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摄影,不唯摄影——在第十三届辽宁省中青年摄影骨干培训班上的发言

作家李想

<p class="ql-block">三天的时间听完五位老师的课,我感觉就像做了一场梦。他们不同的表情、手势、语气、偏好以及摄影经历仿佛来自不同世界。这一系列课程,让我在不同的世界里穿梭。</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如果说有什么共性,除了摄影技术的掌握,就是对摄影以外事物的涉猎。一个优秀的摄影家,并不是拍摄技术有多么精湛,而是能从现有的事物中提炼作品。</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我始终认为,文艺创作时是孤独的,只有静下心执着地做自己认为的事才能出作品,当作品产生后,应该热闹起来,首先是找到展示的途径,其次是让更多人发表意见,不论褒贬都是很好的参考。</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我在这里不谈摄影,也不谈艺术,只简单谈一谈这次培训班的体会,意在说明培训班的意义。</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一、活动拓宽见识。一个摄影师或摄影爱好者只是在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突出的人,并不是全才,也不必掌握所有风格的能力,但要扩大知识面,多了解各种各样的风格。参加培训班就是很好的机会,在百花齐放的创作者中,看到了与自己相似的作品,也看到了与自己截然不同的作品。假如没有培训班,有些人和有些风格的作品,可能一生都不会了解。</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二、活动产生交集。培训中,学习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交友。假如没有培训班,可能同为摄影爱好者在街上擦肩而过时都不会留下印象,但是参加培训班后,即便有许多人对不上号,叫不上名字,但见面时也能似曾相识。甚至,互相加微信后,成为现实中的朋友。</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三、活动增加体验。人生的意义不是急着奔向终点和一心攀登高峰,而是体验沿途风景。摄影如果为了创作而创作,那就是死路一条。摄影作为一种呈现方式,被分成纪实类和艺术类,其实就是记录客观现实和呈现思想观念,而这的前提是从生活中汲取营养。我来参加培训班并未想一定要获得什么知识,那样只能称其为模仿,而是在观察和体会中产生感悟,并且把感悟融入我现有的风格作品中。</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虽然我经常拍照,但是照片不是万能的,我所做的是尽量把适合用照片呈现的事物拍好。摄影只是艺术的一种,谈摄影,不唯摄影。</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2024—12—11</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