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下的道德坚守与善良之心

龙湖桥畔

<p class="ql-block">  互联网时代,信息量庞大且真伪难辨,这要求每个人运用智慧去辨别。智慧的来源,一方面在于阅读经典名著,汲取前人智慧;另一方面则在于实际生活中的领悟与体验。有人将互联网文化视为“快餐文化”,认为它是现代人在高强度社会压力下的一种自我解压方式,人们在其中寻找精神慰藉,仿佛生活中的每个人都在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既是演员也是观众。</p> <p class="ql-block">  然而,无论生活如何演绎,我们都不能突破做人的道德底线。近日,在微信朋友圈中看到一位朋友晒出冬日阳光下的床被,并回忆起少时母亲讲述的木匠故事。故事中,木匠因心术不正,报复屋主人,最终却害了自己。屋主人通过“高人”的指点,以晒绫罗绸缎的方式让木匠误以为吹风装置装反,从而改变了家庭的命运。木匠因不解和气愤而气败而亡,这则故事深刻揭示了“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哲理。</p> <p class="ql-block">  “高人”的支招或许涉及风水之说,但关键在于他并未危害他人。相比之下,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却唯利是图,将快乐建立在他人痛苦之上。然而,四季轮回,有因必有果,害人之心终将反噬其身。</p> <p class="ql-block">  世间万物盛衰更替,强弱转换,告诫我们要居安思危,守住善良仁爱之心。只有如此,才能在变幻莫测的人生旅途中,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坚定,成为人间永恒的智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