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吴山的美食·一</p><p class="ql-block">简 斋</p><p class="ql-block">1.吴山贡鹅;</p><p class="ql-block">说起吴山的美食,我首推吴山贡鹅。传说此菜品始于唐末五代十国期间,当时吴国的创立者杨行密。据淮河流域至扬州,长江流域从荆州至广陵。曾任宣州节度使,后又任庐州节度使。《资治通鉴》</p><p class="ql-block">天复二年封吴王。因其宽以待人、俭以律己,所辖人民,安居乐业。故乡人民遂以当地的特产“秘制卤鹅”献于王。王食之大悦:行密自幼贫寒、不敢忘本,乡亲以此相赠,此味堪称贡品也!后王崩于扬州,移葬于吴山。明《寿州县志》记载。“吴山贡鹅”自此名扬天下。</p><p class="ql-block">历尽千年,中间不乏各种战乱袭扰,几经兴废,几乎失传。20世纪80年代,本土史氏国强,挖掘整理后,做出了鲜香可口的贡鹅。他每天携一簸匾,走街串巷地叫卖。使此美食得以延展。</p><p class="ql-block">后经邑人陶仁志、刘道武二位先生,把《吴山老鹅馆》开到中菜市、开到蒙城路,使得‘吴山贡鹅’名噪一时。当时他们以‘大沙井’水为源,‘皖西大白鹅’为料,辅以数十种中药材,精心熬制。所以才有了今天食之如饴的“吴山贡鹅”。现在的吴山贡鹅遍地花开,客人来到吴山。必点吴山贡鹅,除了吃鹅肉,鹅血也是必食之选。剩下就是三大件了:鹅头、鹅翅、鹅掌。食鹅掌曰:脚踏实地。食鹅翅曰:展翅高飞。食鹅头曰:独占鳌头。虽然有点故弄玄虚的嫌疑,其更多还是一种美好的寓意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吴山挂面</p><p class="ql-block">挂挂面是勤劳的吴山人民,在日常农闲时期,增加收入的一项生计。也是在生活积累中遗留下来的,有着本土特色的一种美食。</p><p class="ql-block">吴山挂面,与其他地方的挂面有所不同,别的地方都是两根筷子拉面,比如舒城,比如肥东某地。而吴山人挂挂面,必然是三根筷子。这样挂出来的挂面会更细、更白,吃起来也更丝滑。挂面吃起来方便,好吃。可其加工的过程特别繁杂。</p><p class="ql-block">第一就是选面,挂挂面的面粉与超市里的面粉是不一样的,以前都是自家种的麦子,自己去加工厂加工的。加工挂挂面的面粉,不能过急,过急、过快、温度就会很高,这样就会影响挂挂面的质量。这样就会比平常加工面粉要慢得多,所以加工费也要多一点。而用的面白也是用面粉蒸熟了的,用这样的面白搵面,挂面的外表没有颗粒,吃起来也更丝滑。</p><p class="ql-block">第二就是和面了,每天下午三点钟左右就开始和面。和面可是一个力气活,没有一把子力气是做不来的。当一盆面揉到不沾盆,不沾手,面皮上有光泽,有气泡了,先放一放,给它时间醒一醒,等有了感觉将其放到案板上撑平。再用小瓷碟切成条,粗细自己掌握,再一层一层盘入面盆中,这叫做盘条。条盘好了以后,再用麻袋盖上,让它自然发酵。</p><p class="ql-block">到次日凌晨,三点钟左右起床上筷,上筷就是把发酵好的面条,用手搓一搓,来回缠绕在两根面筷上,然后放入面箱里醒条。以前的面箱都是用土坯砌筑的。约么上午八九点钟,面筷搭箱了就可以出面了。 把搭箱的面筷拿出来,插入面架上面,中间再夹一根筷子,一扯一松,一扯一松,开始不能扯到底。具体如何拉扯,全都是凭感觉的。拉过头了,会淋筷,面条就会淋到地下去。拉轻了,面条过粗,颜色会深也不好看。到半干了就要找筷了,把最底层的面筷,拢起来插入上架孔中,这样一子儿面三根筷就完成了。等完全干了就可以收筷了,把收下来的挂面,放入花篮里面码码好。这样挂挂面的一整套动作基本完成了。像铲面筷,整理各种工具也是少不了的,所以挂挂面不仅仅是在字面上面讲的。还有挂挂面也是要讲究盐份的。夏天,天气热,温度高,盐分就多些,冬天,天气凉,盐分就少些。所以夏天的面,吃起来会咸一点,在吃面的时候多放点水,最好是加点锅巴之类的同煮。还有一个小妙招:秋天的时候,风草高,大多数人会起火,有的会烂嘴丫,我们只要下一碗青菜挂面,一股劲吃完,一吃就好,特别管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挂面圆子</p><p class="ql-block">吴山有了挂面,就衍生了挂面圆子。吴山的挂面圆子,不同于庄墓圆子和下塘的烧饼圆子。</p><p class="ql-block">取挂面若干,放入开水中煮到七成熟,捞起放入凉水中冰一下,再晾干水分,放到案板上切碎,切记:千万要用刀切成米粒大小,不能太大,也不要太碎。再把五花肉切成末,生姜,葱,大蒜一并剁碎放入香油搅拌均匀。在圆圆子的时候打几个鸡蛋,流出蛋清,放入碗中,拈一下蛋清,搓一个圆子,搓一个圆子,拈一下蛋清。把搓好的圆子放入簸箕里,用粉面搓揉,防止粘连,这样一盘精致的圆子基本上完成了。吃的时候可以蒸出来吃,也可以油炸着吃。吴山还有炸糯米圆子,芋头圆子,南瓜圆子的习惯。吃圆子寓意团团圆圆。</p><p class="ql-block">每逢家里有贵客,大情小事,逢年过节,吴山都有吃园子的习惯。来了客人餐桌上必定有圆子,而且圆子一定是第三个上桌的,这叫作连中三元。而大菜(红烧肉)一定是最后一道上来的菜,有了事情要谢客都是上了大菜,主人家会来谢客、行礼的。这些过去传统的礼节,现在也丢失得差不多了。其实这些礼节还是要尊重的,这也是传统文化的延续。</p><p class="ql-block">4.糊子</p><p class="ql-block">吴山人做菜有一样是必不可少的,像极别处的开口汤。这就是吴山的糊子。最早是荠菜,然后是苋菜。取春天鲜嫩的荠菜或者苋菜,洗净晾干备用。锅里起油,烧水加入少许的姜末。等水烧开了,放入芥菜,随即就可以放入调好的粉面。要做到不稠不稀。还有荠菜的香味,也不腻口。喝酒前,吃上一小碗,能很好地保护胃黏膜。</p><p class="ql-block">再有就是黄鳝糊糊了,我们取春天肥美的鳝鱼,宰杀洗净,放入开水中煮熟,把煮熟的鳝鱼一点一点撕成丝。这里要说一下:一定要用手撕,切记不用刀功。整理好了备用。程序与前者相同,只是黄鳝糊必须加入咸猪油(也叫腊油)这是吴山人特有的手法。老家是苏北的朋友,一直不能理解:为什么吴山人煮鱼、煮泥鳅都少不了咸猪油呢?煮泥鳅糊就不一样了。泥鳅也是要春天的泥鳅,泥鳅一定要是雨水节气以后的泥鳅。这样才好吃,过早的泥鳅刺儿硬,肉质也不软,口感也不爽。所以烧泥鳅糊儿,必定要等雨水节气以后的。</p><p class="ql-block">把洗好的泥鳅用粉面搵一下,起锅烧油,用文火将泥鳅炕至两边微黄。加入开水煮沸。再文火煮20分钟,其间可加入葱、高度白酒,千万不能用料酒,再加入白醋,同样的不能加入陈醋,别问为什么,你只管做就行了。起锅时再加入两个公鸡蛋,这样一道色香味俱全的泥鳅糊就完成了。</p><p class="ql-block">5.腊味</p><p class="ql-block">抱着一切皆可腌制的原则,吴山人把咸菜,腌到了极致。什么咸鸭,咸鹅,咸猪肉。咸的乳猪肉。咸鱼。咸萝卜,咸豆角,咸鸭蛋等。虽然没有金华火腿那么出名。但如此的辣味,一到冬天就成了家家户户餐桌上的不可或缺。</p><p class="ql-block">以前家里来个客人,削小半个咸鸭,捧一捧黄豆,放锅里一道煮了 ,鸭子好了,豆子也好了,再用咸鸭的汤,烫几颗黄芯乌,基本上就搞定了。还有一种做法:就是将胡萝卜或者豆腐干切成片儿,放入盘底,再将咸鸭或者咸肉切成片铺在上面,然后放入饭锅里面蒸,等饭好了,菜也得了。既省时也省事,味道也极佳,这是懒人的做法。</p><p class="ql-block">以前没有冰箱、冰柜腊味一过了春天就不好吃了,味道也卡么了。大人们就会拿出来,在锅里烧开的卤水中,将咸菜回一下卤,除去咸菜的齁味,这样如是就可以吃到端午节。再往后就不行了,现在条件得好了,那味一年四季都有的吃,也就不稀罕了。</p><p class="ql-block">2025.01.09 于吴王故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6.鱼头炖豆腐</p><p class="ql-block"> 吴山几乎所有的饭店,都会做鱼头炖豆腐的。虽然其味道会大相径庭。不过他们有一个统一的手法:都会在汤里,或多或少加一点咸猪油,这就是吴山,要问具体什么原由,也说不出什么子午卯酉来,也许就是喜欢吧。</p><p class="ql-block">吴山的鱼头汤,起先是。“春满园”做得比较好,因为他们有极好的食材:就是魏老河的鳙鱼。魏老河不但有鳙鱼,也盛产鳜鱼。</p><p class="ql-block">鱼头汤最好的食材就是鳙鱼,其他鱼类次之。</p><p class="ql-block">鳙鱼俗称花鲢鱼。颜色有灰白色,白色或浅黄色。尤以黄色为佳,水质也是浑水塘的鱼滋味为上。鱼头也不要太大,整个鱼有十斤上下即可。将鱼头从中间一分为二剔去鱼鳃,特别是鱼的牙齿,一定要清理干净。最腥味的地方就是这里了。将鱼头洗净,起锅烧油,放适量的精盐,把鱼头炕至两面微黄,估计熟透了。注意一定要熟透了,此时才可加入白开水。生姜几许,葱,不要放蒜,高度白酒少许,少许的胡椒粉,味精,十几粒枸杞。</p><p class="ql-block">然后放入焯过水的豆腐块,文火慢炖。炖的时间久一点。越久味道越浓。其间不可加入冷水。见汤汁乳白色即可起锅。其实鱼头还有一种做法:就是剁椒鱼头,剁椒鱼头是将鱼头煮熟捞盘,该做的都做了,就不一一赘述了,再把红米辣剁粒,放油锅炸一下,红米辣在炸的时候要注意了,不能炸过了,炸过了米辣就会皮了,没有辣椒的香味了,炸好的米辣趁热:滋啦一声浇在鱼头上面,那种滋滋拉拉声响,伴随服务员的吆喝,能把整个饭局气氛拉满。</p><p class="ql-block">2025.01.10</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7·螺蛳</p><p class="ql-block">螺蛳就是我们平常说的田螺,吴山这个地区吃螺蛳是有时间期限的,一般都是在年底到清明节期间,过了清明节是绝没有人再吃螺蛳的了。捡到大的螺蛳,一般都是在家里,放到水盆里渡上几天,将水里放上香油。这样做出来的螺蛳就不会硌牙了。</p><p class="ql-block">将螺蛳的肉洗净,与韭菜一起炒。小的螺丝也是挑出肉,也是与韭菜一起炒来吃的。我见过最粗暴的取肉方法:一个是用榔头将螺蛳壳敲碎,一个是用石磙来回滚动,将螺蛳壳碾碎,然后放塘里使劲地清洗,虽然粗暴但也直接。</p><p class="ql-block">九几年我去了无锡,看见他们地方人将烧好的小螺蛳,装在口袋里,当零食来吃。像极了我们这里嗑瓜子,一边走路一边嗑螺蛳。</p><p class="ql-block">后来吴山就有了红烧小田螺。选大小差不多的田螺,也是用清水放上香油,把螺蛳渡一下。然后用老虎钳子将田螺尾部咬去,再用清水焯一下,然后放入调好的料中慢煮。具体是什么配方暂时保密,吃起来还是离不开麻与辣。总之,口味比无锡的那个重得多,也不能装在口袋里当零食吃,但卖家会给你一个纸盒、几个牙签。这样也可以边走边吃了。记得在合肥步行街的后面有一家烧田螺的,味道极好,只是没有吴山人做的辣。</p><p class="ql-block">这几年到处在搞农田改造。以后再想吃到本土的田螺,估计是够奢侈的了。好在吴山人吃田螺就那么几天,影响不会太大了。</p><p class="ql-block">8.龙虾</p><p class="ql-block">在我的记忆中,小龙虾绝对不是我们本土的物种。本土发现小龙虾在七五年左右吧,在这之前,田里只有螃蟹,乌龟之类的有甲类生物。 </p><p class="ql-block">有人说它原产地是江苏盱眙,我的的确确不能苟同,因为盱眙位于淮河下游,要繁殖到上游极其困难。后来问了度娘说:是原产地在美国,后经日本传又到了中国。这个我也很难理解。</p><p class="ql-block">八、九年代,本地到处都是小龙虾。一开始还没有人吃这些,只是捉来喂喂鸭子,谁知这一喂,吃出了商机。喂了小龙虾的鸭子长得特别快,特别好,满月的鸭子软脚病也没有了。蛋鸭的产蛋量也大大地增加。鸭蛋的味道也极好,咸鸭蛋黄油很多。</p><p class="ql-block">再后来就有人取龙虾的尾部,挤出虾仁来,烧汤、炒蚕豆米,这样一来,龙虾竟成了香饽饽。还是九零年代吧,吴山的虾仁一度远销上海,并出口了日本,这些虾仁可都是天然的。</p><p class="ql-block">后来,随着农药、化肥在田间使用,稻田没有龙虾了,于是人们又反过来养殖龙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那几年,宁国路的老谢龙虾堪称一绝。据说那是江苏盱眙还举办了龙虾节。吴山的饭店也有烧龙虾的,但与宁国路的比起来还是有差距的。不过吴山吃龙虾的人还大有人在,只是他们没有吃过以前的龙虾,也不清楚龙虾的前世今生。姑且食之吧。深冬的太阳,还是很温暖地照在靠南边的窗户上。</p><p class="ql-block"> 2025.01.10·于简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