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台寺祈福摩崖石刻新发现

京郊王海春

<p class="ql-block">京西戒坛寺、潭柘寺历史悠久,闻名于京城,自古就是达官贵人、文人雅士以及普通老百姓祈福游玩的地方。在沿途山路及附近沟谷山壑中,经常会留下一些刻石,走在山野中,去发现并试着解读这些石刻背后的历史脉络,就成了好多人的乐趣。</p><p class="ql-block"> 九点多我们就来到了戒坛寺附近,先去找了月岩寺遗址,看了惟妙惟肖的鳄鱼石。再去看了戒坛寺塔林、观音洞摩崖造像,但却一直无法确定史地圈子新发现的摩崖石刻位置。但也得知了应该以雷音庵为参照点。</p> <p class="ql-block">  于是从戒台寺东侧的徒步道下到山谷,两侧青石壁立,树木枯长。脚下都是厚厚的落叶,时不时陷入其中。终于看到谷底一处崖壁突兀,下面内凹,外侧还有半堵人为叠砌的石墙,显得有些逼仄。</p> <p class="ql-block">  石窝前岩壁上有一处长方形粗糙开光,下面还残留些灰浆抹平的痕迹,也许这上面曾经有壁画或者文字。石窝内只散落着石块和几个木桩,想来此处应该是常年见不到阳光的,再有谷底阴湿,真要在此常年修行,那还不寒气入骨,实在太清苦了吧。</p> <p class="ql-block">  石窝北侧的崖壁一处平滑的青石上,赫然刻着的就是“雷音庵”三字。这三字为楷书,字体端正,笔力苍劲,绝不是一般人能雕刻出来的。“雷音”应是佛教用语,表示佛说法的声音宛如雷震。这庵字一般指比较小的庙,在这修行的人也不一定就是女尼。</p> <p class="ql-block">  从雷音庵接着向下走,快到小污水处理站的位置时,在东侧山坡石壁上终于找到了那处新摩崖。起首先是一个线刻释迦牟尼像,头后有圆光,头上有肉髻,结跏趺坐。简单三条线刻划出袈裟的纹理。</p> <p class="ql-block">  后面是文字,刻了五列。“济南于晓萌 饶阳张志远,敬造释迦像一区,愿国土清净,眷属平安”。这字就很随意了,想来可能是两个朋友来到戒坛寺游览,顺便就在崖壁上刻下国泰家安的祈福。</p> <p class="ql-block">  这文字里的饶阳,开始看的时候很像前面的“晓”字,还以为是那个晓萌的兄弟。幸亏赵兄眼力好,看出那是个繁体的饶字。只是看不出这一位河北的,一位山东的,他俩是什么关系。</p><p class="ql-block"> 这石刻没有时间落款,但那位济南人叫于晓萌,这名字很现代了,而字又是繁体,看来应该是民国或解放初,民国的可能性更大些。在这祈福句子中居然还有“愿国土清净”,看来这两位还很有家国情怀的,也是经过国家战乱后的由衷祈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在搜索这处摩崖石刻的时候,朋友居然在山坡上捡到一枚政和通宝,应该是折二型。这可是北宋徽宗政和年间的,那也有了九百多年的历史。那段时间北京地区应该还处于辽金宋征战当中,也不知这宋钱是因为贸易往来,还是因为靖康耻,徽钦二宗被挟持北上时劫掠而来。</p><p class="ql-block"> 这枚宋钱或许是某位信士捐献的功德钱,但不知为何却遗落在这山谷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