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印迹(十三)神秘的三峡悬棺

绿都白雪

<p class="ql-block">  长江三峡是瞿塘峡、巫峡与西陵峡三段峡谷的总称,自重庆白帝城蜿蜒至湖北宜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我从宜昌登船,逆流而上,江水虽湍急,却丝毫不减观光之乐。两岸崇山峻岭,悬崖绝壁,风光旖旎。</p> <p class="ql-block">  而最令人惊奇难忘的,当属那悬崖峭壁上的悬棺。悬棺是巴人春秋时期的葬俗,其寓意众说纷纭。一说“高棺”谐音“高官”,以保佑子孙后代富贵;二说是为了保护先人的尸体,不让人兽侵犯;还有一种说法是濮人子孙为了尽孝,将棺木置于高山半腰的岩洞之中。过去,这里流传着:“三峡大宁河,岩上有棺材,金银千千万,舍命难得来!”棺材内是否藏有金银财宝,棺木又是如何放置上去的,至今无人知晓,成为千古之谜。随着人们不断探索,有人认为施行悬棺葬是“孝道”的表现或是为了追求吉利。古人将高山险峰视为生活的依托,或因其难以接近、难以触及而产生神秘感,进而把它作为神灵所居或通天之路加以顶礼膜拜,所以他们便把死者的灵柩置于高山峻岭的崖间。至于如何将棺木放置上去,有三种推测:一种认为是凿路将棺材搬上去然后再将路毁掉;第二种认为是趁涨水时将棺材送上去;最后一种观点,用木制绞车、绳索、定向滑轮等工具,把棺材吊进去。无论怎样,今天看来都很神秘和惊叹。</p> <p class="ql-block">  船行江中,峡中云雾轻盈舒卷,飘荡缭绕,变幻莫测,为三峡平添了几分绰约的风姿。而流传至今的种种美丽的神话传说,更增添了奇异浪漫的诗情。其中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及郦道元的《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最为盛传。</p> <p class="ql-block">  然而,世界最大水利发电站三峡大坝的建立改变了水流,许多悬棺与物种被淹没,许多自然美景也随之消失,令人遗憾。不过,三峡大坝也是一道壮观的风景,船在水上如坐爬电梯升至高处,十条水柱似十条巨龙喷射而出,势如长虹,气势宏伟,场面十分壮观。至于利与弊,留待后人评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