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湄洲岛籍渔女的统称<br><h5> 湄洲女是福建三大渔女之一。</h5><h5> 在湄洲岛,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帆船头、大海衫,红黑裤子寄平安”,帆船头造型的湄洲女发髻与大海衫、红黑裤子并列为湄洲女的三大显著特征,代代流传,成为一大民俗奇观。 (百度文字)</h5> 人物介绍<br><br><h5> 湄洲女的蓝色上衣代表大海,裤子上红下黑两截隐含平安与思念的意思。头发盘起梳得像船上的帆,左右各一根波浪型的发卡,代表船上摇橹的船浆,头上盘一个圆圆的发笈代表船上的方向盘,一根红头绳盘在发笈里代表船上的缆绳,一根银钗横向穿过发笈代表船上的锚。头上的每个发饰都代表船上的零件,象征着一帆风顺。</h5> 显著特征<br><br><h5> 湄洲女服饰叫“妈祖装”,海兰色斜搭襟的中式上衣代表着大海的蓝;相传,妈祖喜爱红色裤子,下黑上红的宽大裤子是由于妈祖常年在海上救助渔民,裤子被海水打湿后远远看去像黑色,而上半截没有被海水打湿的部分还是红色的,久而久之衍化为上红下黑的款式,红黑分别象征吉祥与思念</h5> <h5> 湄洲女头上宛如帆船的发髻叫“帆船头”,也称“妈祖髻”,就是将长发梳得像船帆一样,左右各插上一支波浪形的发卡,象征船桨;盘在发笈里的红头绳,代表船上的缆绳;一根银钗横向穿过发髻代表船上的锚,寓意一帆风顺。</h5> <h5><p> “妈祖髻”的原型就在祖庙楼群的梳妆楼,这里有全世界唯一一座没有戴凤冠霞帔的妈祖像,妈祖像所梳的发型,就是湄洲女们效仿的“帆船头”。 </p> “妈祖髻”和“妈祖衫”流行至今,成为岛上一道特殊的风景。实际上,这种民俗是有来处的。在妈祖生活的年代,莆田沿海居民被称为疍民,即水上生活的居民。史载,疍民“男女皆椎髻于顶”“衣衫上下两色”。“妈祖髻”和“妈祖衫”都是古代疍民文化的遗存。 </h5> <h5><p> 帆船头、大海裳,红黑裤子寄平安。“福建三大渔女”之一的湄洲女,其独特的发型和服饰是一大民俗奇观。</p> “湄洲女发髻”又称帆船头、妈祖髻,相传是妈祖设计的。“湄洲女发髻”每一个细节,都对应着船的不同部分:发髻是帆,发卡是桨,头顶的盘发是舵,束发的头绳是缆,两边的银钗是锚。而这一切造型设计,无不寓含着一帆风顺、平安归来的美好愿景。</h5> <h5> 2009年,“妈祖信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作为“妈祖信俗”的子项目之一,湄洲女发饰、服饰于2008年6月被列入莆田市首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湄洲岛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来保护和推动这一非遗项目传承</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