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城记》眉山市

李树棠

<p class="ql-block">美篇第645篇</p> <p class="ql-block">一、简介“三苏祠”</p> <p class="ql-block">  “三苏祠”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父子的“故居”,坐落于四川眉山市东坡区“纱縠行”。</p><p class="ql-block"> 元代改“宅”为“祠”,祭祀“三苏”由此开始,“三苏祠”虽为苏家家族祠堂,但因三苏父子的影响力,一直以来都是对外开放的公祭祠堂。明末毁于兵火,清康熙四年(1665)在原址上摹拟重建,是历代名人雅士、文人墨客拜谒、凭吊的“文化圣地”。</p><p class="ql-block"> 苏轼在此生活 26 年,其多篇诗文如:《梦南轩》、《记先夫人不残鸟雀》等都回忆到儿时在此生活的情境。苏轼诗曰“家有五亩园”。</p><p class="ql-block"> “三苏祠”清代建筑群和西蜀园林相融合,整体布局呈现“三分水,二分竹,祠在水中央”岛居形式的特色,即整座祠堂构建在三面环水的一座半岛上,坐北朝南,在一中轴线上组成三进四合院,东西厢房在左右均衡的基础上又有自由变化,从而形成了不严整对称的格局。</p><p class="ql-block"> 三苏祠,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内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三苏纪念祠堂。201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三苏祠“文化遗产保护荣誉证书”,赞誉三苏祠为“中国古典园林精粹,世界人文旅游经典”,高度评价三苏祠“为中华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作出了巨大贡献”。</p><p class="ql-block"> 2022年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三苏祠时指出:“一滴水可以见太阳,一个三苏祠可以看出我们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们说要坚定文化自信,中国有《三苏》,这就是一个重要例证。”</p> <p class="ql-block">  “三苏祠”是蜀中最负盛名的名人祠堂和古典园林。2006年,又将占地约十亩的原眉州古考棚遗址划归三苏祠,现占地 106亩,保存有16处古建筑及苏宅古井、苏宅丹荔、黄荆古树等遗迹,收藏有宋拓本《醉翁亭记》《丰乐亭记》等数千件文物文献,陈列有三苏家训家风、生平成就、东坡书法碑刻,完整保留了三苏纪念祠堂的风貌。</p><p class="ql-block"> 主体建筑由南大门、前厅、飨殿、东西厢房、启贤堂及廊院、快雨亭、来凤轩、云屿楼等组成。东西两边建有亭榭五座,东池有抱月亭、绿洲亭;西池有瑞莲亭、百坡亭、披风榭。</p><p class="ql-block"> 园内还有式苏轩、听荷轩、海棠亭、天香亭、东坡盘陀像、碑亭、东坡书院等建筑。</p><p class="ql-block">故居遗迹何处寻?</p><p class="ql-block">古井荔枝诉亲情。</p><p class="ql-block">改宅为祠景先贤,</p><p class="ql-block">祭祀历经八百年。</p><p class="ql-block">明清风貌古建群,</p><p class="ql-block">民国扩建添新景。</p><p class="ql-block">百年维修重光现,</p><p class="ql-block">漫步苏祠感万千!</p> <p class="ql-block">  【 解 说 “ 纱 縠 行 ” 】</p><p class="ql-block"> “纱縠行”是眉山市一条街巷的名称,也是眉山唯一沿用至今的宋代地名。</p><p class="ql-block"> 当年苏家就居住在眉山城西南“沙縠行”。苏轼曾说:“先夫人僦居于眉之纱縠行”。苏轼于1036年出生于纱縠行苏家。“纱”是指棉纱、丝质物品之类,“縠”是有皱纹的纱,“行”是行业的行,也就是说,这条街是眉州当时的丝绸纺织行业的集散地,也是一条繁华的商业街。每年的蚕市,是纱縠行最为热闹的时候,苏轼《和子由蚕市》诗中写道;“忆昔与子皆童丱,年年废书走市观”,说自己和弟弟苏辙竟然丢下书本,跑到集市上去看热闹。</p><p class="ql-block"> 上图,“古纱縠行”几个字,是由眉山籍的著名书画家杜重划题写,旁边的落款解释了“纱縠行”的由来;“北宋初年,眉山纺织业、养蚕业很发达,眉山县城内南街至苏宅一巷为其时的纱縠集市,后人将此巷取名为古纱穀行。明清以来,纱縠行口建有牌坊,五十年代初拆毁,为重立纪念馆特补书。”</p> <p class="ql-block">二、“三苏”生平</p> <p class="ql-block">  【“三 苏”父子的情怀人生 】</p><p class="ql-block"> “三苏”父子的人生选择与行迹各有不同,却殊途同归地通向同一个理想一一那就是积极用世的儒者风范,超越个人荣辱、穷达皆观照天下的人生观念,以及匡时济俗的淑世情怀。</p><p class="ql-block"> 父子三人以平易流畅、切于时弊的文风对现实政治发表忠言谠议,深入探讨治乱兴亡之理。无论是苏洵“贤者不悲其身之死,而忧其国之衰”,抑或苏轼“守其初心,始终不变”,“志在斯民,仁为已任”,还是苏辙“去民之患,如除腹心之疾”,“盖君子为国,正其纲纪,治其法度”……无不体现民为邦本、为政以德的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和心忧天下的家国情怀。苏轼、苏辙半生仕宦,更是把这些主张深刻履行到行政实践中去。</p> <p class="ql-block">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三苏祠”重要指示 】</p><p class="ql-block">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我们要敬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p><p class="ql-block"> 一滴水可以见太阳,一个“三苏祠”可以看出我们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们说要坚定文化自信,中国有</p><p class="ql-block">“三苏”,这就是一个重要例证。</p><p class="ql-block"> 要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的理念和思维,广泛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不能封闭僵化,更不能一切以外国的东西为圭臬,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p><p class="ql-block"> 家风家教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是留给子孙后代最好的遗产。要推动全社会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激励子孙后代增强家国情怀,努力成长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之才。</p><p class="ql-block"> 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清白做人、勤俭齐家、干净做事、廉洁从政,管好自已和家人,涵养新时代共产党人的良好家风。</p> <p class="ql-block">1、苏洵生平</p><p class="ql-block"> 苏洵(1009一1066),字明允,号老泉,北宋文学家。</p><p class="ql-block"> 唐、宋的散文巨匠,史称“八大家”。而苏洵和其二子,就占了三家。以通材而论,苏洵不如其子;但拿政论来说,苏轼、苏辙就比不上老父了。</p><p class="ql-block"> 正如“蒙学”教材《三字经》所载:《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苏洵家境较好,两个哥哥早已中举,他是幼子,贪玩,好游历。</p><p class="ql-block">后来家里安排娶了眉山富户之女程氏为妻,结果也未能收心,还是不知上进。</p><p class="ql-block"> 程氏,恭孝勤俭、相夫教子,深得长辈喜欢,让人敬佩。苏洵父子三人,能成为一代文豪,都离不开程夫人的默默支持。</p><p class="ql-block"> 苏洵之母的离世,给了他沉重的打击,发誓要重新做人,此时他已 27岁,那一年也正是大文豪苏轼出生之年,所有一切都发生了改变。发愤读书,二十年苦读或游历天下、深入观察、思考社会现实,并培养孩子们读书学习。</p><p class="ql-block"> 但一生三次科举落榜。仁宗嘉佑元年(1056),苏洵送其二子入京(开封)应试。北宋文坛领袖欧阳修赏识其才,将其《权书》、《衡论》、《几策》等二十二篇文章,献宋仁宗。</p><p class="ql-block"> 苏洵被皇帝特招,任秘书省校书郎,霸州文安县主簿,与姚辟同修礼书,作《太常因革礼》一百卷,书成,不久而卒,后追赠光禄寺丞。</p><p class="ql-block"> 苏洵多为政论文,往往直接针对北宋社会的现实而作。其散文以气势胜,具有荀子和战国纵横家的雄辨之风,观点明确,析理深透,语言犀利,结构谨严,妙喻连篇,呈现出雄奇高古的风格。其散文在当时就颇具影响,对改变不良文风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p><p class="ql-block"> 苏洵传奇的一生,最终成为了一位文学史上的大器晚成者。</p> <p class="ql-block">2、苏轼生平</p><p class="ql-block"> 苏轼(1037一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苏轼才高学富,是我国文学史上罕见的“通才”。他的词作是开宗立派的大家,首开“豪放派”词风,与南宋辛弃疾,合称“苏辛”。</p><p class="ql-block"> 他的诗歌,想象丰富,变化万千,大大提高了“宋诗”的质量,影响所及哺育了一代诗人。他的散文创作才情横溢,为古文创作开辟了新天地,在欧阳修之后,便成为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为“唐宋八大家”之一。</p><p class="ql-block"> 苏轼的书法绘画堪称一流,擅长行书、草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合称“宋四家”。他喜画竹和枯木怪石,有《竹石图》等传世。</p><p class="ql-block"> 他还和欧阳修一起把古文引进赋体创作,他的《前赤壁赋》、《后赤壁赋》与欧阳修的《秋声赋》同为“文赋”的代表作。</p><p class="ql-block"> 苏轼在农业、水利、医药、经学、军事、音乐、烹饪、养生等方面颇有建树,是全才式的艺术巨匠,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p><p class="ql-block"> 在文学艺术方面,苏轼是个雄视百代的风云人物,而在政治上他却是个复杂而不幸的悲剧人物。他的一生是在尖锐的政治斗争环境下度过的。</p><p class="ql-block"> 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中进士,开始走上仕途。历典八州,勤政爱民;调查决策,谋划精当;急务要务,果断担当;才识兼茂,明于体用,充分展示了宋代士大夫既是国家政治的直接参与者,又是文学艺术的创造者,还是学术思想研究者的多重身份。</p><p class="ql-block"> 1079年,以“乌台诗案”事件,被捕入狱,备受折磨,之后,贬黄州。苏轼从政四十余年,有三分之一时间在黄州、惠州、儋州三个贬所度过。尽管如此,苏轼在晚年仍作诗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充分展现了他的家国情怀。</p><p class="ql-block"> 苏轼一再被贬斥,最后竟贬至当时荒凉之地海南岛。宋徽宗即位,元符三年(1101)大赦,复任朝奉郎。带病之躯北归途中,卒于常州,谥号“文忠”。</p> <p class="ql-block">3、苏辙生平</p><p class="ql-block"> 苏辙(1039一1112),字子由,晚年居颖川,自号颖滨遗老,又号栾城。与父洵、兄轼,合称“三苏”,又称他为“小苏”。</p><p class="ql-block"> 苏辙和哥哥苏轼从小一起读书,长大一起考中进士。做官以后,仍是枝株相连,沉浮相随,荣辱与共。在坎坷的仕途上,他们互慰互勉,终生不渝,真是手足至亲,知已深情。</p><p class="ql-block"> 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与苏轼同时中进士。政治态度与苏拭大致相同,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初为地方官,出任大名府推官,河阳军学官、齐州掌书记、应天府判官等。</p><p class="ql-block"> 后来, 苏辙因“乌台诗案”牽连,他上书请求为兄赎罪,被贬筠州盐酒税。直到四十七岁,才被命为歙州绩溪令,结束幕僚生涯。</p><p class="ql-block"> 宋哲宗时保守派执政,召回苏辙,此后官至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副宰相)等重要职位,是元祐之政举足轻重的角色。哲宗之后,恢复新法,遭贬官外调,身后谥号“文定”。</p><p class="ql-block"> 在我国文学史上,苏辙虽然没有他哥哥苏轼的名气大,但为文以策论见长,在北宋也自成一家。在散文上的成就,如苏轼所说,达到了“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不可没。”</p><p class="ql-block">其诗多学苏轼,缺乏特色,著有《栾城集》。</p> <p class="ql-block">三、三苏祠风景如画</p> <p class="ql-block">1、南大门</p> <p class="ql-block">  三苏祠“南大门”,也是正大门【注:三苏祠西侧还有一座西大门】,它是由民国十七年(1928)的“牌坊式样”改建而来的三檐歇山式仿古建筑。</p><p class="ql-block"> 南大门悬挂的“三苏祠”匾额,为清代大书法家何绍基墨迹。何绍基当时任四川学政使,咸丰三年(1853),来眉山巡察眉州试院考试情况(注:当时,考棚与三苏祠仅隔一道墙,现为苏祠,“东园碑廊”。且辟一小门相通。何绍基有幸下榻祠内。考察毕,地方官请客,突遇一场骤雨,顿消酷热的惬意,众呼,快哉!何绍基倡议,遂改该室曰:“快雨亭”。)因此在三苏祠题匾并留下诗文。</p><p class="ql-block"> 进入正大门,迎面是两棵高大的银杏树,它们是三苏祠古老历史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2、前厅</p> <p class="ql-block">  前厅的建筑风格为悬山式屋顶,抬梁式梁架,建于同治十年(1871),是清代时期的“三苏祠大门”。</p><p class="ql-block"> 前厅门楣正中悬挂清代道光十四年(1834),眉州知州洪运开题写的【文献一家】匾额。“文献”的“献”字,通“圣贤”的“贤”字,意为:文学先贤都集于苏门一家。洪运开,道光年间任眉州知州,安徽合肥人,因此,落款处谦称淮南后学。</p><p class="ql-block"> 前厅门枋有对联一副: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p><p class="ql-block"> 宣统二年(1910)四川盐茶使赵藩书写。此联高度评价三苏父子,尤其是苏轼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以及卓越的文学成就。</p><p class="ql-block"> 上联的“三词客”,指苏洵、苏轼、苏辙。</p><p class="ql-block"> 下联中的“文章”主要以散文而论,“四大家”,指唐宋古文运动的倡导、兴起、继承、完成阶段的领袖人物,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苏轼。</p><p class="ql-block"> “唐宋八大散文家”是明代人称评的唐宋八位著名的散文家,他们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p><p class="ql-block"> 撰联者张鹏翮,四川遂宁人,清代名臣,康熙九年进士,历任浙江巡抚、两江总督等,雍正时期官拜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时称“贤相”。书写者赵藩,云南剑川人,学者,书法家。</p> <p class="ql-block">  前厅中有两通“御制碑”①《宋赠苏文忠公太师制》②《宋孝宗御制文忠苏轼文集赞并序》。南宋,特别是宋孝宗时期,对苏轼的研究和推崇达到高峰,上至皇帝、大臣,下至平民百姓对苏轼都十分敬重。这二通碑就与宋孝宗皇帝有关。</p><p class="ql-block"> 乾道九年(1173),苏轼的曾孙“苏峤”要出版其曾祖的文集,为此,孝宗在选德殿专门召见苏峤,特追蹭苏轼为“太师”,即有“碑①”一文,并为即将刊行的苏轼文集作《宋孝宗御制文忠苏轼文集赞并序》。</p><p class="ql-block"> 文中对苏轼推崇备至,赞誉“忠言谠论,立朝大节,一时廷臣无出其右”,称苏轼“可谓一代文章之宗也!”称其文学成就“雄视百代,自作一家,浑涵光芒,至是而大成矣”。持别是“碑①”中的这句:“人传元祐之学,家有眉山之书”更是对三苏,特别是对苏轼文学的推崇。</p><p class="ql-block"> “元祐之学”指的是宋哲宗元祐时期,苏轼已成为继欧阳修之后的北宋文坛领袖,代表北宋文学的最高成就。苏轼出生于眉山,是眉山的文化标志,“眉山之书”就是指苏轼的文学作品。所以,陆游所讲的“苏文生,吃菜羹,苏文熟,吃羊肉!”也说明苏轼文章成为后世学子们学习的典范,也说明了苏轼的文学地位。</p> <p class="ql-block">  宋孝宗召见苏轼曾孙苏峤,追赠并写序,一方面表现出孝宗对苏轼文章的推崇,更重要的是为苏轼“恢复名誉”。这是因哲宗时期,苏轼兄弟受到了政治上的打击和迫害。他们本是元祐初期的执政大臣,哲宗亲政后,遭到排挤和贬谪。</p><p class="ql-block"> 宋徽宗登基后,听信蔡京之言,将哲宗元祐、元符年间,所谓对王安石变法不满的近120名大臣列为“元祐奸党”(苏轼兄弟名列其中),并立下《元祐党籍碑》。凡碑上所列的“元祐党人”,不许參加科考,永不录用,不许与官宦人家通婚,不许其子孙留在京师等。</p><p class="ql-block"> 崇宁三年(1104)“元祐奸党”增至309人,徽宗书写“元祐党籍碑”,并颁布全国各州县都立下《元祐党籍碑》,这种打击真是亘古未有。</p><p class="ql-block"> 南宋孝宗时期,朝廷下令毁掉全国所有的《元祐党籍碑》恢复“三苏”名誉。【注:现存“元祐党藉碑”有两座,①广西桂林龙隐岩石壁间,②广西融县真仙岩石壁间。这两件碑文均为后人重刻。】所以,孝宗的《宋赠苏文忠公太师制》和《宋孝宗御制文忠苏轼文集贊并序》,这两通御制碑意义非凡,历代出版的苏轼文集中,大多会刊印这两篇御制文章。</p><p class="ql-block"> 苏轼曾孙苏峤,曾任显谟阁待制,显谟阁为皇家收藏诏书文章的图书阁,职务虽然较低,但在元祐三苏恢复名誉之后,能进入皇家图书阁也是一件不易之事。</p><p class="ql-block"> 在“前厅”的左右还建有两个“耳房”,保存着“九通”记载“三苏祠”历史沿革和维修记录的碑石。</p> <p class="ql-block">3、飨殿</p> <p class="ql-block">  三苏祠的“祠堂”是由前厅和飨殿,以及后面的启贤堂、来凤轩、东西厢房、回廊构成三进四合院。第一进院落为“飨殿”和东西厢房。</p><p class="ql-block"> “飨殿”是供奉三父子的殿堂,为三苏祠的主体建筑之一。历经了明末农民起义的战乱,整个四川民生凋敝,眉山更是在一片废墟之中,三苏祠也近乎荒芜。</p><p class="ql-block"> 清初,四川刚刚纳入清代版图,康熙四年(1665),眉州知州赵蕙芽即主持重修“三苏祠”。他在原址地摹拟重建祠堂,先后修建了飨殿、启贤堂、木假山房、瑞莲亭,奠定了“三苏祠”清代建筑群的基本风貌,对三苏故祠的恢复重建功不可没。</p><p class="ql-block"> “飨殿”建筑面积250多平方米,为硬山式屋顶,抬梁式梁架。在殿前悬挂有三架匾和三副对联,其中,正中是“是父是子”匾额。</p><p class="ql-block"> “是父是子”匾为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眉州知州蔡宗建题词。此匾中的“是” ,在古汉语里是这样的意思:“是父是子”,意为:有这样伟大的父亲,就有这样优秀的儿子,虎父无犬子的意思。</p><p class="ql-block"> 事实也的确如此,三苏父子家学渊源深厚,苏轼兄弟的成就离不开父亲苏洵的言传身教。苏洵当年科考落榜之后,归里,闭门谢客,整整十年,这期间就是父子三人共同学习的漫长过程。</p><p class="ql-block"> 在苏洵读书奋进过程中,他还大力督促二子读书治学。苏轼在晚年曾回顾说,自己六十多岁时,依然梦到没有完成父亲交代的读书任务,而从梦中惊醒。苏轼活泼开朗,弟弟性情沉稳,苏洵因材施教,据不同性格而教诲。</p><p class="ql-block"> 苏洵陪二子首次出川,因老父的细心教导,嘉祐二年(1057),兄弟二人同时金榜题名高中进士,名动京师,</p><p class="ql-block">苏轼时年二十一,弟弟苏辙时年十九岁。</p> <p class="ql-block">  飨殿的殿堂庄严肃穆,供奉着三苏父子塑像。正中端坐的是父亲苏洵,谥号“文公”;长子苏轼居右,谥号“文忠”;次子苏辙居左,谥号“文定”。</p><p class="ql-block"> “三苏”是我国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以苏轼为代表的三苏父子,以其深邃的哲学思想、卓越的政治实践、辉煌的文学成就和丰富的人生体验,形成了独具魅力的”三苏文化”,为中华民族谱写了一曲灿烂的乐章。</p><p class="ql-block"> “三苏”在文学上造诣极深,虽同出一源又各具持色,人称“凝炼老泉、豪放东坡、冲雅颖滨”,同登唐宋八大家之列。三苏父子立身操守,光明磊落,清廉正直,循理无私,关心国家命运,同情民间疾苦,深受古今中外景仰和歌颂。一门父子,千古文章,雄视百代,辉耀古今。</p> <p class="ql-block"> 在苏洵像龛顶部,悬有乾隆二十年(1755)眉州知州张兑和题写的“养气”匾,该匾题字的后半部分有较长的跋文共一百八十七字,它的大意是:三苏父子的学问,是以儒家“养气”为宗旨。宋代洛阳程颢、程颐兄弟倡导的“理”学,眉山三苏父子的“气”学,前人将其相提并论,而眼光狭隘的人却拘泥于“理”“气”的门户之见。我认为君子的学问,假如对身心有好处,对家庭和国家有裨益,对纲常明教有补正,即使圣人再生,也可以进入他们的行列和颜悦色、从容不迫地发表自已的見解。</p><p class="ql-block"> 我【张兑和】登上这供奉三苏父子的祠堂,对此深有感触,于是阐明三苏做学问的根本,以铭记他们高尚的德行。三苏的学问自有根源,苏轼说:“读《易》可以忘记忧愁,父亲就是我的老师。”苏辙说:“(苏轼)抚慰我时是兄长,教诲我时是老师。”观察苏家父子及兄弟间传道、授业、解惑的相互关系,我们可以看出他们的崛起与兴盛,自宋以来便超越百代,又哪里仅仅是因为文章著称于世呢?</p><p class="ql-block"> “养气”匾,昭示了苏氏父子为人治学的宗旨和浩然正气。特别是苏氏兄弟的政治主张和治学精神,不随声附和于王安石、司马光,特立独行,合于儒家之“道”。</p><p class="ql-block"> 该“养气”匾,于20世纪80年代被国家文物局定名为“中华名匾”。</p> <p class="ql-block">4、东西厢房</p> <p class="ql-block">  厢房分为东厢房和西厢房,是清嘉庆十一年(1806)修建的。①东厢房分前段和后段,中间有走廊门道将其隔开。②西厢房则分为三段,前段与东厢房对应,中段为“快雨亭”,末段为“墨庄”,快雨亭和墨庄的建筑风格与厢房不同,但所处的位置与西厢房基本平行,这也是古人在营造艺术上的独特构想。</p><p class="ql-block"> 西厢房的展陈,是以三苏生活为线索,展示苏家生活和纱縠行的历史变迁。“快雨亭”内是书房的陈设,有清咸丰时期,四川学政使(相当现省教育厅长)何绍基的生平介绍。</p><p class="ql-block"> 快雨亭中悬挂何绍基手书的苏东坡词四条屏,书写于同治二年(1863),时年64岁,可谓人书俱老,堪称著名书法家何绍基作品中的力作。所书的苏轼词分别为:《水调歌头- 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西江月 - 梅花》《临江仙 - 夜归临皋》。</p> <p class="ql-block">  厢房的用途,从传统意义上说是给香客谈话或留宿的地方,也是祠堂作为其他用途的房屋。但“三苏祠”作为公祭祠堂与一般祠堂不同。一直以来,东西厢房的陈列主要围绕三苏祠的历史沿革和苏家故事展开。</p><p class="ql-block"> 东厢房,以中间的过厅被分为两段,前半段展陈以三苏祠发展为线索,讲述三苏祠历史变迁和发展以及人文情节,突出三苏祠在全国“三苏遗迹遗址纪念地”的地位。</p><p class="ql-block"> “三苏祠”,是全国规模最大的祭祀三苏的祠堂和三苏遗迹遗址地。</p> <p class="ql-block">5、启贤堂和苏宅古井</p> <p class="ql-block">  供奉苏氏祖先牌位的“启贤堂”和苏家遗迹的“苏宅古井”,构成三进四合院的第二进。</p><p class="ql-block"> “启贤堂”是苏家“家有五亩园”的中心地,启贤堂原匾为清代人题词,现为原中联部副部长李一氓于1979年补书。“启贤”有承前启后之意,门枋对联“门前万竿竹,堂上四库书”,为今人所题,此联再现三苏故居门前栽种翠竹万竿、家中珍藏万卷诗书的书香人家风韵。</p><p class="ql-block"> 启贤堂内供奉着眉派始祖,三苏的祖先“苏味道”,苏味道像龛顶部,悬挂着司马光题“奕世荣昌”的匾额,意为苏家有着源远流长的荣耀历史。</p><p class="ql-block"> 苏味道(648一705),河北赵州栾城(今河北栾城县)人,初唐诗人,“文章四友”之一,与同乡李峤以文辞知名,被当时人合称“苏李”。二十岁进士及第,历任凤阁舍人、检校侍郎、集州刺史,武则天时期担任过副宰相,</p><p class="ql-block"> 唐中宗神龙元年(705),苏味道贬为“眉州刺史”,有一子“苏份”留于眉山,眉山从此有了苏姓一族。</p><p class="ql-block"> 苏氏家族在汉代时形成了六支,其中赵郡苏氏,他的后人在邯郸做官定居,就是“三苏”的祖先。至唐初,八百余年的迁徙和发展、唐代时融合成三派,即蜀派、闽派和眉派。</p><p class="ql-block"> 苏味道是眉派始祖,其子苏份,留四川眉州。从苏份到苏釿的近百年,记载很少。从苏钴到苏序,苏家又度过了“三世不仕”的近百年。直至深明大义的“苏序”(苏轼祖父),鼓励儿子们积极入世,才创造了属于苏家的宋代文学史上的辉煌时代。</p><p class="ql-block"> 苏洵与夫人程氏,共育有子女六人,只有幼女八娘和苏轼、苏辙成长起来。苏轼有三子:迈、迨、过;苏辙也有三子:迟、适、逊。</p><p class="ql-block"> 在苏味道塑像两边的神龛,供奉从唐代至明清以来的眉派苏姓名人。</p> <p class="ql-block">  “三苏祠”,自元代改宅为祠以来,三苏故居成了对外开放的公祭祠堂,但苏家的家居遗存仍然在祠堂内保留着,位于启贤堂前院落中的苏宅古井,就是保存至今的苏家遗迹之一。</p><p class="ql-block"> 苏宅古井,井水甘冽,从不枯竭。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这口古井一直在使用,三苏祠所有生产和生活用水,还有祠内大茶馆的用水,几乎都依赖于这古井的清澈之水。</p><p class="ql-block"> 古井旁的“黄荆树”传为苏洵手栽。虽然树的主干早已枯干,但它的周围新枝绿叶却层出不穷。</p><p class="ql-block"> 黄荆树在眉山俗称黄荆条,是一种落叶灌木,南方一般做柴火用,北方用来编筐篮为多。位于苏宅古井旁的黄荆树能成材,堪称一大奇迹。千年古井和千年黄荆为三苏祠祥瑞之宝。</p> <p class="ql-block">6、来凤轩和木假山堂</p> <p class="ql-block">  “木假山堂”实际上是设置在启贤堂主体建筑的背面 。堂前有回廊,回廊的北端与“来凤轩”衔接,组成三进四合院的最后部分。</p><p class="ql-block"> “木假山堂”,堂前中间上方置有“木假山堂”匾额,为清乾隆年间所立;堂后壁书有苏洵所做《木假山记》【注 : 该文为苏洵创作的一篇散文,以木假山为题,描述其形成过程的艰难,实际上是阐述人材问题的议论文】;堂正中放置有木假山。堂前为方池,沟通瑞莲东、西池,池内有石彻台,上作盆状,内塑盆景类的石山三峰,与堂上木假山相映成趣。盆景石山旁边有小竹一丛,榕树、黄杨各一株。</p><p class="ql-block"> 堂前两侧各有石坪桥一座,上覆回廊,穿过回廊可到达“来凤轩”。</p> <p class="ql-block">  “来凤轩”,原来的名字叫“南轩”,是苏家兄弟读书的地方。嘉祐二年(1057),苏轼兄弟双双进士及第,如两只神奇的凤凰,名震京华。</p><p class="ql-block"> 有“宋诗开山祖师”之称的梅尧臣,在寄给苏洵的诗中称:“日月不知老,家有雏凤凰。百鸟戢羽翼,不敢呈文章。”称赞苏轼兄弟是名震京华的凤凰,使得自愧不如的百鸟们都收起了美丽的羽毛,因此,后人就将南轩改名为来凤轩了。</p><p class="ql-block"> “南轩”书房,是苏轼对家的最深刻的记忆。在保存至今的为数不多的苏轼墨迹中,有一篇家乡情结的杂文《南轩梦语》,其书法真迹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p> <p class="ql-block">7、披风榭和东坡盘陀像</p> <p class="ql-block">  走出三进四合院的北端,向西就进入三苏祠“园林区域”。可欣赏瑞莲西池的披风榭、百坡亭、瑞莲亭。</p><p class="ql-block"> “披风榭”最早建于南宋眉州城内环湖中的高土台上,当时榭中悬挂有东坡先生遗像。陆游来眉山时,见到了披风榭中悬挂的苏轼画像,但没有具体的描述。【注:元代时,高丽诗人李贤诗中曾描述过“黄冠横策,坐笑石上”。】</p><p class="ql-block">陆游虔诚祭拜之后,写下了《眉州披风榭拜东坡先生遗像》诗。</p><p class="ql-block"> 其中“孕奇蓄秀当此地,郁然千载诗书城”两句,成为眉山悠久历史文化圣地的定评。眉山因此被誉为“千载诗书城”。</p><p class="ql-block"> 后因环湖消失,披风榭也不复存在了。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为纪念“三苏”、陆游,眉山人民也曾在“三苏祠”内重建过亭榭。</p><p class="ql-block"> 如今的披风榭背临瑞莲池,与池中的百坡亭,池南的瑞莲亭和正面的“东坡盘陀像”构成了三苏祠最美的风景</p><p class="ql-block">。东坡盘陀像背后的山埂下还有一座亭宇,名为“半潭秋水”,建于民国年间,1992年改建。</p> <p class="ql-block">  “东坡盘陀像”,由四川雕塑艺术学院赵树同于1982年创作完成。那时百废待兴的三苏祠需要重塑三苏父子像,以此传承“三苏文化”,让喜爱三苏父子的人们有精神寄托。</p><p class="ql-block"> 眉山是“千古第一文人”苏东坡的家乡,苏东坡给了眉山这个名字以丰富的内涵,“眉山”因苏东坡而闻名天下。2006年,眉山市政府作出重要决策,将三苏祠大门命名为眉山的城市名片,祠内“东坡盘陀塑像”成为眉山城市标志。</p><p class="ql-block"> 东坡盘陀像,坐落于披风榭前莲池中央,斜坐在石头上的苏东坡,戴着自制的子瞻帽,身着宋代流行的长布衣,长髯及胸,衣袂飘飘,目光远视。他盘左腿,半伸右腿,左手撑地,右手半握,且腕倚膝,仿佛是坐在当年黄州城东山坡,展现出睿智和慈祥的形象。</p><p class="ql-block"> 东坡盘陀坐像自建成以来,深受苏东坡爱好者的喜爱,成为眉山人心中不可替代的城市文化坐标。</p><p class="ql-block"> 东坡盘陀像创作灵感,源自存于三苏祠东园碑廊中著名的《东坡盘陀画像碑》。该碑,是明代洪武二十九年(1396),眉州知州赵从矩刻制。碑的核心部分是李公麟画的“东坡盘陀画像”,画中,苏轼坐于水中盘石上,其面微侧,三绺胡须飘洒胸前,黄冠野服,双手按藤仗于膝上,形态自若。碑上并附有黄庭坚和苏辙的题词,进一步丰富了其文化内涵。</p><p class="ql-block"> 李公麟是宋代著名画家,史载,他是苏轼的好友,二人书画往来较多,李公麟曾多次为苏轼画像。二人是交往密切熟悉的好友,因此,《东坡盘陀画像碑》中绘画形象,应该是苏轼的真实模样。</p> <p class="ql-block">  据说,当时“苏门四学士”(黄庭坚、秦观、张耒、晁补之)等人都在京任职,平时经常聚会,而苏轼又出任在外,就由苏轼好友、北宋著名画家李公麟根据苏东坡的真实模样画了一幅东坡像,聚会时挂起来,表示在坐。</p><p class="ql-block"> 李公麟把苏东坡画成道士形象,坐于水中大石之上。后来黄庭坚在上面题赞词:“东坡之酒,赤壁之笛,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苏辙也题词:“人曰吾兄,我曰吾师。”明代洪武二十九年,有人将此画并上面的题词镌刻成石碑,这就是东坡盘陀画像碑。</p> <p class="ql-block">8、八娘伴母塑像</p><p class="ql-block"> 位于消寒馆的西边有三座风格各异的小桥,这三座桥水域相通,与周围的红砂石护栏一起,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小池塘。</p><p class="ql-block"> 池塘中有一块高出水面的平台,平台上是“八娘伴母”的塑像。雕塑的是苏轼的母亲程夫人和姐姐八娘。</p><p class="ql-block"> 苏八娘生于宋仁宗景祐二年(1035),比苏轼大两岁,从小聪明好学,温良贤淑,品貌皆优,深得苏洵夫妇的喜爱。苏洵诗中写道:“女幼而好学,慷慨有过人之节。”又说:“俨然正直好礼让,才敏明辩超无伦。”司马光在为程夫人撰写的墓志铭中也提到“苏八娘”,夸赞她说:“幼女有夫人之风,能属文”。</p><p class="ql-block"> 苏八娘是眉山的才女,姐弟三人时常一起吟诗作对。八娘不仅在学业上帮助兄弟俩,还协助母亲分担家务,苏轼后来回忆姐姐时,称他是一位善良、聪明、能干、有才华的好姐姐。</p><p class="ql-block"> 八姐十六岁时,嫁舅父之子,表哥程之才,亲上加亲的婚姻,并未给她带来幸福。程家是眉山的高门大户,但对儿媳、又是侄女十分刻薄,致使八娘饱受折磨,郁郁寡欢,两年后就含恨离开人世。</p><p class="ql-block"> 八娘的遭遇,让父亲苏洵愤愤不平,他用《自尤》一诗表达对女儿的思念和深深的自责。老父从此与程家断绝一切往来,直到四十二年后,苏轼在惠州时,两家才冰释前嫌。</p><p class="ql-block"> 这桩不幸的婚姻伴以各种传说逐渐在社会流传,且杜撰出了“苏小妹三难新郎”的说书人话本。明代冯梦龙把话本收集、整理到他的“三言”之中,致使苏小妹的故事家喻户晓。其实苏小妹只能算是一个传说人物,但原型人物就是苏八娘。</p> <p class="ql-block">介绍《苏母公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苏母公园”位于眉山市中心城区东南一隅,东临岷江,北倚东坡湖,占地260亩,是传承“三苏文化”的重要节点和旅游景点。</p><p class="ql-block"> 苏母姓程,世称“程夫人”,谥号“武阳君”,系唐宋八大家苏洵之妻、苏轼苏辙之母。“贫不以污其夫之名,富不以为其子之累”,勉夫教子,底于光大,被誉为中国古代贤母之一。</p><p class="ql-block"> 苏母公园景色秀美,文化厚重。园内楼台亭阁,相映成趣。山水相接,古木耸绿。苏母坊庄重典雅,祭拜台肃穆孕奇。垂虹桥彩虹倒影,双凤山飞鸟鸣集。鱼乐港鱼翔浅底,碧荷湾霞染红蕖。书香阵阵来天地,竹韵声声唱心曲。四季花海争艳丽,携子同乐笑声起。</p><p class="ql-block"> 登高望远,养心涤肺。瞻苏母高尚品德,扬中华优秀文明。其情亦殷殷兮。其乐亦融融兮。</p><p class="ql-block"> # # # #</p><p class="ql-block"> 【 苏母文化展示带 】</p><p class="ql-block"> 苏母,即程夫人,她贤良聪慧,勤俭持家,勉励丈夫攻读,抚育子女成才。</p><p class="ql-block"> 逝世后葬于眉山市东坡区土地乡苏坟山。司马光为之作铭,称其“勉夫教子,底于光大”。苏母是中国古代贤母之一。</p><p class="ql-block"> “苏母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通过苏母激励苏洵“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教育子女“奋厉有当世志”,不残鸟雀,非义不取等故事,展示苏母崇高的品德,启迪后人崇德上进。</p> <p class="ql-block">9、式苏轩</p> <p class="ql-block">  “式苏轩”座落于三苏祠园林区主干道旁,始建于民国十七年(1928)。大门之上悬挂的“式苏轩”匾额,为赵朴初于1988年所题写。“式”即模范、榜样,意为以苏轼为楷模。</p><p class="ql-block"> 式苏轩是“园林区”的一组仿古建筑,也是三苏祠的临时展览区城。</p><p class="ql-block"> 式苏轩有楹联三副,其中一联为美国中华楹联学会会长潘自力,于1986年撰写“秀气稟嘉峨,诗书画堪称三绝;暮年迁岭表,清慎勤亦有千秋”。贊颂苏轼秉承家乡的钟灵毓秀之气,融诗、书、画三绝于一身,晚年虽贬谪岭南,仍然达观处事,勤奋著述,故而流芳千古。</p> <p class="ql-block">照片文字张铸崑</p><p class="ql-block">校对赵元勲</p><p class="ql-block">2025年1月9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