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焦虑症

郭争鸣

<p class="ql-block">  临床焦虑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它的主要特征包括过度和持续的担忧、紧张、不安,可能伴有身体症状,如心跳加速、呼吸急促、头晕、手抖、失眠等。焦虑症的成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压力、生活中的重大事件、个人性格特点等。治疗方法通常包括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放松训练等,以及药物治疗,如抗焦虑药物、抗抑郁药物等。</p> <p class="ql-block">  焦虑是一种常见的情绪体验,通常表现为对未来的担忧、不安和恐惧。适度的焦虑可以是一种正常的应激反应,帮助我们应对潜在的威胁或挑战。但如果焦虑的程度过重、持续时间过长,影响到了日常生活、工作、学习和社交,就可能发展成为焦虑症。引起焦虑的原因多种多样,比如生活中的重大变故、长期的高压力状态、性格敏感、遗传因素等。对于焦虑,我们可以通过调整心态、改善生活方式(如规律作息、适度运动、合理饮食)、进行放松训练(如深呼吸、冥想、瑜伽)等方式来缓解。如果焦虑症状较为严重,可能需要寻求专业心理医生或精神科医生的帮助,进行心理治疗或药物治疗。</p> <p class="ql-block">成人常见的五种焦虑障碍包括:1. 广泛性焦虑障碍:表现为对众多事情过度和持久的担忧,难以控制这种担忧,同时伴有身体症状,如肌肉紧张、坐立不安等。2. 社交焦虑障碍:在社交场合或与人交往时,极度害怕被评价、批评或拒绝,导致回避社交活动。3. 惊恐障碍:突然发作的强烈恐惧、心跳加速、呼吸困难等症状,常让人误以为是心脏病发作。4. 特定恐惧症:对特定的物体、情境或活动(如高处、动物、飞行等)产生强烈的、不合理的恐惧。5. 分离焦虑障碍:当与依恋对象(如家人)分离时,出现过度的焦虑和恐惧。</p> <p class="ql-block">  惊恐障碍是一种急性焦虑发作的精神障碍。其特点是突然发作的、不可预测的强烈恐惧、濒死感或失控感,同时伴有多种生理症状,如心跳加速、呼吸急促、头晕、出汗、颤抖等。惊恐障碍的发作通常很突然,没有明显的诱因,而且发作时间较短,一般在几分钟到几十分钟内达到高峰,然后逐渐缓解。这种障碍可能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和社交造成严重影响,导致他们害怕独自外出、害怕处于某些特定的场所等。其发病原因可能涉及遗传、神经生物学因素、心理社会因素等多个方面。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如抗抑郁药、抗焦虑药)和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等。</p> <p class="ql-block">  与焦虑和恐慌有关的脑区包括杏仁核、前额叶皮质、海马体等。杏仁核在情绪处理,尤其是恐惧和焦虑情绪中起着关键作用。当面临威胁时,杏仁核会被激活,引发一系列生理和心理反应。前额叶皮质负责对情绪进行调节和控制,其功能异常可能导致无法有效抑制焦虑和恐慌情绪。海马体与记忆和情绪调节有关,其损伤或功能障碍也可能与焦虑和恐慌的发生有关。</p> <p class="ql-block">  镇静催眠药是一类能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从而起到镇静、催眠作用的药物。常见的镇静催眠药包括苯二氮䓬类(如地西泮、劳拉西泮等)、非苯二氮䓬类(如唑吡坦、佐匹克隆等)以及巴比妥类(如苯巴比妥等)。这类药物可以帮助改善睡眠质量、缓解焦虑和紧张情绪。但使用时需要严格遵循医嘱,因为不当使用可能会导致依赖、耐药、嗜睡、头晕、共济失调等不良反应,甚至可能影响呼吸和心血管功能。</p> <p class="ql-block">  地西泮是一种常见的苯二氮䓬类镇静催眠药。它具有抗焦虑、镇静、催眠、抗惊厥、肌肉松弛等作用。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焦虑症、失眠症、癫痫持续状态、肌肉痉挛等。不过,地西泮使用不当可能会引起嗜睡、乏力、共济失调、记忆力下降等不良反应,长期使用还可能产生依赖性。</p> <p class="ql-block">  γ-氨基丁酸受体(GABA 受体)在神经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GABA 是中枢神经系统中一种重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而 GABA 受体是其发挥抑制作用的关键靶点。GABA 受体主要分为 GABA-A 受体和 GABA-B 受体。GABA-A 受体与氯离子通道偶联,当 GABA 与受体结合时,氯离子内流,使神经元超极化,产生抑制性突触后电位,从而抑制神经元的兴奋性。许多镇静催眠药、抗惊厥药等的作用机制都与 GABA 受体有关,比如前面提到的地西泮等苯二氮䓬类药物,就是通过增强 GABA 与 GABA-A 受体的结合来发挥作用的。</p> <p class="ql-block">  阿普唑仑是一种苯二氮䓬类药物。它具有抗焦虑、抗惊恐、镇静催眠等作用。常用于治疗焦虑症、抑郁症伴发的焦虑、惊恐障碍、失眠等。使用阿普唑仑可能会出现嗜睡、头晕、乏力、共济失调等不良反应。长期使用还可能产生依赖性,突然停药可能会出现戒断症状。</p> <p class="ql-block">  苯二氮䓬受体在脑内的分布较为广泛,主要集中在大脑皮质、边缘系统、中脑、脑干和脊髓等部位。在大脑皮质,其分布与认知、感觉和运动功能有关;边缘系统中的分布与情绪调节密切相关;中脑和脑干的分布则参与了睡眠、觉醒和自主神经功能的调节。这些分布特点使得苯二氮䓬类药物能够通过作用于苯二氮䓬受体,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多种药理效应。</p> <p class="ql-block">  奥沙西泮也是苯二氮䓬类药物。它主要用于短期缓解焦虑、紧张、激动等情绪,也可用于催眠,辅助治疗焦虑症伴发的失眠。奥沙西泮相对来说,副作用较轻微,但仍可能有嗜睡、头昏、乏力等,且长期使用也可能产生依赖性。</p> <p class="ql-block">  苯二氮䓬类药物在体内主要通过肝脏进行代谢。代谢产物主要经尿排出体外。其代谢过程通常包括氧化、还原、羟基化等化学反应。代谢产物的活性和毒性可能有所不同。不同的苯二氮䓬类药物,其代谢速度和代谢途径也会有所差异。例如,一些药物代谢较快,作用时间相对较短;而另一些药物代谢较慢,作用持续时间较长。肝肾功能不全可能会影响苯二氮䓬类药物的代谢,导致药物在体内蓄积,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p> <p class="ql-block">  乙醇(酒精)在短期内可能会对焦虑和失眠产生一定的缓解作用,但这并不是一种有效的、可持续的或健康的解决方式。短期内,乙醇可能会使人感到放松,减轻焦虑感,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入睡。然而,从长期来看,它会带来许多不良影响。长期或过量饮酒会加重焦虑和失眠问题。酒精会干扰正常的睡眠结构,导致睡眠质量下降,容易出现多梦、易醒、早醒等情况。而且,长期饮酒还可能导致身体和心理上的依赖,对肝脏、神经系统等造成损害,进一步加重焦虑情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