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风——怡吾色,柔吾声

一花🌹一世界

美篇昵称: 一花一世界 <br>美篇号:5079755 <br>图片来源:网络,感谢原作者! 关于孝,《论语·为政》里:子夏问孝,子曰:“色难。”大意是对父母和颜悦色是最难的。<div><br>曾子曰:“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大意是,孝的最高境界是尊重愉悦老人;第二个层次是对老人语言和顺,表情和悦;而能赡养老人,则是最基础最低层面的孝。</div> 《弟子规》第一部分是“入则孝”,对其中两句深有感触:怡吾色,柔吾声。就是按孔子、曾子前面说的细化到具体行为了,和父母沟通态度要诚恳,注意自己的脸色、表情,声音柔和委婉,让父母易于接受。<div><br>孝顺父母比较容易做到的是给父母以日常的物质保障、节假日的陪伴,但柔声细语常常是我们忽略掉的细节。</div> 我有一次回父母家,父亲说起一件事:刚停暖气后暖气阀门没关,结果夜里听到厨房里哗哗的漏水声。母亲起床查看,厨房积水已经很多了。已是深夜,母亲疼爱孩子,不想给我弟打电话,想自己把积水处理了,父亲当时才出院需要卧床休息,他担心母亲滑倒,坚持给我小弟打了电话。十分钟后,弟弟赶来,一看母亲坐在厨房里用小盆子舀地面水再往水池里倒,顿时着急了,他是心疼母亲,地板泡了就泡了,可以再重新铺,可母亲要因此着凉生病他会心里很难过的。他一时着急,语气肯定也不好,又怪父亲没有及时打电话。母亲听了也心里很不舒服,她也是不想夜里把孩子从睡梦里叫起来。<div><br>都是因为爱,可仨人都不高兴。弟弟催父母去睡觉,他独自在厨房整理干净,关好阀门,忙活了两个多小时后才回自己家。 <br>母亲把这事压心里一直没说,父亲感觉她心里还是憋闷着,就给我说了这事。以前的父母亲不是这样子的,随着年龄增长,他们用子女的地方也越来越多,似乎没了底气。后来小弟来吃饭时,我和他说了这个事,小弟诚恳地给父母道歉,反省自己不该那么着急,母亲当时已经在处理水了,他再着急也改变不了已经发生的事情,再说母亲也是出于心疼他的初衷,解释开了父母亲对这件小事已经释然了。</div> 关于孝,真的不该忽略细节,论语里说的若不好理解,但《弟子规》通俗易懂,牢记这句话,好脸色加柔声细语。不少做子女的,看到父母过于节俭,冲父母大叫大吼,把年迈的父母吓得不敢说话,无所适从。灾荒、经济困顿的经历决定了生活习惯,不易改变,如是才更应该疼惜父母,终于过了好日子,我们不能以爱的名义,用言辞伤父母的心。<div><br>在家是这样, 在其他地方也不例外,柔声细语才能不伤情,更好地解决问题。</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