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贵州穿青人是一特殊族群,他们是明初朱元璋征南将士的后裔,是被收编的汉皇陈友谅的部属。他们与浙江新安江“九姓渔民”族群是一样的。新安江九姓渔民(分布不止新安江也不止九姓)先祖是水上运输的,而穿青人先祖是征南戌边的将士。他们在明朝地位很高,而到了清朝被贬低,甚至有各种说法。开船的将士回了老家,而戌边的留在那。</p><p class="ql-block"> 元中期,浙江郭氏家族统领的婺州军被元军追杀,有一半人避难到湖北,如红巾军将领倪文俊家族。后成为陈友谅部队。</p><p class="ql-block"> 婺州军原驻福建泉州,以海运为生,元朝廷海禁而被追杀。</p><p class="ql-block"> 提到的郭氏家族就是郭子兴家族,有的被迫改姓了。陈友谅曾祖百八十二郭玠,朱元璋高祖百六郭琳还是同辈兄弟,陈友谅母亲马氏与朱元璋的马皇后还是一家人!郭家那时就有宗谱,有百、千、万的排行,陈友谅曾祖百八十二、祖千一、父万二也称万瑞真名郭瑞,其兄弟万三就是那个沈万三真名郭秀,秀戌云南。</p><p class="ql-block"> 穿青人最多的姓氏是陈姓、王姓和李姓。穿青人的家谱和墓碑记载中,常提到他们的祖籍是“江西吉安府庐陵县”。这是怎么回事呢?</p> <p class="ql-block"> 穿青人有的宗谱记载祖藉是江西庐陵,这与唐末打黄巢的唐军有关。</p><p class="ql-block"> 陈友谅出生仙桃市(沔阳)的排湖,而他的曾祖、祖、父是逃难来的,原是元朝的水军,浙江婺州人,婺州军一半人逃来湖北。婺州军的先祖不是一般人,是唐朝的部队,在金华打败黄巢义军。唐朝灭亡后,这个部队在浙江金华(婺州)落籍。这支唐军就是从江西庐陵郡过来的,将领是郭子仪后人。金华古郭氏宗谱序中就说到来金华的是庐陵太守之子;刘伯温为郭氏宗谱作序也提到打黄巢事件,所以唐军中有吉安庐陵籍人。</p><p class="ql-block"> 上图谱记载的汉庐陵是今江西吉安,这个家族就是浙江郭子兴家族也是陈友谅朱元璋的族源。</p> <p class="ql-block"> 部分穿青人的家谱、墓碑记载和传说中,他们的祖籍是“江西吉安府庐陵县”,这是他们的一个特点。看上图是贵州郭氏家族的手写族谱,这个家族还有姓陈的,其祖籍即写了江西吉安的庐陵,又写了浙江的临海郡,他们已经不清楚家族史了。这支郭氏家族是郭子仪后裔,庐陵太守之子带唐军到浙江,所以他们提到了吉安庐陵,在浙江打败黄巢后留在金华,后裔也有分居浙江临海的,那是南宋太尉郭仲荀后裔,今在临海找不到郭仲荀后裔记载。临海郡是今浙江台州</p><p class="ql-block"> 从这些现象看,穿青人不是少数民族,其族群从唐朝到元明都是国之栋梁,明初朱元璋调北征云南时的陈友谅部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