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b>1月7日</b>,早上7点在酒店早餐后,我和部分旅友,乘大巴前往距酒店的16公里的佤山云海观景台,观云海。</p><p class="ql-block"> 如想了解前几天的记实,请点击链接<a href="https://www.meipian.cn/59uoara9"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8px; 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2025慢生活记实--滇西南之旅1</a></p> <p class="ql-block"> 早上7:50左右,云海下沧源县城隐约可见。</p> <p class="ql-block"> 视频:佤山云海全景扫描</p> <p class="ql-block"> 云海随着时辰和气温的变化而变化。</p> <p class="ql-block"> 佤山云海延迟照(我手持20分所拍摄的)</p> <p class="ql-block"> 约8:30离开观景台,返回酒店,退房后9:15点发车,前往翁丁村,到达景区游客中心后,换乘电瓶车,于10:10到达翁丁村入口处。</p> <p class="ql-block"> 翁丁村是中国佤族历史文化和传统建筑保留最完整的原生态村落,“翁丁”在佤语中的意思是云雾缭绕的地方,又有高山白云湖之灵秀的意思。</p><p class="ql-block"> 翁丁大寨坐北朝南,整个寨子形似大椅子,周边有连绵的大山相围。村落建筑风格统一,为全木结构茅草房,分为干栏式和落地式两种,民居落地房、干栏式房屋及附设建筑粮仓房、木鼓房、撒拉房、梅依吉祭祀房以及寨门等建筑构成佤族完整的房屋建筑体系。</p><p class="ql-block"> 翁丁村共有120项文物,其中105户是传统民居建筑群,15项是历史环境要素。</p> <p class="ql-block"> 我们下电瓶车后,跟随讲解员进入寨子,村民在寨门迎宾,迎接客人进入翁丁原始部落。</p><p class="ql-block"> 寨门这里每来一波游客都会有一个小型表演,把佤族人民的热情展现出来,还有一个大爷在这里把准备好的黑色药膏涂到游客的脑门上,据说可以防蚊虫毒蛇。</p> <p class="ql-block"> 进入寨门,来到人头桩供放点,讲解员介绍说:这里还有骇人听闻的人头祭,直到1958年才被废除,改用牛头祭祀。</p> <p class="ql-block"> 在过去,居住在这里的阿佤人遭遇天灾,人和牲畜大批死亡,谷子也长不好,没有吃的,活下去都困难。</p><p class="ql-block"> 于是人们就用各种兽头祭祀神灵,都没有效果,后来就“砍人头”祭祀才免去灾难。</p><p class="ql-block"> 所以在当地这就有了“猎人头祭谷”的传统,而“猎人头”的主要目标是那些毛发旺盛和长得胖的。</p><p class="ql-block"> 但也不是随便猎别人的人头,一般只猎外边的不认识的人,不能猎熟人和有势力的人。</p><p class="ql-block"> 一般在农历三月撒下谷种却不下雨,或者到了八月谷子扬花却遭到虫灾或者是洪灾时,遇到这种不可抗的灾害,部落里的男人们才会去猎取其他部落的人头用来祭祀。</p><p class="ql-block"> 随着现代文明的传播和渗透,佤族“猎人头”这种血腥而古老的陋习早已被抛弃了。</p><p class="ql-block"> 但是现在看看那些人头桩,依然对当年的真实历史心有余悸。</p> <p class="ql-block"> 而后,我们上坡,走进到神林。</p><p class="ql-block"> 神林,低语称“公莫伟”,是佤族供奉社神和祭祀祖先的神秘之地。佤族崇尚自然,敬畏自然,神林之木不可乱砍,神山之草不宜乱割,神灵之地不可触犯。每年的春节前、播种前和秋收前,村寨老人要到神林中的社房举行祭祀社神精灵、列祖列宗重大活动。</p> <p class="ql-block"> 神林中一棵500年的高山榕</p> <p class="ql-block"> 过高山榕后,到达第一观景台,观翁丁村全景。</p><p class="ql-block"> 湛蓝的天空,雪白的云,村落浓烈的金黄色为基调,使人联想起梵高的油画。全村没有一幢砖瓦房,没有一堵不透风的墙。鳞次节比的茅草屋,成排成片,蔚为壮观。</p> <p class="ql-block"> 2021年2月14日17时40分许,云南省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翁丁村老寨(4A级景区)发生严重火灾,过火房屋101户。</p> <p class="ql-block"> 火灾发生后,专家、学者以及社会人士围绕翁丁村的恢复重建与保护建言献策。在重建过程中,所有的房屋建设都采用了原材料及原工艺,确保还原翁丁村原貌。同时,还铺设了消防管道、健全消防设施、增加消防人力。仅仅用不到3个月的时间,这里就完成了重建,并且跟从前一模一样。</p><p class="ql-block"> 现在见到的是 “涅槃重生”后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翁丁村</span>。如蘑菇一样的茅草屋紧密相连,仍然散发着浓郁的原始部落气息。</p> <p class="ql-block"> 10:30观看翁丁村中的一个表演----拉木鼓。</p><p class="ql-block"> 拉木鼓祭祀仪式也是佤族的重要活动,节前一天会进行祭祀和驱鬼仪式,第二天清晨,寨民们盛装出席,一起拉木鼓。</p> <p class="ql-block"> 仪式开始,所有的村民跪拜在周围,魔巴开始对着神树的树桩念咒文,然后用一只活鸡作为祭品,割了鸡的脖子,然后让鸡的鲜血洒在木鼓上,围绕着木鼓转了几圈后,站登上了木鼓,并用铁枪插入了木鼓的孔洞之中。村民们分成前后两队,分别拉拴在木鼓上的绳子,将木鼓一路从山上的神林,拖到村寨的广场上。……</p> <p class="ql-block"> 因视频时间受限,只能选取二个片段分享。</p><p class="ql-block"> 视频:祭祀仪式片断</p> <p class="ql-block"> 视频:拉木鼓片断</p><p class="ql-block"> 村民们拉动木鼓的时候,会唱起拉木鼓的歌曲,站在木鼓上的魔巴也会发出响亮和有节奏的呼喊,指挥大家拉动木鼓,魔巴手中的树枝和着歌曲的节奏挥动,这种声音震动心灵,让人心脏血液加速。有时魔巴还会发出号令,所有的人会倒着快速拉木鼓,整个拉木鼓的歌声盈荡在树林中。</p> <p class="ql-block"> 在观看完拉木鼓表演后,再看另一个表演(具体叫什么,我忘了,网上也没查到)</p> <p class="ql-block"> 而后来到佤王府,佤王府的结构、布局和一般的民居相同,只是更宽敞更高大了一些。</p><p class="ql-block"> 在佤王府内,我们可以看到三个火塘,正中间的是主火塘是佤王以及他的家人用的,一个是接待客人用的客火塘,还有一个是鬼火塘是祭祀时用的,以主火塘为中心,大堂正中是佤王椅,两侧是亲王、贵宾、长辈的座椅。</p> <p class="ql-block"> 视频:讲解员讲解</p> <p class="ql-block"> 离开佤王府,我开始自由活动,先去一下民俗馆打个卡。</p><p class="ql-block"> “摸你黑”取意于佤族民间用锅底灰、牛血、泥土涂抹在额头上以驱邪祈福求平安的习俗。模给老人</p><p class="ql-block">健康长寿,摸给姑娘小伙爱情美满,摸给小孩茁壮成长。摸黑一脸,快乐一年,摸黑一身,幸福终生!佤族就是这样一个崇尚黑色的民族,……</p> <p class="ql-block"> 生活器具等</p> <p class="ql-block"> 寨中的女神桩,佤语称“司岗耶里”。女神桩是女神崇拜的化身,是对佤族创世史诗《司岗里》的部分阐释神桩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头部有高举的双手和突出的眼、鼻、口;二是胫部,没有图案;三是身部,有很多图案符号:圆点表示天上星星,表示佤族分星星肉划姓氏的故事;斜纹表示山川与河流,表达司岗里传说中山川河流的形成;燕尾形状表示火神燕子;牙形图案代表果实和丰收;三角符号表示阴阳结合、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最下端的横竖条纹表示用于与天神对话的木鼓。</p> <p class="ql-block"> 接下来沿着窄路小径,走进布局着各式佤族茅草房民居,杆栏式竹木楼。</p><p class="ql-block"> 翁丁的茅草屋很美,你丝毫感觉不到它的破旧,在这里茅草成为了一种装饰,无论从哪个角度,都能欣赏到它的天然古朴的韵味。</p> <p class="ql-block"> 房顶上的茅草两年一换,这样斜坡的设计很利于雨水的滑落。</p> <p class="ql-block"> 房屋从大的方面分两类,一是单身成人住的屋顶很矮的单层椭圆形屋,成年未婚和孤寡中老年都住这样的房。</p> <p class="ql-block"> 另一种就是普遍的两层楼,楼上住人,楼下畜居。</p> <p class="ql-block"> 寨桩,伍语称“司岗永”。寨桩位于寨子中央,是佤族村寨的标志。每逢重大节庆全寨人要围着寨桩通宵打歌。寨桩由4部分组成:一是记录司岗里故事的木塔,从上往下第一木刻是葫芦蒂,是对生命之源,男根的崇拜;第二木刻是葫芦身,象征孕人的腹部,是孕育生命“司岗”的容器,梁上木刻阐释人类生命诞生之源司岗里的内涵。其他木刻代表锅碗、甑子、三角架等生活用具。二是由寨桩和台板合组成的供台,用来放置祭品。三是“拷筒”,由竹杆、经幡、鱼、船、鸟、花组成。四是寨桩台,台上有个建寨时放置的寨心石,代表寨子的心脏。</p> <p class="ql-block"> 村中还有许多互动项目,我们因故都没有参与。</p> <p class="ql-block"> 粮仓,伍语称“各饶”,是佤族储存粮食的小仓库。在佤族村寨的寨周边,各户人家建有自家的粮仓,使粮仓与村寨稍有些距离,这样,即便村寨发生火灾,粮仓还可以抢救保存,体现佤族防火不防盗的传统民俗。佤族粮仓构造为方形木柱、横梁、柁、木板穿斗的方形木柜,四根方柱不入土,根部支在平整石块上,地板距离地面高约30厘米,以防潮。仓柜上搭起横梁,建起小草房,以挡风遮雨。年中所有粮食收成,晒干扬净后,储存在粮仓里,随时备用。</p> <p class="ql-block"> 撒拉房,佤语称“捏邦”。在佤族村寨中,一般建有撒拉房。撒拉房结构简单,有四根柱子,一棵中梁几根木条构架,草片覆顶,四根柱子低部之间穿斗木板,作为坐凳。撒拉房是外地人入村寨时歇脚的地方,白天是村民休闲聊天的场所,晚上便是青年男女娱乐的天地。</p> <p class="ql-block"> 村中的景色</p> <p class="ql-block"> 最后来到二号观景台,换个角度,再次俯瞰翁丁村。</p> <p class="ql-block"> 约13时,在旅友们全部回到游客中心后,发车,于16时左右到达澜沧上允镇远大酒店入住。</p> <p class="ql-block"> 晚餐各自安排,我和部分旅友,步行前往离酒店约1.2公里的傣家允安小吃用晚餐。</p> <p class="ql-block"> <b>8日</b>在酒店早餐后,8:30发车。途中时时有云海出现,10:40司机在一处可停车,且拍摄位置较佳处,给我们下车打卡。</p> <p class="ql-block"> 观完云海,再行驶约20分钟,转到G219上行驶,11:40到达西盟县一家餐馆用中餐。</p> <p class="ql-block"> 中餐后发车,前往勐梭龙潭景区,于12:35到达。</p> <p class="ql-block"> 勐梭龙潭是一个天然的热带雨林淡水湖泊,位于勐梭龙潭自然保护区中段,县城南侧。湖面海拔1170米,四周林翠山青、环境清幽、山峦叠障、碧水粼粼、水映山城、景色秀丽。水域面积46.7公顷(约700亩),南北长740米,东西长1000米;潭水最深处37.8米,平均水深11.5米,蓄水量500多万立方。</p><p class="ql-block"> 勐梭龙潭属断层陷落湖泊,南岸和西岸悬崖峭壁,东岸和北岸地势平缓,龙潭水源主要来源于湖泊底部的地下水,以及山涧小溪和地表积水。</p> <p class="ql-block">勐梭龙潭环湖一圈的距离约为5公里。</p> <p class="ql-block"> 龙潭湖景色</p> <p class="ql-block"> 13:54到达景区唯一的瀑布处,开始登上百级台级,去龙摩爷圣地。</p> <p class="ql-block"> 龙摩爷圣地勐梭龙潭景区最让人感到震撼的人文景观,是佤族万物有灵原始宗教的具体体现。“龙摩爷”是佤语的音译,“龙”是神山、圣林、圣地之意,“摩”是神灵,“爷”即“众”,也就是全部的、所有的意思,“龙摩爷”意为“众神灵聚集的地方”,即人们向“众神灵”祈福求安的圣灵之地。</p><p class="ql-block"> 阿佤人认为所有具有生命的一切动植物,当生命结束、终止之后,它的“灵魂”并没有立刻“上天堂”,而是以另外一种方式寄托在“龙摩”这一圣地。因此,阿低人每逢重大事件,或举行重大活动,或是遇到重大自然灾害,难以解决困难的时候,都要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由德高望重的巴猜(相当于日常所说的祭师)带领部落里的人们,以最圣洁、最虔诚的心灵来到“龙摩爷圣地”。通过举行神圣的祭拜仪式,向“众神灵”敬献祭祀物品,以祈求"众神灵"赐予人们幸福、平安,帮助人们化解生产生活中遇到的艰难困苦,使人们免遭灾难,从而人畜兴旺、五谷丰登、安居乐业。</p> <p class="ql-block"> 约14:50发车,沿G219前往孟连县城入住。</p> <p class="ql-block">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G219。</p><p class="ql-block"> 国道219线起于新疆喀纳斯,终于广西东兴,全长10065公里,是我国西南边境里程最长、离边境最近的国道线。</p><p class="ql-block"> 这条路沿途有雪域冰川,高山峡谷、江河湖泊、草原森林,最终抵达大海。</p><p class="ql-block"> 目前有七个路段还没有通车,部分路段在改建中,路况较差。</p> <p class="ql-block"> 云南G219国道的规划路线是2626公里,目前有二个路段还没有通车。</p><p class="ql-block"> G219<span style="font-size:18px;">云南、西藏交界处的路牌是6733km+877米,是进入云南的第一个路牌;</span>广西与云南的交界在9359km与9358km之间;就是说离开云南的最后一个路牌是9358km。所以说:云南G219国道的规划路线是9359-6733=2626公里;</p> <p class="ql-block"> 约16:15到达孟连泰兰娜酒店,晚餐自由安排,酒店给了一张周边特色美食的地图,部分旅友去了陀螺饭店,觉得很有特色。</p><p class="ql-block"> 我和大部分旅友,在酒店附近的四季春饭店用晚餐。</p> <p class="ql-block"> 下图是部分旅友,晚餐后,去娜允古镇拍摄的夜景照。</p> <p class="ql-block"> <b>9日</b>在酒店早餐后8:30发车,还是沿G219行驶,于10:18到达老达保村。</p> <p class="ql-block"> <b>唱响"快乐拉祜"的地方</b></p><p class="ql-block"> 老达保位于澜沧县城东南部,离县城42公里,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牡帕密帕》的保护传承基地之一,是《快乐拉祜》唱响的地方。少数民族“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的特性在老达保这个拉祜族村寨得到了充分展示。2006年老达保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2007年老达保的李扎戈、李扎保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名录;2011年经李长春同志批示,老达保成为澜沧县新建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牡帕密帕》保护传承基地之一,……</p> <p class="ql-block"> 老达保,拉祜族的聚居地,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p><p class="ql-block"> 拉祜族,云南特有的民族之一,“拉”指老虎,“祜”指把肉烤香。因此在历史上,拉祜族又被称为“猎虎的民族”。</p> <p class="ql-block"> 走进老达保,你会发现这里处处可见葫芦,葫芦是拉祜族的象征。</p><p class="ql-block"> 据拉祜族创世史诗《牡帕密帕》中的传说描述,拉祜族的祖先是天神“厄莎”在农历十月十五那天用葫芦培育出来的。</p> <p class="ql-block"> 老达保寨传统的居民建筑很有特色,一共分为2层,木头打桩、竹子撑梁。一层悬空,用于放置杂物,二层则是伙房和住房。</p> <p class="ql-block"> 老达保村风光秀美,民风淳朴,家家户户都不设门。从民宅路过,敞口里面的场景一览无余,完全不遮不掩。</p> <p class="ql-block"> 院内种花儿草,院外有树木,没有奇珍异草,少了著名景点的名气,淳朴的生活方式,更显得老达保原始了些许。</p> <p class="ql-block"> 在村中见识到了,我见到过最长们树豆角--木蝴蝶(千张纸),其长度约1米多,宽度接近一个手掌的长度 。木蝴蝶是一种生长在我国南方的特殊植物,虽然其果实外形类似豆角,但内部果肉完全由木质构成,不适合食用。木蝴蝶的种子被称为“千张纸”,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p> <p class="ql-block"> 村中广场便是老达保村民的文化交流场所,也是他们展示民族魅力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在广场边墙体上,挂有13幅图案(<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span>处),当时没搞清楚是什么含义,后面介绍是回家后,查到资料,来作个简单介绍。</p> <p class="ql-block"> 《牡帕密帕》是拉祜族的一部长篇诗体创世神话,主要流传于云南省思茅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境内,是拉祜族民族民间文学中最重要的作品。《牡帕密帕》说,拉祜人民祖先一男一女就是从葫芦里出来的,男的叫“扎笛”,女的叫“娜笛”,扎笛是葫芦的儿子,娜笛是葫芦的女儿。……</p><p class="ql-block"> 扎笛娜笛长大后,厄萨叫他们俩结婚,但他俩认为同是葫芦里走出来的兄妹,不能结婚。扎笛走进月亮,娜笛走进太阳。厄莎做好迷药,装在蜂子身上,蜂子绕着太阳月亮飞,扎笛和娜笛回来了。厄莎砍来竹子,做成了响篾,又在响篾上,放上相思药,他俩弹过响篾,就不愿分开。</p> <p class="ql-block"> 扎笛、娜笛热恋起来,兄妹终于结为夫妻。经过十月怀胎,娜笛生下了十二对孩子。扎笛夫妇养不了,厄萨又叫来狗、猪、牛、虎等十二种动物帮助娜笛喂养孩子。</p><p class="ql-block"> 并给孩子们分配了属相,属鼠的叫扎发娜发、属牛的叫扎努娜努、属虎的叫扎拉娜拉、属兔的叫扎妥娜妥、属龙的叫扎倮娜倮、属蛇的叫扎思娜思、属马的叫扎母娜母、属羊的叫扎约娜约、属猴的叫扎莫娜莫、属鸡的叫扎啊拉啊、属狗的叫扎丕娜丕、属猪的叫扎袜娜袜。</p> <p class="ql-block"> 离开老达保村,回到主路上,继续沿G219行驶。</p> <p class="ql-block"> 约12:50到达糯干古寨。</p> <p class="ql-block"> 糯岗老寨,隶属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枯族自治县惠民镇景迈村,主要民族为傣族。该村入选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属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景迈古茶园”文物构成,也是被列为"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遗产要素的9个传统村落之一。</p><p class="ql-block"> 糯岗老寨坐落于糯岗山东侧,嵌于山间盆地,被古茶林包围。海拔1450米左右,处于雾线之上。据考古调查和村民口述,糯岗老寨曾经历整体搬迁,在现址东侧还留存有百余年前的老寨村落遗址。村寨完整保存着景迈山傣族村落的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以寨心为中心,呈向心式布局发展。糯岗佛寺位于村落北面高台上,是村民举行宗教活动与重大节庆的场所。该寺的佛殿大约建于清晚期至民国初年,与村内保留的79座干栏式传统民居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景迈古茶园”的文物建筑。村西侧有溪流水塘,东侧有糯岗河绕村而过,体现了傣族村落选址对水源的重视,“糯岗”在傣语中即有“金子掉入水塘”之意。寨心、佛寺、传统民居与水源等均为糯岗老寨传统村落的遗产价值载体。</p> <p class="ql-block"> 一进入糯岗老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片青翠的茶园和茂密的热带雨林,给人一种原始而神秘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 沿着石板路走进村子,首先看到的是一座座古老的傣族民居,充满了浓郁的傣族风情。</p> <p class="ql-block"> 景迈山傣族、布朗族传统民居均采为干栏式建筑。建筑材料以木、竹为主,其中木材多用木荷、栎树与松树等。屋顶形式为歇山顶,上覆方形挂耳,历史上则用茅草顶。建筑分两层,底层为干栏层,传统用于家畜饲养、杂物储藏,井设楼梯通往三层前廊,再经前廊进入室内与掌台。</p> <p class="ql-block"> 进入村寨后,我们各自先用中餐。</p> <p class="ql-block"> 古寨中,好多民居,均挂有树豆角--木蝴蝶。</p> <p class="ql-block"> 寨中一些老建筑,作为文物,被保护起来了。</p> <p class="ql-block"> 古寨传承着傣族制茶的传统工艺,当地人喜欢以茶会客,游人也可以免费品尝,其中古树茶的味道更是让回味无穷。</p> <p class="ql-block"> 寨心是景迈山民族村落建设的起点和中心,被认为是寨神所在,是举行祭寨神仪式的场所。据当地传说,糯岗老寨寨神为最早建寨的头人死后所化。</p><p class="ql-block"> 至今村内发生建新房、婴儿出生或老人去世等重大变动时,仍需由现任头人代为祭拜寨心、告知寨神。寨心是景迈山傣族祖先崇拜与民间信仰的反映。</p> <p class="ql-block"> 寨心边上建筑</p> <p class="ql-block"> 我独自登上观景台,观古寨全貌。</p> <p class="ql-block"> 俯瞰寨子中的寺院。</p> <p class="ql-block"> 糯岗老寨游览后,发车前往翁基古寨,但在去的途中(14:45),因前方发生车祸,小车大梁断裂,已无法移动,造成我们大巴无法通过。据现场警察讲,清除路障至少要二小时,故我们只能调头,前往景迈大寨客栈入住(分二家住)。</p><p class="ql-block"> 事后证明,警察讲的没错,在17:05我们见到二辆事故车辆才被拖走。</p> <p class="ql-block"> 景迈山客栈的环境还不错,在放好行李后,我去了解一下,明天看云海日出的具体位置。</p> <p class="ql-block"> 客栈老板,开摩托车带我到大金塔,他介绍说,这儿是看日出云海的最佳位置。如想看壮观的云海,需到大寨中心的咖啡馆平台上去。</p> <p class="ql-block"> 离开大金塔,再乘摩托到达景迈佛寺的平台上,此处已可以观云海,但看不到日出。</p> <p class="ql-block"> 而后,我漫步在景迈大寨中,此处的建筑已现代化了。</p> <p class="ql-block"> 景迈大寨餐馆很少,多的是茶叶合作社,我们在景香园一起用晚餐。</p> <p class="ql-block"> 从景香园上行约100米,也有一处观景台,可观云海,继续上行约700米,有一处最佳位置的云海观景台。</p> <p class="ql-block"> 如想了解后几天的记实,请点击链接<a href="https://www.meipian.cn/5a43sq3i"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8px; 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2025慢生活记实--滇西南之旅3</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