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仓颉造字</p><p class="ql-block">据《万姓统谱·卷五十二》记载:“上古仓颉,南乐吴村人,生而齐全,有四目,观鸟迹虫文始制文字以代结绳之政,乃轩辕皇帝之史官也”。</p><p class="ql-block">“仓颉造字”的传说在战国时期已经广泛流传,《淮南子·本经》中记载:“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当时发生了怪事,仓颉造字那一天白日竟然下粟如雨,晚上听到鬼哭魂嚎。这就是仓颉造字成功惊天地泣鬼神的传说,因为汉字的出现,泄露了大自然的许多“天机”。然而,仓颉能顺利造出文字来,相传跟凤凰有关。</p><p class="ql-block">“黄帝统一华夏之后,感到用结绳的方法记事,远远满足不了要求,就命他的史官仓颉想办法造字。于是,仓颉就在当时的洧水河南岸的一个高台上造屋住下来,专心致志地造起字来。可是,他苦思冥想,想了很长时间也没造出字来。说来凑巧,有一天,仓颉正在思索之时,只见天上飞来一只凤凰,嘴里叼着的一件东西掉了下来,正好掉在仓颉面前,仓颉抬起来,看到上面有一个蹄印,可仓颉辨认不出是什么野兽的蹄印,就问正巧走来的一个猎人。猎人看了看说,那是貔貅的蹄印,与别的兽类的蹄印不一样,别的野兽的蹄印,他一看也知道。仓颉听了猎人的话很受启发,他想,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特征,如能抓住事物的特征,画出图像,大家都能认识,这不就是字吗?从此,仓颉便仔细观察各种事物的特征,譬如日、月、星、云、山、河、湖、海,以及各种飞禽走兽、应用器物,并按其特征,画出图形,造出许多象形字来。为了纪念仓颉造字之功,后人把河南新郑县城南仓颉造字的地方称作“凤凰衔书台”,宋朝时还在那里建了一座庙,取名“凤台寺”。</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2025.1.9</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