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美篇昵称:会白相</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美篇号:1571913</p> <p class="ql-block">来扬州,只记得李白的“古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一定是不完整的;而如果将唐代刘沦的《经炀帝行宫》“此地曾经翠辇过,浮云流水竟如何”,一并带上,古往今来,一个既厚重神秘又风光旖旎的扬州就会历史性地呈现在你眼前。</p><p class="ql-block">一月的扬州比起烟花三月多了一份闲适与清净,我们来到开放不久的隋炀帝陵遗址公园,感受扬州城历史的厚重和神秘。</p> <p class="ql-block">首先在炀帝扬广的雕塑前驻足。说到扬州城的历史,绕不开隋炀帝,因为有了他,才有了大运河、才有了历史上“扬一益二”的扬州。杨广登帝位前,曾任扬州总管近十年;通运河后,又曾三下扬州巡游;身死之后,也被埋葬在了扬州。</p> <p class="ql-block">2013年1月至11月,扬州曹庄隋唐墓葬联合考古队对隋炀帝陵进行了抢救性的科学考古勘探与发掘。在陵墓形制、高规格出土文物以及人骨鉴定结果等佐证下,通过国家文物局专家组的论证,确认扬州曹庄隋唐墓葬为隋炀帝、萧后终葬之地。</p> <p class="ql-block">两座墓葬共清理出墓志、玉器、铜器、陶器、漆器等珍贵文物400余件(套),为研究隋唐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提供了详实的科学资料。该项目先后获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 2013 年中国考古六大新发现”、“ 2013 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p> <p class="ql-block">“此地曾经翠辇过,浮云流水竟如何”。皇帝的车驾,往昔的盛世,如同过往浮云和流水,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无常,让人感慨不已。</p> <p class="ql-block">移步至隋炀帝陵遗址公园正中,外观借鉴隋唐时期帝陵的“覆斗”型制,并与传统建筑庑殿顶形式相结合,被誉为“落地的皇冠”。“皇冠”呈上小下大的“覆斗”形式,立面相对标高1.8米以下覆土,以上则设置了特制铝合金瓦外幕墙。平面布局呈“回”字形,中间为文物保护展示大厅。帝陵遗址建筑,既简洁明快又大气磅礴。</p> <p class="ql-block">陵墓前的镜鉴池,水池长49米,宽14米,49是隋炀帝的寿数,14则代表他14年的帝王生涯,<span style="font-size:18px;">寓意以史为鉴的意思。镜鉴池里的陵墓倒影,一半历史,一半现代。</span></p> <p class="ql-block">外观整个帝陵遗址一周,高大的特制铝板瓦屋面,所有瓦片都是竖直站立的,呈现出“水波纹”和“鱼鳞砌”的意象,每一片铝板瓦背后都铸刻了“隋世祖”三个字,既展现了皇家的尊贵,也表达了对历史先人的敬畏。</p> <p class="ql-block">2013年勘探发掘,2019年即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可见帝陵的历史和文化价值。</p> <p class="ql-block">我们走进帝陵遗址,头顶是一个硕大的圆形穹顶,十分震撼。穹顶上是闪烁的北斗七星、紫微星等星象,穹顶下则是隋炀帝和萧后的墓穴,二者相对应,呈现的是古代中国“天圆地方”的宇宙观,体现了阴阳平衡、天人合一的思想。穹顶上面的二十八星宿图,三层同心圆,象征着宇宙蓝天。而参观栈道浮搁于遗址覆土之上,一目了然。</p> <p class="ql-block">“香销南国美人尽,怨入东风芳草多”,当年南国的美人不再,香气散去,满腹的怨恨,随着东风飘荡在繁盛的芳草之间,无论春夏秋冬。</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从空中俯瞰,玉如意的造型,与帝陵相互呼应。</p> <p class="ql-block">身后的这个穹顶,是个回音壁的构造,整体没有一块直壁墙,全是异形,弧面的墙,让人感受到古代陵墓的神秘和庄严,增强了展览品的历史感和文化氛围。</p> <p class="ql-block">踏入帝陵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全息投影“运河流水”与头顶银河一般的“星空”。历史上,隋朝是一个承前启后的王朝,更是一个革故鼎新的王朝。隋文帝杨坚开创开皇之治,隋炀帝杨广完善制度、推行科举、经略西域、建成东都洛阳,开凿了以洛阳为中心的大运河,贯通五大水系,促进了中国东部、南部运河城市群的兴起和繁荣。唐朝时长江流域的商业城市,以扬州,益州(成都)为两个中心。安史之乱以后,北方经济地位下降,长江流域地位上升。扬州、成都成为全国最繁华的工商业城市,经济地位超过了长安,洛阳。所以有"天下之盛,扬为首"的说法,成都物产富饶,所以当时谚语称"扬一益二"。“尽到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千年之后,大运河仍在造福百姓、造福扬州。</p> <p class="ql-block">在博物馆的地下一层,展出了帝陵里出土的部分文物。馆内的镇馆之宝,应该就是这块充满历史沧桑感的墓志了。我们反复观看墓志身上面的字,非常清晰,“隋故炀帝墓志,惟隋大业十四年,一日帝崩于扬州,于流珠堂”,时间、地点、关键人物信息,都保存得非常完好。</p> <p class="ql-block">隋炀帝墓一号墓主墓室中,还出土了两件文物——铜鎏金的衔环铺首和十三环蹀躞金玉带。铺首是在宫门上起到一个扣响门扉的作用,后面这个是真品,专家推测它可能是,江都宫的城门上直接拆解下来的。</p> <p class="ql-block">这是目前我国出土的唯一一套最完整、等级最高的帝王带具,十三环蹀躞金玉带,十三是帝王之数,只有皇帝才能使用,蹀躞是小步快走的意思,金玉就是它的材质,您可以看一下,它上面是有玉板的,玉板下面附有金片,它本身是附着在皮革上面的,一千多年了,皮革是已经腐朽了,但这个金玉保存得还是非常完好。</p> <p class="ql-block">作为一代“贤后”,萧后崩逝后被唐太宗以皇后之尊与隋炀帝合葬,她的墓中也出土了不少随葬品,其中,等级最高的是一件冠饰和编钟、编磬两件乐器。漂亮的凤冠,也是博物馆展柜内唯一的复制品。它是由13棵花树组成的,古代皇后的礼制一般是12棵花树、公主是9棵,我们萧后为什么是13棵?首先第一,当时她下葬是唐朝,萧后是隋朝的皇后,她不是当代的皇后,要做一个区分;第二,13这个数表达对她的一种尊敬。</p> <p class="ql-block">隋炀帝墓出土两颗牙齿,属于同一个体,一颗为右侧上颌第三臼齿,一颗为右侧下颌第二臼齿。根据牙齿磨耗判断个体齿龄为50岁左右,与隋炀帝被弑杀时的年龄相符。</p> <p class="ql-block">炀帝还是一位文采风流的帝王。“美姿仪,少敏慧”,才华横溢,风流倜傥,热爱文学,擅长诗歌,也热衷书法、绘画、音乐、歌舞等。即位后以国家财力开展书法、美术、雕塑等各项艺术活动,并从事各类古籍书画收藏和图书编纂。“行人遥起广陵思,古渡月明闻棹歌”,物是人非,此时在炀帝行宫的所在地,古渡和棹歌,带来的是无尽的乡愁和对时光的追忆。</p> <p class="ql-block">“残柳宫前空露叶,夕阳川上浩烟波”,残柳和空露叶都是衰败的象征,而夕阳与浩烟波则营造出一种萧瑟凄凉的氛围,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p> <p class="ql-block">走出展馆,跨越千年的时光。这些珍贵文物,无声诉说着一代帝后的绝代风华,诉说着“流星王朝”的霎那芳华。水能载舟 ,亦能覆舟,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主人。隋炀帝陵遗址公园的开放,也让隋炀帝的一生和隋朝的跌宕历史,有了现代的载体和依托,让历史悠久的扬州城,有了意义非凡的文旅新地标。</p> <p class="ql-block">(感谢旅友老克勒提供航拍照片)</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谢谢你的浏览、欣赏和分享</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