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友,三九天气寒冷,保重身体!</p><p class="ql-block"> 当今十种健康生活方式:少食肉,晒太阳,雨中行,常唱歌,饭后息,挺起胸,静坐恩,天伦乐,步当车,行善事。</p><p class="ql-block"> 雁门关位于山西忻州市代县的雁门山中,是长城上的重要关隘,被誉为“中华第一关”,有“天下九塞,雁门为首”之说。它以其险峻的地势和重要的战略位置,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雁门关是古代宋明两代的历史标志,是长城上的重要关隘,也是大雁南下北归的主要中部通道之一。</p><p class="ql-block"> 雁门关的历史可追溯到战国时期,当时赵武灵王在此进行军事改革而在此设立了雁门郡,之后历代都将雁门关作为军事防御要塞。汉朝名将卫青、霍去病都在此多次大败匈奴。它不仅是古代中国北境的咽喉要塞,又是中原农耕民族与北方游牧民族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还是中原文化和游牧文化交汇的重要地点,见证了民族融合的艰辛历程。</p><p class="ql-block"> 雁门关风景区不仅包括杨家将群雕像,还有历代名人壁位于雁门关景区明月楼广场,上面雕刻了战国时期镇守雁门关的大将李牧、汉高祖刘邦、卫青、霍去病等历史名人。此风景区是国家级5A旅游景区,也是山西十大杰出品牌之一。</p> <p class="ql-block"> “车粼粼,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千百年来在雁门古道上不知有多少军队行军征伐,雁门关不知经历多少次战火洗礼与烽火硝烟。金戈铁马,数不清的戍边将士在此铸就了他们的铁血忠魂。</p> <p class="ql-block"> 雁门关风景区内杨家将群雕像包括杨令公(即杨继业或杨业)杨六郎延昭及以佘太君为首的十二寡妇的杨门女将,这些雕像栩栩如生地展现了杨家将的英勇形象。</p><p class="ql-block"> 群雕像位于雁门关风景区入口处桥前东西两侧,东侧是佘太君率领的杨门女将,西侧是杨业率领的杨家男将。这些雕像均为4.5米高的花岗岩石雕,也形象生动刻画了杨家将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p><p class="ql-block"> 杨家将是北宋时期的一支重要军事家族,以忠诚和勇敢著名。杨业(杨令公)曾在雁门关守关七年,成就了他的戎马辉煌。</p> <p class="ql-block"> 组图上是杨业,下是佘太君。</p><p class="ql-block"> .中国古代故事《杨家将》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前是老幼皆知。</p><p class="ql-block"> 杨业,(又称“杨继业”)本名杨重贵,在五代时期为北汉名将,后择明主投降北宋,成为北宋抗辽的重要将领,他和八个儿子成了著名的家喻户晓的《杨家将》。杨继业是领军人物以其骁勇著称,曾担任“建雄军节度使”,被誉为“杨无敌”。杨家将第一代:杨继业;第二代:杨延昭(杨六郎)等八子;第三代杨宗保、杨宗勉、杨宗永、杨宗林;第四代杨文广、杨文举(杨宗保之子)第五代杨怀玉(杨文广之子)。杨家将在北宋曾有“</p><p class="ql-block">七郎八虎”之美誉。</p><p class="ql-block"> 佘太君(又叫“佘赛花)”别称“折太君”,云中(今大同)人,宋代大将军折德扆之女,宋代名将杨继业之妻,北宋大元帅。在民间故事中,她以107岁高龄亲自挂帅率领八个儿媳、2个亲闺女和孙媳穆桂英等十二位女将.及重孙杨文广五代人上殿请缨出征西夏,即民间故事中的《十二寡妇征西》。佘太君被民间传说活了150岁,历经九代传承,故有107岁挂帅的故事,实际上佘太君卒于大中祥符三年,享年七十七岁。</p> <p class="ql-block"> 佘太君本名赛花,父亲折德扆曾任后唐明宗手下的府州团练使。佘赛花封号太君,生于后唐清泰年间(934年)于后汉乾佑二年(949年)与杨业成婚,卒于宋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寿七十七岁。由于宋朝说书人以讹传讹,把“</p><p class="ql-block">折太君”用了同音字“佘”所误成了“</p><p class="ql-block">佘太君”,便一直将错就错至今。</p><p class="ql-block"> 佘太君生长一个爱国名将的家庭,自幼受父、兄武略的影响,成就一名文武双全的女将,她颇定兵法将略,随夫杨业边关打仗。在山西代县杨忠武祠保存的《杨氏族谱》对佘太君作了中肯评价:“</p><p class="ql-block">中心乐善,内助教忠,受龟寿五福之多,邀象服六珈之贵。爰稽邦典,益进郡封。被我宠光,贰缓休祉,可特封郑国君太君夫人。”</p><p class="ql-block"> 宋太宗进攻北汉,北汉降服,余太君随夫入宋,受封一品太君。</p> <p class="ql-block"> 组图上是杨宗保,下是穆桂英。</p><p class="ql-block"> 杨宗保是杨家将中的第三代抗辽名将,他是杨六郎延昭之子。穆桂英是杨宗保之妻,宗保战死在沙场后,曾经挂帅抗辽,后又随佘老太君“十二寡妇征西”。</p><p class="ql-block"> 穆桂英是杨门女将中仅次于佘太君的重要人物,是梨山老母的高徒,与樊梨花、梁红玉、花木兰并列称为“帼国四大女将”。她曾战败北宋名将杨六郎、焦良。</p> <p class="ql-block"> 马翠萍(原名“马赛英”)其父是北汉四大令公之一的马信,嫁与杨五郎延德。杨继业未降北宋前也是北汉的四大令公之一,故又称杨继业为“杨令公”。马翠萍自幼练得一身好武艺,尤其是是刀法,是大破天门阵的主将之一,她性格豪爽,在杜金娥与穆桂英未出现之前,一直是佘太君的重要帮手。杨五郎出家后,她仍留在天波府。</p> <p class="ql-block"> 张金定(原名“耿金花”)是杨二郎延定的夫人,其父是杨继业的同僚北汉战将,二郎战死沙场后,未嫁人,仍留在天波府。她虽然没有子嗣但终身未嫁,一直守护在佘太君身旁负责处理军务,但在征西时有刀斩西夏大将白圣之功。</p> <p class="ql-block"> 花朝玉(原名“周云鏡”)是北汉降将汾阴铁骑令公周审义之女,嫁与杨令公的长子延平。她有家传刀法,是杨家将中的主将。</p> <p class="ql-block"> 雲翠英是杨四郎延辉在中原的夫人,虽无太大的战功与能耐,但心地善良、心胸宽广,在中原愿为杨四郎守寡十八年,尽心尽责,与四郎在辽国娶的妻子铁镜公主耶律金娥相处融洽。铁鏡公主是辽国萧太后的第二个女儿,她自嫁四郎后对四郎百依百顺,还促成了萧太后与中原北宋议和,为四郎生下了三个儿子。</p> <p class="ql-block"> 杜金娥与杨家有几代情谊,祖父杜猛火与火山王杨䘱(即杨继业之父是生死之交,父母与杨继业夫妇关系又很铁,她是父母指腹为婚许配给杨七郎(延嗣),她练就一手好刀法,在黑松林斩杀奸臣潘仁美为杨七郎报仇,在遂州城斩杀韩昌弟弟闻名,为杨七郎生下儿子杨宗英,一直未改嫁,终身相随佘太君。</p> <p class="ql-block"> 曹秀英(原名“王兰英”)是北汉四大令公之一的王怀之女,是杨六郎延昭之妻,其天生神力,以刀法闻名遐尔,号称“小张飞”,在征西时,西夏多位大将倒在她的大刀之下。生下儿子宗保,她武艺高超,多次征西立下战功。</p> <p class="ql-block"> 云秀清(原名董月娥)是北汉四大令公董镇洪之女,嫁与杨三郎延光。她是武门之女,特别擅长剑法和箭法,有百步穿楊之工,被称为“神射董三娘”。其武功比三郎要强。</p> <p class="ql-block"> 柴美容是杨继业与佘太君两夫妇收养的义子高怀亮的妻子,高怀亮后改姓名为“杨延顺”,人称杨八郎。</p> <p class="ql-block"> 杨家府中的丫环杨排风。</p> <p class="ql-block"> 杨继业与佘太君的长女杨八姐。</p><p class="ql-block"> 八姐与九妹到郊外春游,恰遇宋皇和寇准等出宫也来游玩,宋皇看上杨八姐。派包拯大人到杨府提亲,佘太君漫天要彩礼,而这彩礼包括了天上月亮,星星,甚至王母娘娘的头巾,从而变相拒绝了宋皇提亲,激怒了皇帝,将太君捉拿入狱,又派人召八姐入宫,也遭八姐拒绝并打碎珠冠还毁宫袍。八姐、九妹和Y环杨排风起兵围困宋皇,在寇准调解下,宋皇只好让步。后因外族入侵,余太君只好挂帅率领十二寡妇及重孙文广征西,取得大捷回朝。</p> <p class="ql-block"> 杨继业与佘太君的幺女杨九妹。</p> <p class="ql-block"> 杨文广是杨宗保与穆桂英之子。</p> <p class="ql-block"> 杨继业与佘太君的长子杨延平。</p> <p class="ql-block"> 杨继业与佘太君的二儿子杨延定。</p> <p class="ql-block"> 杨继业与佘太君的三儿子杨延光。</p> <p class="ql-block"> 杨继业与佘太君的四儿子杨延辉。</p> <p class="ql-block"> 杨继业与佘太君的五儿子杨延德。</p> <p class="ql-block"> 杨继业与佘太君的六儿子杨延昭。</p> <p class="ql-block"> 杨继业与佘太君的七儿子杨延嗣。</p> <p class="ql-block"> 杨继业与佘太君收养的义子高怀亮,后改名“杨延顺”。</p> <p class="ql-block"> 由此可徒步进入雁门山山上的雁门寨。</p> <p class="ql-block"> 此处左是雁门关长城游道,右是雁门关长城国家健身登山道。</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雁门关还有一处“御马泉”。</p><p class="ql-block"> 相传明末农民军领袖李自成的兵路过此地,士兵们长途行军,携带的水已用完,此时李闯王的战马突然仰天长嘶,在地上刨出了一个大坑,大坑内喷涌出一股清泉,补足饮水后,农民起义军一路向东,攻克北京,推翻了明王朝。据传闯王为了纪念此事,便亲笔题写《御马泉》</p> <p class="ql-block"> 明月楼是明代古建筑,由砖券洞台基和单层单檐歇山顶楼身组成。台基3孔门洞,正中上方嵌“雁门关”石额,楼身砖木结构,面阔五间,雄伟壮观,是古代雁门关城廓北口的第一道门户。</p> <p class="ql-block"> 这就是雁门关风景区的《豹突泉》它与山东济南的《豹突泉》同名。</p><p class="ql-block"> 据明万历版《代卅志》记载“平地突起,若猛兽然。”故名“豹突泉”泉水北出塞口,流入桑干河,旱不涸而涝不溢,千百年来滋养了无数的守关战士。</p> <p class="ql-block"> 我们行走在约一公里长的边贸街,这是建在雁门山山上的商贸街。相传古代农耕民族的中原人与游牧民族的匈奴人定期在此边贸街进行互通有无的物质交换。</p> <p class="ql-block">边贸街</p> <p class="ql-block"> 雁门关瓮城城门上的“宁边楼”。</p><p class="ql-block"> 雁门关瓮城地利门,地利门与天险门相对应,明代建筑,高11.5米,门洞上方额匾书“埊利”二字,为唐代女皇武则天所题,城门上建有宁边楼。</p><p class="ql-block"> 宁边楼又称“天郎庙”,为纪念北宋守关名将杨六郎(延昭)所建。底层面阔五间,进深4间,四周围廊,二层为三间阁楼,楼宇毁于1937年,2010年修复,现为展示古代冷兵器演变历史的古代军事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笔者在《雁门关》留影。</p> <p class="ql-block"> 关帝庙位于雁门关瓮城地利门西侧,坐西朝东,大殿三间,正中塑关公坐像,西侧塑关平、周仓站像,大殿对面为三间戏楼。</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雁门关。</p> <p class="ql-block"> 我们到达雁门关瓮城,又称为“小北门”,明代建筑,位于雁门关城北侧。门额石匾书《雁门关》三字,两侧镶嵌有砖镌联语一副: </p><p class="ql-block"> 三边冲要无双地</p><p class="ql-block"> 九塞尊崇第一关</p><p class="ql-block"> 均为名书法家傅山所题。</p> <p class="ql-block"> 我们正在向雁门关长城的最高处攀登并在雁塔留影后,原路返回。</p> <p class="ql-block"> 在雁门关这一地域有“八仙飘海”中“铁拐李”的传说。</p><p class="ql-block"> 铁拐李仙真名,相传姓李,名玄,或称“李孔目”或“李洪水”。据说他人高马大,仪表堂皇。早年在雁门山得道后,一直住在雁门寨山上的岩洞里。有一天铁拐李要去西岳华山赴老君之约,临行前他嘱咐徒弟说:“我把肉身躯壳留在雁门山,你好好守护着,我的魂魄要出去赴华山老君之约,如果我七天之后还没有回来,你就把这躯壳扔进柴火里烧了吧!切记切记,是七天哩!”他走了,这位徒弟好生照看师傅的肉身躯体。然而有一天,他接到母亲生病的信息,他一时慌了阵脚,情急之下,也顾不了那么多了,才第六天就把师傅的肉身躯壳给丢到熊熊烈火中给焚化了,而自己夜以继日地跑回家去看母亲。事也凑巧得很,偏偏第七天铁拐李回来了,四处找不到自己的肉身躯壳,更找不到这个徒弟,游魂飘忽不定、无依无靠,情急之下只好随便找了一个具因饥饿而死刚在雁门山下葬的男尸充门面,竞然没发现这男尸是个又癞又跛,于是乎噀水化竹枝为铁杖,执杖助跛,从而以后,雁门山一带乡民均叫他“铁拐李”了。从此以后铁拐李只好支着一根铁拐杖,颠颠跌跌云游四海,出没在人间。</p> <p class="ql-block"> 雁门关是万里长城上的重要关隘,与宁武关、偏头关合称“外三关”。是万里长城最具代表性的关塞之一,是中国长城文化之瑰宝。</p><p class="ql-block"> 雁门山因山而名,雁门山古称勾注山,这儿群峰挺拔,地势险要,自建雁门关之后,更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相传每年春来南雁北飞,口衔芦叶飞到雁门关盘旋许久直到叶落,方可过关。故有“雁门山,雁出其间”的说法。</p><p class="ql-block"> 雁门关位于勾注山脊,南控中原,北扼大漠,地势险要,易受难攻。关城、瓮城和围城共同构成了雁门关的防御体系,关城墙高10米,周长1000米,墙体以石座为底,内填夯土,外包砖身,固若金汤。雁门关景区30平方公里,包括关城、长城、隘城、兵堡、烽火台等历史建筑遗存。</p><p class="ql-block"> 古人都说“一座雁门关,半部华夏史”。</p> <p class="ql-block"> 冰锋、健康无价、吳应年等三个友友也来到了雁门关长城的最高处并在雁塔旁留影。</p><p class="ql-block"> 雁塔是雁门关长城的最高处的一座古塔,始建于隋代。</p> <p class="ql-block"> 雁塔旁的两座千年古石碑。</p> <p class="ql-block"> 冲撞车是古代协助步兵攻城的重要武器,主要作用是破坏敌军城门、城墙,削弱其防守能力。它以巨大的木桩及桩上的铁头,在遮盖物内部前后摆动,反复撞击城墙或城门,达到破坏障碍物打开攻缺口的目的。</p> <p class="ql-block"> 塞门刀车是在城门被攻破时,用于堵塞敌军前进道路的守城器械,刀壁上装有36把钢刀,使用时将车推至城门缺口处,既可杀伤敌人,又可挡住敌方的矢、石,形成难以逾越的障碍。</p> <p class="ql-block"> 三弓床弩又称“八牛弩”,箭矢后有硬木箭杆和铁片箭羽,射程可达1000米以上,杀伤力极大。除被广泛用于野城外,还可用于城泄攻防战。近距离发射箭支可以直接钉入到城墙上,齐射时成排成行的踏橛箭牢牢地钉入城墙,攻城士兵可以借此攀援上城墙攻上去。</p> <p class="ql-block"> 火铳,又称“火筒”,是元朝和明朝前期对金属管形射击火箭的通称。火铳是用火药发射石弹、铅弹和铁弹,是在南宋长期使用各种火枪的基础上,随着当时火药性能的提高而逐步发展起来的新式武器。火铳使用寿命长,能反复装填发好,很快成为元朝军车队的重要武器装备。</p> <p class="ql-block"> 投石车在春秋时期就已使用了,也是历代攻守作战的重要兵器。使用时车的长投掷臂一端会装上大石块,借此作为沉重的砝码(通常是大袋子的石块,向下拉张,当投掷臂被松开,便会因重力骤失向上弹升,将大石以很高的孤形弹道猛力抛向敌阵,威力巨大。</p> <p class="ql-block"> 床弩又称床子弩,在战国时期已出现了,其特点是把普通弩大里化,并装在发射台或车辆上,成为射程更远、威力更大的特殊进攻武器,据记载床弩弓的射程可到600步之远。</p> <p class="ql-block"> 云梯是古代用于攻城作战攀越城墙的工具,有的云梯还带有轮子可推起走,亦称“云梯车”。一般云梯车还同时配备防盾、绞车、抓钩等工具,还有的带滑轮升降设备。相传云梯的发明者是中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鲁国的著名的工匠鲁班。不得 不佩服中国古代工匠的聪明才智。 </p> <p class="ql-block"> 从雁门关长城原路返回到雁门关风景区的杨家将群雕像广场途中,我们再次途经边贸街。</p> <p class="ql-block"> 我们从雁门关长城风景区出来,路过一段秦始皇未统一中国时留下的非常长的“土长城”的遗址,仍依稀可见其模样。</p><p class="ql-block"> 对自己要从容,对友人要宽容,对很多事情要包容,这样才能活得开心。</p><p class="ql-block"> 谢谢读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