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伊斯坦布尔的宏伟古建筑多尔玛巴赫切宫,坐落在博斯普鲁斯海峡欧洲沿岸,伊斯坦布尔的新城区,建于19世纪中叶1843年至1856年。因与建于15世纪的托普卡珀宫相似被誉为“新宫”,托普卡珀宫则被称为旧宫。宫殿曾是奥斯曼帝国最后六位苏丹执政的地方,象征着奥斯曼帝国昔日的富裕和辉煌,在土耳其人民心中有着特殊地位。</p> <p class="ql-block">穿越多尔玛巴赫切宫两道华丽的大门,映入眼帘的是多尔玛巴赫切宫美丽花园,精美雕塑,栩栩如生,充满活力;喷泉、绿植,清新别样,生机勃勃;美丽花儿,围绕其间,绚烂夺目,整个花园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蓝天白云做背景花园如一幅美丽的花卷,散发出迷人的魅力,为皇宫增添了自然的色彩和韵味,让这座建筑更加生动和迷人。</p> <p class="ql-block">宫殿建筑顺着博斯普鲁斯海峡绵延600米,高大宽广,气势恢弘。主要由礼仪宫、后宫和嫔妃院组成,拥有285个房间、43间厅堂、6个土耳其浴室。新宫采用欧陆宫廷样式,主体用白色大理石及埃及雪花石打造,内部装饰奢华,尤其是礼仪厅,堪称美仑美奂的惊世佳作。</p> <p class="ql-block">宫殿装饰极尽奢华,所有的门、窗、天花板都经过精心雕琢,部分区域黄金点缀。最大的厅堂由56根圆柱支撑,悬挂的这盏吊灯重达4.5吨、由750颗灯珠晶体构成巨大的枝形水晶吊灯,每一颗灯珠都像一个小艺术品,精巧华丽,奢华至极,巧夺天工,吊灯无论从整体造型还是细节处理,都彰显出无与伦比的工艺水平。</p> <p class="ql-block">多尔玛巴赫切宫收藏了大量名家名画,分布于大厅及客房。后宫建筑精致气派,浴室和卫生间全部白色大理石镶嵌,门窗都是优质木材精雕细刻。卧室宽敞明亮,家具豪华大气,房间摆放的两个来自中国的精制大花瓶,令人印象深刻。</p> <p class="ql-block">这是专为后宫女人设计的奢华,取暖片贴金,彰显生活的精致华丽,靠地中海一排兰色玻璃窗,女人可以不出大门透过玻璃窗一览无余地中海的美景。站在宫殿内远眺那波光粼粼的地中海,海水在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如无数颗璀璨的宝石在跳跃。海面泛起的层层涟漪,就是大自然的乐章,在耳边轻轻奏响,真是惬意无比。</p> <p class="ql-block">多尔玛巴赫切宫临地中海的美景,一幅让人心旷神怡的画面。宫殿的建筑与地中海的美景相互映衬,构成一幅和谐而壮丽的画卷。宫殿的宏伟与地中海的宁静相互交融,展现一种别样的韵味和风情。这画面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古典的韵味,又有现代的时尚气息,让人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奥斯曼帝国时代。</p> <p class="ql-block">伊斯坦布尔的贝勒贝伊宫位于博斯普鲁斯海峡的亚洲沿岸,紧邻博斯普鲁斯大桥。建于1861年至1865年间,由苏丹阿卜杜勒-阿齊茲一世下令兴建,作为苏丹的夏宫是苏丹及后宫生活、娱乐的地方,也是招待外国贵宾的宫殿。它见证了奥斯曼帝国的辉煌历史,是伊斯坦布尔最为著名和美丽的宫殿之一。</p> <p class="ql-block">塔克西姆广场位于伊斯坦布尔市中心的贝伊奥卢区,是该城市最大的广场,相当于伊斯坦布尔的天安门广场。塔克西姆广场是伊斯坦布尔的文化中心。广场南面矗立着环形独立 纪念碑,用来纪念共和国的创建者——国父凯莫尔。</p> <p class="ql-block">加拉太塔最初由拜占庭皇帝阿纳斯塔修斯在507年修建,最初为木质结构,后经历多次重建,最终在1348年由热那亚人用石料重建。这座塔曾身兼数职,包括灯塔、瞭望塔、监狱、天文台等。加拉太塔高66.9米,共有9层,是伊斯坦布尔的地标性建筑。</p> <p class="ql-block">独立大道,伊斯坦布尔的“香榭丽舍大道”,一条长约3公里的步行街。起始于中世纪热那亚社区,终止于塔克辛广场。独立大道两旁分布着众多著名建筑、领馆、饭店、商辅、各式教堂,这座基督教堂,体现了伊斯坦布尔对宗教的包容。大道在奥斯曼帝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享有重要地位。</p> <p class="ql-block">伊斯坦布尔大巴扎是世界上最大、最古老的大巴扎之一,拥有超过五个世纪的悠久历史。它是伊斯坦布尔最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大巴扎在伊斯坦布尔的老城,跨越三个街区,有超过4000家的商店,58条室内街道,26个出口,22个大门,规模宏大。</p> <p class="ql-block">夕阳的余晖洒在波光粼粼的海面,给整个海峡镀上一层金色的光辉。当夜幕降临,海峡两岸的灯光亮起,伊斯坦布尔变成一片璀璨的星空。游船缓缓行驶在灯光的海洋中,仿佛穿梭在梦幻的童话世界。那些灯光忽明忽暗,闪烁不定,就像无数颗星星在夜空中闪烁,美得让人心醉。博斯普鲁斯海峡自古就是沟通欧亚两洲的交通要道,是黑海沿岸国家出外海的唯一通道。海峡内水流分为两层,上层水从黑海流向马尔马拉海,下层水则由马尔马拉海流向黑海。海峡中南段两岸建有博斯普鲁斯海峡大桥,这是世界第四大吊桥、欧洲第一大吊桥,于1970年动工兴建,1973年建成。</p> <p class="ql-block">文明揺篮土耳其 首都安卡拉《国父记念堂》《阿斯兰哈内清真寺》《安拉托利亚文明史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土耳其共和国,一个横跨亚欧两洲的国家。地理位置和地缘政治战略意义极为重要,是连接欧亚的十字路口。土耳其北临黑海,南临地中海,东南与叙利亚、伊拉克接壤,西临爱琴海,与希腊以及保加利亚接壤,东部与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和伊朗接壤,拥有超长的海岸线,自然风光和人文都很特别。</p> <p class="ql-block">阿塔图尔克纪念馆,又称国父纪念堂,土耳其最著名的现代建筑之一,建在首都安卡拉的山顶上。国父纪念堂是为纪念土耳其共和国的创始人,第一任总统穆斯塔法·凯末尔·阿塔图尔克而建的国家级陵园,于1944年开始修建,历时9年1953年完工。</p> <p class="ql-block">陵墓入口处有33阶台阶,两侧是斜倚的赫梯狮子,通向荣誉法院。陵墓本身设计简洁,高55米,宽21米,体现了设计师拒绝浮华和辉煌的精神。陵墓内设有凯莫尔的大理石石棺,重达40吨。陵墓周围还设有博物馆,纪念堂设有一条大道二旁有石狮,从走廊向外看是安卡拉的城市景观。纪念堂有土耳其民众拍婚纱照,我很惊奇真是文化观念不同。</p> <p class="ql-block">阿斯兰哈内(Aslanhane)清真寺,是安卡拉市区唯一的世界遗产清真寺。清真寺位于安卡拉老城边,建筑风格简朴独特,融合了东西方文化的精髓,是土耳其传统建筑艺术的瑰宝。阿斯兰哈内清真寺是土耳其现存最古老的清真寺之一,2023年与另外四个中世纪安纳托利亚地区的木制清真寺一同荣获世界文化遗产的殊荣,成为土耳其第21项世界遗产。</p> <p class="ql-block">阿斯兰哈内清真寺,具有悠久的历史,建于公元1290年,规模不大,名称由来因其墙上镶嵌的狮子雕像而得名阿斯兰哈内(Aslanhane)清真寺,意为“狮子之屋”。清真寺全部实木建制,最独特的是木制立柱和古罗马、拜占庭时期的石柱头。清真寺内的塞尔柱瓷砖画和浅浮雕技艺精湛,堪称土耳其之最。清真寺因其历史价值、建筑特色和文化意义而被誉为世遗清真寺。</p> <p class="ql-block">安卡拉城堡位于安卡拉的旧城山坡最高点,城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二世纪,最初由古罗马人建造,作为军事防御工事。由于城堡地处战略要地,历史上多次成为战争的焦点,被不同势力如拜占庭人、波斯人、阿拉伯人等攻占。城堡又历经多个王朝罗马、拜占庭和奥斯曼修复和重建,充满历史的沧桑感。</p> <p class="ql-block">城堡结构分为内部和外部两部分,外部有瞭望塔,城墙分为内外两重。外墙建于9世纪拜占庭米迦勒三世时期,内墙则更早,可追溯至7世纪。城堡设计先进,有内外多层城墙,用大块的石头砌成,十分坚固,保存完好。城堡内保存完好的厚城墙和迷人的蜿蜒街道,可俯瞰安卡拉全景,感受安卡拉曾经的历史变迁。</p> <p class="ql-block">安纳托利亚文明史博物馆,是安卡拉的重要历史博物馆。博物馆在安卡拉古城堡西南侧,是一座展示从史前时期到奥斯曼帝国时期,安纳托利亚地区丰富文化历史的博物馆。主体建筑建于1464年,原为奥斯曼帝国时期的古尔哈内宫,后经修复改建为博物馆。博物馆收藏了从旧石器时期至古罗马时期的大量文物,时间跨度长,种类丰富。</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成立于1921年,最初是在安卡拉的一个老市场中设立的,后来在1938年搬到了目前所在的古尔哈内宫(Gülahane Palace),这座宫殿位于安卡拉城堡脚下,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安纳托利亚文明博物馆收藏了大量的考古学和艺术珍品,博物馆拥有世界上最重要的赫梯文物收藏,包括雕塑、陶器、金属制品等。</p> <p class="ql-block">赫梯时期的文物是博物馆的亮点,包括赫梯楔形文字石碑、皇家印章等。大量史前的石器和青铜器,以及新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的文物。展示赫梯文明的发祥、发展和衰落的历史过程,以及其受巴比伦、埃及等文化影响的痕迹。</p> <p class="ql-block">展品从旧石器时期开始到古罗马结束,展示了不同时代古文明的特点。乌尔鲁布文明,展示来自安纳托利亚西部乌尔鲁布文化的精美陶器;弗里吉亚文明,展示弗里吉亚王国的艺术和手工艺品;罗马和拜占庭文明,收藏了古老精美的石雕、伊士兰特色的马赛克、古老陶器;伊斯兰文明展示了陶瓷、玻璃器皿、金属器皿、衣服织物等。1997年安纳托利亚古代文明博物馆,被评为欧洲最佳博物馆之一。安卡拉安纳托利亚文明史博物馆宛如一座历史的宝库,珍藏着安纳托利亚地区从旧石器时代到古罗马时代的无数珍贵文物,每一件展品都是历史的见证者,无声地诉说着这片土地上曾经辉煌灿烂的文明,让人仿佛穿越时空,亲身体验了数千年的历史变迁,是了解土耳其古代文明的绝佳窗口。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古代世界的大门,让我们得以深入探寻这片神奇土地上文明的起源与发展。</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文明摇篮土耳其《番红花小城》</p> <p class="ql-block">土耳其番红花小城,位于土耳其安纳托利亚中部卡拉比克省,离首都安卡拉约200公里。城镇名称因这一地区盛产番红花也是我们说的藏红花而称番红花城。17世纪,番红花城是番红花的贸易及种植中心,17世纪鄂图曼帝国在这一地区及黑海沿岸间的贸易必经之地,番红花小城成为商业中心,具有重要的贸易地位。</p> <p class="ql-block">番红花老城区鄂图曼时期的房屋和建筑都被完整地保留下来,包括私人博物馆、清真寺、历史喷泉、土耳其浴、钟塔、以及数以百计的房屋。这些建筑多为两到三层木制结构,拥有雕刻的支架、灰泥或石灰外墙和木头装饰,内部有精美的石灰壁炉等。1994年小城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这座隐藏在绵延的山谷中的番红花小城,依山而建,错落有致,被誉为土耳其最美丽的山城。它拥有土耳其保护得最好的、具有浓郁奥斯曼风格的传统小镇。镇上的房子都完好地保留了古老房屋的建筑风格,在木架结构基础上填充土坯砖、再涂上灰泥和稻草的混合物建造而成。</p> <p class="ql-block">辛西公共浴室,也称吉仁哈玛公共浴室,是土耳其现存最古老的浴室之一,有近500多年的历史。浴室不仅是土耳其浴的发源地,也是番红花城最大的公共浴场。辛西公共浴室上方有两个巨大醒目的圆顶,外观古朴典雅。浴室顶的红色瓦片上镶嵌着玻璃罩子,可将自然光引入浴室作为采光系统,这独具特色浴室至今保存完好仍在使用。</p> <p class="ql-block">番红花小城的穆罕默德帕夏清真寺,是奥斯曼帝国统治时期建造的最宏大的清真寺之一,极具历史价值。清真寺建于1661年,号称是17世纪奥斯曼建筑的典范,宗教氛围浓郁,其墙壁和圆顶内部充满铭文。当我们站在希德尔立克山丘上,可以清晰地看到穆罕默德帕夏清真寺的全貌。</p> <p class="ql-block">辛西商队驿站建于1645年,典型的地中海风格建筑,是老城规模最大的建筑。位于番红花城中央是典型的地中海风格建筑,外侧方正厚重,内部多圆拱极具质感,是老城规模最大的建筑,曾是过往商旅休憩的重要场所。如今,辛西商队驿站已变身番红花城的酒店。</p> <p class="ql-block">华灯初上番红花小城被柔和的月光轻抚,街巷间灯火阑珊,如梦如幻。街道两旁的建筑,在灯光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古朴典雅。繁星点点伴着月色,共同绘制静谧的夜画卷。古韵悠悠的小城夜色,朦胧神秘而浪漫,宛如一幅动人的画卷。番红花小城,以保存完好的奥斯曼帝国建筑而闻名遐迩,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三千年的赫梯文明时期。罗马时期,这里才形成重要的聚集地。随奥斯曼帝国的扩张,优越的地理位置成为连接黑海沿岸与内陆地区的重要商路,番红花小城逐渐发展成重要的商贸中心。19世纪末期至20世纪初期,随铁路交通的发展,番红花小城的经济地位下降,但它依然保留了小城从中世纪到19世纪的建筑和文化,展示了奥斯曼帝国的历史变迁和发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