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儿”在人们忙碌的身影中,越来越浓,越飘越远✿散文/年味儿✿

七星山人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提前㊗️我的家人、亲友和所有的来访嘉宾新春大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57, 181, 74);">散文/年味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文/七星山人</span></p> <p class="ql-block">  不知不觉间就进了腊月门儿,春节的脚步是越来越近了。可是,却怎么也找不回儿时期盼过年的感觉,孩儿他姥笑我说:“你都多大了?又不是小孩子,自然对过年没有强烈的渴求啦!”乍一听是那么个理,可仔细想来,远不是那么回事,如今的孩子们对“过年”这个东东很不感冒就是明证。</p> <p class="ql-block">  记得我们小的时候,大老早的就把日历过年那篇儿叠了起来,掐着手指头计算离过年还有多少天。在大人们紧锣密鼓筹备过年的忙碌中,翘首企盼着“年”的到来。最高兴的就是和父母一起去菜市场办年了,哪怕外面刮着白毛风,下着鹅毛雪,也挡不住我们的脚步,戴上狗皮帽子、大手闷子,一番全副武装之后,屁颠屁颠的跟在大人身后,冷并快乐着。</p> <p class="ql-block">  那个年代的菜市场不过是沿街摆的地摊而已,与现在大型农贸市场不可同日而语。尤其是东北的隆冬时节,蔬菜的品种少得可怜,大多是白菜、酸菜、萝卜、土豆、胡萝卜等秋储菜,卖猪、牛、羊肉的也只是那么几家,其他还有少量卖鸡、鱼、蛋类的。但是,最吸引我们的并不是这些,而是卖大糖、花生、瓜子、冻秋梨、糖葫芦、鞭炮的。看到我们迈不动步的样子,大人们总会豁出几角钱打发一下馋猫。大冷的天儿吃着冰糖葫芦,那些镜头至今回想起来仍然历历在目,仿佛就在昨天。</p> <p class="ql-block">  腊月里“办年”是家家户户的一个重头戏,特别是在几十年前商品匮乏的年代更是如此。一进腊月门年味便扑面而来,杀猪、淘米、做豆腐,扫尘、糊墙、买年货,大人们忙的不亦乐乎。放了寒假的孩子们更是翘首企盼着过年的那身新衣服,那串冰糖葫芦,那些五颜六色的鞭炮,还有长辈们给的压岁钱。就如同大戏开场之前,演员们紧锣密鼓的候场准备一样,盼望着新年大幕的徐徐拉开。当满大街的大红灯笼与马路两边的玉树琼花交相辉映的时候,“年味儿”便在忙碌之中,越来越浓,越飘越远……</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谢谢亲们的关注点赞和品评!</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