人怎么能够成为某一个人的工具信徒,这是把自己的人格都贬低了。”这是张爱萍同志最让我感动的一句话。不仅教育了他的子女,而且现在对我有很大的教育意义。 </p><p class="ql-block"> 无独有偶,1981年1月14日和19日,在中央党校军队政治工作会议上,胡耀邦同志也有一个讲话,他说“最近很多外国记者说:‘我是某同志的人。’”父亲胡耀邦说,“我怎么是某同志的人呢?”他说:“我是党的人,某同志也是党的人,我觉得真正的共产党,张爱萍同志说的人格人品、对事业的忠诚,这是我们共产党员应该继承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大家在凝神倾听</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摄影师郭海鹏在忙碌着</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陈昊苏 </b>首先向张爱萍将军为我们的军队、国防、经济建设以及我们党的精神文明建设所做出的贡献,表达了由衷的敬意。他讲述了父亲陈毅和张爱萍将军从战争年代到新中国建设的故事,并赋诗一首。</p><p class="ql-block"><b>《纪念张爱萍上将诞辰115周年》</b></p><p class="ql-block">打天下后闹天宫,</p><p class="ql-block">两弹一星盛业隆,</p><p class="ql-block">华夏航天常进取,</p><p class="ql-block">目标远大力从容。</p><p class="ql-block">艰难困苦都尝遍,</p><p class="ql-block">正道沧桑宇宙红,</p><p class="ql-block">浪漫诗情传不朽,</p><p class="ql-block">爱萍伟志跨长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昊苏大哥回忆父亲陈毅和张爱萍将军有着多年的战斗友谊。但父亲去世的遗体告别会正值“文革”期间,张爱萍将军还被审查、被关押,不能前往,非常遗憾!希望这种历史的悲剧永远都不要重演!</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邓淮生、邓小燕 </b>发言中,讲了三件事。第一件事情就是张爱萍叔叔和我爸爸妈妈的关系。1932年时父亲和张爱萍叔叔就相识了,当时父亲邓子恢担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兼任中央工农民主政府财政部部长,爱萍叔叔是中华少年队队长。直到解放战争时期他们在一起战斗生活工作,所以他们关系非常亲密。因此,我父亲讲:“张爱萍同志是很正直的一个人”。</p><p class="ql-block"> 第二件事情,父亲邓子恢曾任国务院副总理、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因为合作化运动发生了分歧,父亲被批判。但是张爱萍叔叔并不嫌弃我父亲,还给我们发来我国1965年第二次原子弹爆炸的照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第三件事是张爱萍叔叔被关押期间腿摔坏了,刚刚解除隔离,他不能离开医院。但是张爱萍叔叔得知我父亲去世后,特别要我去他的病房,向我表达了他对父亲的深切缅怀。我跑过去看爱萍叔叔。叔叔一直想着我们,和我说,“淮生,你爸爸是个好人,你爸爸是实事求是的人,将来总有一天会给他平反的。”当时我不敢相信这句话,不敢听。</p><p class="ql-block"> 张爱萍叔叔离休后,非常热心于新四军历史的整理和搜集工作,张爱萍叔叔和他的夫人李又兰阿姨(下图左一)都参加了新四军历史的整理和搜集工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上图是1995年9月29日,于北京召开新四军第四师老战士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暨《抗战在淮北》出版赠书大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张爱萍参加了新四军历史的整理和搜集工作,李又兰(左1)、张爱萍(中)、陈兰(右1,邓子恢夫人),都在其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黄楠 </b>想起张爱萍叔叔和父亲黄克诚的关系,心里就很激动。</p><p class="ql-block"> 他们于红军时期三军团就在一起相识并共同战斗了,后来在1940年末11月初又在皖东北相遇。毛主席派我父亲带领二纵准备整编皖东北的部队,很快他就拉起了队伍,整编后的部队成立五纵,张爱萍担任三支队司令员,整顿尤其快,而且战斗力很强。我父亲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皖南事变后部队损失惨重,我父亲特别看重张爱萍,舍不得他走,于是留下张爱萍做副师长。两个人都很直率,但是我父亲打仗比较保守,作风和张爱萍是有冲突的,他们俩经常干仗,但是战友关系、友谊和信任非常好。</p><p class="ql-block"> 特别是1942年那一次最严重的大扫荡,我父亲带着新四军机关后勤跳到敌人外围,其余部队由张爱萍全权指挥。经过与敌人周旋,在抚宁地区打了一场漂亮仗。所以,我父亲和张爱萍叔叔他们之间最深厚的战友友谊的基础,就是为了党、为了国家、为了人民,他们从来都是讲真话、做实事,脚踏实地,不怕捅破天。</p><p class="ql-block"> 黄楠还发表了小感想。她说,回忆前辈要举实例,不要整一堆形容词使劲地拔高,却空洞无物。她的讲话发人深醒!大家报以热烈的掌声回应。</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刘延淮 </b>深情地讲述了父亲刘瑞龙和张爱萍叔叔共同创建红十四军、到皖东北参加创建淮北抗日根据地的故事。几经磨难、九死一生,一起并肩战斗,结下了非常深厚的战斗友谊。他们是我们国家的英雄,是真正的共产党员,虽然文革中深受迫害,但不论受到任何的挫折,他们永远都保持着对党的无限的忠诚。</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b>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党组副书记 <b style="font-size:20px;">刘建平 </b>对张爱萍将军在中国“两弹一星核潜艇”及核电事业中做出的杰出贡献,给予高度评价。</p><p class="ql-block"><b> 他说,将军为战略核力量的建设及和平利用核能的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正是在张爱萍将军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领导和支持下,中国核工业创造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第一艘核潜艇成功下水、大陆第一座核电站并网发电的辉煌成就,为维护国家安全、巩固大国地位作出了重大贡献。</b></p><p class="ql-block"> 进入新时代,中核集团传承红色基因,坚持安全发展、创新发展,推动“热堆-快堆-聚变堆”“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有影响力的国之重器,为保障能源安全、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p><p class="ql-block">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中核集团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传承弘扬“两弹一星”精神,继承发扬张爱萍将军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优良作风,总结运用好“两弹一星”事业的成功经验,全面建设核工业强国,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谭邦治 </b>同志为大家讲述了亲身经历的两件事儿,以缅怀和颂扬张爱萍将军的伟大精神和高尚品格。第一、刚正不阿,浩然正气。第二、足智多谋,善于决策。张爱萍将军在领导指挥导弹与航天星空工程研制发射的果敢决策、善于决策来源于他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的工作作风与方法,他的崇高精神和高尚品格将永远贯彻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成为世世代代敬仰的丰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李永巍 </b>来自张爱萍将军故乡四川省达州市副市长<b style="font-size:20px;"> </b>,带着家乡人民对张爱萍将军最为崇高的敬意,和大家一起共同缅怀爱萍将军诞辰115周年,追忆他伟大而光辉的一生。</p><p class="ql-block"> 他说,张爱萍将军的一生赤诚全全,功勋卓著,彪炳千秋,为党和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和高尚品格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p><p class="ql-block"> 达州是爱萍将军的故乡,曾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浴血奋战,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爱萍将军一直关心家乡的百姓和家乡事业的发展,尤为感动。</p><p class="ql-block"> 达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发展以张爱萍将军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精神,坚持传播红色文化,把爱党爱国爱人民的优良传统和两弹一星岁月的艰苦奋斗精神,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奋进力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范顺斌 </b>来自台州浙江台州市的副秘书长,特别为大家讲述了70年前一江山岛战役的情况,以纪念张爱萍将军诞辰115周年,缅怀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和伟大的张将军。</p><p class="ql-block"> 解放军在张爱萍将军的统一指挥下,第一次组成陆海空三军联合的作战部队,虽然武器装备相对简陋,但怀着对祖国的忠诚和对胜利的信念,士气高昂,经过数次火力攻击,持续数小时摧毁了敌军的防御攻势和有生力量。</p><p class="ql-block"> 一江山岛战役最终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张爱萍将军在这场战役中展现出卓越的指挥才能,坚定的革命意志和英雄气概,成为台州人民和全国人民心中一座不朽的丰碑。他的精神激励着中华儿女,为了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人民的幸福而不懈奋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张翔</b>中将发言说,我们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各种思想激烈碰撞,共同的理想信念把我们集聚在一起,我们要学习老一辈为党和人民做事情的精神,一生一世就是要把国家的事情做好。在战争年代,父辈们面临的困难要比我们大得多,他们是怎么挺过来的,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挫折他们是怎样对待的、是怎样担当的?在情感和理念上我们要发扬光大他们的思想,在实现两个一百年的道路上,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做好、把建设发展国家的事情做好。</p><p class="ql-block"><b> 现在,第三代跟上来了,他们是真正在操办这次纪念活动的骨干力量,我感到很欣慰!希望年轻人共同奋斗,宣传、弘扬老一辈革命精神,把这种精神传扬下去。</b></p><p class="ql-block"><b></b></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 class="ql-block"> 嘉宾们致辞后,张又亮为前辈们敬献鲜花🌸表心意,感动、泪目……</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两弹一星历史研究会代表发言</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两弹一星历史研究会代表发言</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 <p class="ql-block">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张又亮介绍两弹一星历史研究会2025年主要工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我也是怀着对张将军无比崇敬和怀念的心情来参会的。想起父亲李浩然在抗日战争时期,从1940年八路军第五纵队第三支队成立时起,就在五纵队司令员兼政委黄克诚、三支队司令员张爱萍、政委韦国清的率领下打击日本侵略者。那时的条件非常艰苦,但是他们始终坚持斗争!后来部队转隶成为新四军第三师九旅,之后又转成第四师九旅。张爱萍为首任旅长,带出了一个“常胜九旅”。</p><p class="ql-block"> 张将军在1941年11月调回三师任副师长,和九旅告别,官兵们依依不舍。到1944年9月彭雪枫师长牺牲!之后,张爱萍又被调回四师任师长。从此,父亲又在邓子恢政委、张爱萍师长的领导下战斗了。</p><p class="ql-block"> 我们九旅后代在2023年底出了一本《新四军第九旅纪念文集》,那是首任旅长张爱萍率领的九旅啊!我送两本书给张老的长孙张又亮理事长,把书交到了第三代的手上。</p><p class="ql-block"> 张伯伯是我心目中的大英雄!我把故事讲给张又亮听。他说,有些没听过。那我将在本篇结尾时讲讲我了解的张将军~~ 一个大写的“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青年才俊张又亮,毕业于清华大学本科,硕士学位,社科院博士学历,现任中国两弹一星历史研究会常务理事长、人工智能专委会理事长、中国航天科普与文化协同创新平台理事长等职。2024年被选为北京新四军研究会理事。他率领着年青人做实事,传承爷爷张爱萍的遗志一一他做到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纪念张爱萍上将诞辰115周年</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张爱萍将军是我崇敬的开国上将。他为人豪爽侠义,敢说真话。是真正的大写的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class="ql-block"> 抗日战争时期,年轻英武又帅气的指挥员张爱萍,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单打独斗都能勇闯天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1940年8月下旬,八路军第五纵队在皖东北半城等地完成整编,黄克诚任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韩振纪任参谋长。</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下图从左至右: 八路军第五纵队参谋长韩振纪,皖东北军政委员会书记刘瑞龙,八路军第五纵队第二支队司令员田守尧,第五纵队第三支队司令员张爱萍、第五纵队第三支队政委韦国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八路军第五纵三支队成立时</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各部队军政首长合影 </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span style="font-size:15px;">1940年8月31日摄于泗洪县朱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左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第1排: 张政 韦国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第2排: 张爱萍 黄克诚 孙朝旭 谢锡玉 李浩然 王景坤 杨志雅 翁徐文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第3排: 韩振纪 石光 耿道明 顾寒星 邱士长 徐忻 杨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第4排: 刘瑞龙 石青 廖卓之 赵汇川 吴忠泰 张震球 孙象涵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第5排: 张震寰 赵易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合影中黄克诚、张爱萍、韦国清、刘瑞龙、李浩然、赵易亚,这6位新四军前辈的后代来参会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p> <p class="ql-block"> 1941年11月18日,陈毅代军长在泗宿县(现泗洪县)新行圩子宣布第九旅干部调整命令。</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左3起: 张震球、彭雪枫、张震寰、韦国清、陈毅、冯定、张云逸、张爱萍、康志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class="ql-block"> 1941年11月18日,张爱萍调任三师副师长,与九旅首长和同志们告别。官兵们都是依依不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1953年2月,主席视察华东军区海军“南昌”舰。从左到右为:</p><p class="ql-block"> 康志强<span style="font-size:15px;">(新四军四师九旅政委,时任华东军区海军副政委)、</span>陈毅、毛泽东、罗瑞卿、张爱萍 <span style="font-size:15px;">(时任华东军区参谋长)</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建师廿二周年传经大会</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老首长与抗战时期的干部合影</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1962年9月1日,第63师建师22周年传经大会,张爱萍、韦国清等老首长与抗日战争时期的干部合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抗战初期新四军第九旅首长</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与25、26、27团领导合影</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即后来63师第187、188、189团)</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63师领导与张爱萍上将等交流</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前排左起: 孙长兴、姜林东、张爱萍、韦国清、滕海清、张震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后排左起: 李浩然、赵汇川、钟辉</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span style="font-size:15px;">(张小京/辨认)</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span style="font-size:15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class="ql-block"> 1964年10月,首次原子弹塔爆成功后,张爱萍(右1)向周总理打电话报告喜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1987年1月7日张爱萍题写</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 1, 1);">“参加新四军第九旅军史撰写会议的同志留影纪念”</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b><span style="font-size:15px;">第一排左起: 耿道明、周吉一、赵易亚、沙风、孙象涵、胡炜、刘清明、钟辉、伍绍祖、</span><b style="font-size:15px;">张震、张爱萍、</b><span style="font-size:15px;">陈锐霆、张震寰、叶正大、杨志雅、李浩然、严光、李光军、姜林东、孙云汉、施义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第二排左起: 左2许醒亚,左4李挽伦、左8起:胡静培、谢爽晨、赵霁春、马龄松、李又兰、王静溪、邓进芝,右3李久胜,右2胡奇坤;第三排:左2胡方渡,右5姚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张爱萍将军离休后,非常热心于新四军历史的整理和搜集工作,和他的夫人李又兰都参加了新四军历史的整理和搜集工作。1995年9月29日,于北京召开新四军第四师老战士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暨《抗战在淮北》出版赠书大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第一排左起:李又兰(张爱萍夫人)、张登先、刘瑞方、罗应怀、张灿明、刘玉柱、孔石泉、张爱萍、李浩然、李人俊、徐光友、沈启贤、沙风、孙象涵、陈兰(邓子恢夫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第二排左起;1王景春、4袁兆华、7刘若枫、8张英(周世忠夫人)、9宋华、11方严娟、16谢爽晨;(+1)右2冯凌、(+1)右1刘刚(男);第三排左5:赵蔚霞(赵克人夫人)、右3:王先梅;最后一排:右2吴永杞、右3王静溪(张景华夫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1995年9月29日,于北京召开新四军第四师老战士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暨《抗战在淮北》出版赠书大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第一排,李挽伦、张登先、刘瑞方、罗应怀、张灿明、刘玉柱、孔石泉、张爱萍、李浩然、李人俊、徐光友、沈启贤、沙风、孙象涵、陈兰、赵圣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第二排,刘刚(左9),叶英(左12);第三排,卢辉(左8)</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span></p> <p class="ql-block"> 我曾问过新四军四师李久胜叔叔一个问题,<b>“新四军当时一无权二无钱,为什么能够赢得最后的胜利?”久胜叔叔回答我“因为新四军的指战员冲锋在前、撤退在后,他们不怕牺牲,才能取得人心,并得到最终的胜利。”</b></p><p class="ql-block"> 久胜叔叔举了几个例子,首先提到了张爱萍将军。他说,当年打仗,从来都是干部冲锋在前,撤退却在最后。1941年8月,张爱萍旅长统一指挥新四军9旅和5旅攻取前后张楼。9旅25团攻打后张楼大汉奸据点,对方炮楼武器精良,易守难攻。但25团还是攻进去了,却没有打炮楼的武器。第二天鬼子增援,旅长张爱萍是同我父亲和警卫员最后撤离的。当时李久胜叔叔就在现场,久胜叔叔是和他们在一起的,因此记忆深刻。我在63师军史(p122)中也看到了这段。</p><p class="ql-block"> 张爱萍旅长冲锋在前的例子不胜枚举!战斗中,哪里有困难就到哪里去。1941年2月11日晚,27团在南小街对敌碉堡久攻不下,他到了,发现碉堡上靠着芦苇,马上令部队进行火攻,芦苇燃起烈火,敌人投降了。25团一营涉水过河,上岸后棉衣冻得象铁甲,仍积极攻击前进,后受阻,旅长又到了。他不顾自身安危,从敌人封锁的窗口伸头观察敌情,被沙风副团长猛拉一把,刚离开,子弹就从窗口射了进来。由于他详细视察了情况,很快就指挥部队突破敌人的阵地。至上午9点多钟解决战斗,全歼守敌一个团。</p><p class="ql-block"><b> 以上的例子让我觉得不可思议!认为最起码应该保护指挥员的安全。却原来他们每天都像英雄一样冲锋陷阵、身先士卒!想一想,一无钱二无权的军队为什么会取得胜利?为什么会羸得人心?!还不就是这些不怕死的指挥员与战士们同甘共苦,才会温暖战士的心、温暖百姓的心吗?!张爱萍将军就是冲在前边的那个人!</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2015年11月,我在301医院看望李久胜叔叔,右为他女儿李慧</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1955年,张爱萍上将作为陆海空三军联合总指挥,于1月18日,组织指挥了我军历史上首次陆海空三军联合渡海登陆作战,一举攻占了一江山岛,大陈列岛不战而克,解放了浙东沿海全部敌占岛屿。</p><p class="ql-block"> 我们四师后代都非常钦佩张将军,想亲眼目睹他是怎样指挥这场战役的。于是在2019年10月达台州,近70名四师后代开启了“寻踪之旅”,之后登上了一江山島,专门学习和了解张爱萍上将的指挥艺术,寻踪我们新四军四师的老师长率领三军打下“一江山岛战役”的足迹。</p><p class="ql-block"> 当年,在周围意见不一致、困难重重的条件下,爱萍将军敢于顶住压力,抓住只有一两个好天气的情况,为了祖国为了人民,把一切都豁出去了!打!彭德怀总向毛主席报告:<b>“攻克一江山島,全歼夺敌,仅三个小时就结束了战斗。”</b>这是多么辉煌的战绩,它写下了历史上伟大的一笔!我们为四师老前辈欢呼,为自己是四师后代而备受鼓舞!</p><p class="ql-block"> 2019年11月5日,风和日丽、晴空万里。我们乘船登上了一江山岛,整个美丽的小島上参观者只有我们和十几位游客。我们看到了碧海蓝天,島上人家,还有小山坡上弹痕累累的碉堡,并参观了一江山島战役纪念馆,看到敬爱的张爱萍将军的很多照片,寻访到了他的足迹。</p><p class="ql-block"><b></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span style="font-size:15px;">(赵亚洲/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我为什么对一江山岛这么感兴趣?是因为我读了十几遍张胜的著书《从战争中走来一一两代军人的对话》,写他与父亲张爱萍将军的对话,讲述了父亲战斗的一生。每当我对军史有些迷茫时,就去翻张胜的书,它已经成为我研究九旅历史的“小字典”之一了。其中,张胜对父亲指挥一江山島战役的前前后后写了30多页,那可真是惊心动魄啊!太令人佩服了!所以,一定要到现场去看看、去体验。我发一张大家与张胜的合影吧,他正好站在我后边(并对不常露面的后代注释了一下)。</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新四军四师部分后代在京小聚</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前排左起:韦肖毅、梁阿利(父21军政委梁济民)、刘幼樵、刘晓宁(父刘清明)、吴永杞、姚海茗、吴安、刘延淮、后勤学院叔叔、李光军女婿、张建华(父张震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后排左起:张淮流(父张灿明)、滕江宁、周京明(父周世忠)、邓淮生、陈苏胜(父陈锐霆)、</span><b style="font-size:15px;">张胜(父张爱萍)、</b><span style="font-size:15px;">张大贝(父张震寰),张小京</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span style="font-size:15px;">于2000年2月26日</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span style="font-size:15px;">(张小京/辨认)</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span style="font-size:15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渡尽劫波兄弟在 相逢一笑泯恩仇</b></p><p class="ql-block"> 在参观《一江山島战役纪念馆》时,我们看到一张珍贵的、但是有点儿模糊的照片:那是 2009年10月,张爱萍长子张翔将军与王生明之子王应文将军会晤,共话浙海故事,祝颂两岸和平发展,并相互赠词: </p><p class="ql-block"><b>“统一之战,和平之师”,</b></p><p class="ql-block"><b>“一江烈焰,和平曙光”。</b></p><p class="ql-block"><b></b></p><p class="ql-block"><b></b></p><p class="ql-block"><b></b></p> <p class="ql-block"> 在一江山岛上眺望大海,看到山坡上布滿枪眼的碉堡,似静静地叙说着昨天的故事,并深沉地遥望着人类的未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span style="font-size:15px;">(薛寒冰、王威亚/摄)</span></p> <p class="ql-block"><b> 在张爱萍上将诞辰115周年之际,我们更加怀念他,特写此文以做纪念❤️</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大陈岛上的甲午岩和《思归亭》</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