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春秋时期,卫国有位很有学问的大夫名叫孔圉。他不但学问渊博,而且谦虚有礼,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山野村夫,甚至是大字不识几个的小孩,他都会虚心向对方请教问题。</p> <p class="ql-block">孔圉去世后,卫国国君为了让国人发扬他那种勤学好问、谦虚谨慎的精神,特别赐给他一个“文公”的称号,所以后人都称他为“孔文子”。</p> <p class="ql-block">孔子的弟子子贡也是卫国人。一天,他问孔子:孔圉的学问虽然很高,可卫国上下比他学问更高的人也不少,国君为何偏偏赐给他“文公”的称号呢?</p> <p class="ql-block">孔子听了微笑着说:孔圉聪明好学,而且非常谦虚,遇到了不懂的问题时,他会虚心向别人请教。就算对方的学问不如他或者地位比他低,他也一点儿不感到羞耻。因此,国君才会赐给他“文公”的称号啊!</p> <p class="ql-block">问成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