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昵称: 霞(拒加V和Q) </p><p class="ql-block"> 美篇号:18815426</p><p class="ql-block"> 作者:姜世珍(88周岁)</p><p class="ql-block"> 女儿霞帮助整理编辑发表</p><p class="ql-block"> 插图来源于家人拍照</p> <p class="ql-block"> 我一九九六年元月退休,年满六十岁。老师们都说:“姜老师,你退休了没有那么累了,可以清闲点了。”</p><p class="ql-block"> 谁知退休后的我并没有那么轻松,反而有许多家务事等着我,基本没有时间休息。家务事一茬接一茬,我成天忙忙碌碌,根本停不下来。</p><p class="ql-block"> 首先,父母都已八十多岁了,二老身体都不好, 照料父母的重任落在我的肩上。</p><p class="ql-block"> 95年父亲在酒厂摔伤未愈,又并发其他疾病,行走困难。常常需要送医治疗,熬汤煎药,身边离不开人,都是我一手一脚地服侍他。</p><p class="ql-block"> 父亲受伤后,久治未愈,他心情变得焦躁,常发脾气,行事不通商量 ,常常莫名其妙地发火,特别是常与母亲拌嘴争吵。一家人都得忍让着他的坏脾气,而我对他的照料少不了要忍受更多的委屈。</p><p class="ql-block"> 九七年四、五月份,母亲在赤水尚家塆下石梯时不慎摔倒,臀部骨折,住院一个多月,出院后在家疗养两个多月才能拄着拐杖慢慢行走。二老的吃穿住行都得我亲自料理。</p><p class="ql-block"> 我一人既要照料二老,还要照管刚读小学的外孙若斯上下学的接送,还得管全家人的生活:买菜、做饭、洗衣、打扫卫生等,总觉得时间不够用,很多时候晚上还得加班做。</p> <p class="ql-block"> 三女婿刘朝金在赤水白天鹅对面开了家摩托车修理店,又在门市上租了套房子,接我们去给他们同住,帮他们管理生活,买菜做饭等家务。</p><p class="ql-block"> 约九七年三女在赤水太平街买了一套二手房。我们一家老小搬去同三女一起住,便于大家互相照应。我们一大家子人,门市上还请了两个修理工,每顿吃饭一大桌人,买菜、煮饭,中午还要送饭到白天鹅门市,去来得花两个小时,冷热不间断 。第二年门市迁到市政府大门外,离家近了,减少了送饭的通勤时间。她爸长期看门市,繁琐的家务事,就落在我一个人身上。</p><p class="ql-block"> 九八年三女儿生完小孩,休完产假去上班,我又帮着带外孙女。幸好那时门市离家近,好多时候我忙不过来,就将小外孙女彦池送到门市去,由外公帮着带,直到我们搬到九支新屋,外孙女在赤水读幼儿园,都是我每天接送。</p><p class="ql-block"> 我们2001年搬到九支新屋后,三女婿的燃气门市迁到九支新街。门市上的几个人同样在我家吃饭。后因老祖婆住院,他们才自行开火煮饭.......</p><p class="ql-block"> 1999年腊月十四日,是婆母的八十五岁生日,亲友们都前来庆贺。中午饭后她坐在沙发上陪客人摆龙门阵,她女婿——张光富不慎将饭桌的桌面掀翻,压在母亲大腿上,造成她大腿骨破裂,这真是“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p><p class="ql-block"> 母亲当时就痛得站不起来,我们立即送到赤水中医院,主治医生寥医生是熟人,他诊断出大腿骨破裂。由于年龄太大,不能动手术,只能吃药打针,上夹板固定着慢慢愈合。</p><p class="ql-block"> 寥医生告诉我们,在家里静养就可以了,只要定时来检查、打针、上药。老人家年老了,住在医院不习惯,反而让她心情不好,不利于恢复,而且住院你们也麻烦,也要多花很多钱。你们不用担心,我会尽力把老人家的腿治好(寥医生就是当年来学校的年轻江老师的哥哥的徒弟,我认小江老师为妹妹,所以和他们家的人都很熟悉)</p><p class="ql-block"> 我们一家人不分白天黑夜的轮流护理,精心照料。我主要照料二老和家人生活。临到过年时,儿女、儿媳们都陆续回来,他们都加入到护理照顾公婆的任务中来。孩子们都不嫌脏,不怕臭,擦屎接尿,对公婆尽心尽力地照料。还给公婆买喜欢吃的零食、烟酒,两位老人看到儿孙们这么孝顺,都很开心,情绪稳定了,安心地养病。</p><p class="ql-block"> 老祖婆受伤的臀骨,养了两个多月,才可以慢慢地下床,但无法直起身子走,只能双手按着凳子,在屋子里慢慢地移动。这样每天坚持锻炼,慢慢地可以拄棍子直立行走。四个多月才基本恢复,能下楼走动了。</p><p class="ql-block"> 老母亲三年之内,两次受重伤,精神状态差了,健康状况每况愈下,走路变得有些困难。我常为二老做些营养食品,如鱼汤、猪脚汤、鸡汤等给他们补,母亲总是吃得少,劝她多吃点,她说:“我吃对头了,让大家都吃点,不要光给我们两个吃。”母亲一辈子都总是顾着别人,不多吃好东西,但粗杂粮,特别是红苕、土豆之类,她经常要我煮给她吃,她常说:“这些东西吃了一辈子都吃不够。”</p> <p class="ql-block"> 我的退休生活实际就是换了个舞台,由工作重心变成以家庭为重心。虽然有时也觉得累,但赡养老人,帮着孩子们处理家务,带带孩子也是我们的责任。只要家人能过好,我累点、多做点也没什么。而且当一家人在一起其乐融融,我觉得自己的付出都是值得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