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水相逢 ,万“柿”如意

水清浅

初秋踏入屏南,景色美不胜收,水雾缭绕、恍若仙境。向往了好多年,终于赶在柿子都快掉光的周末如约前往。<div><br></div><div>这些藏在深山之中的一座座小村庄,没有现代的车鸣只有山林秋虫奏乐,也没有城市里的快节奏,只有涓涓溪流的慢生活。</div><div><br></div><div>在这个季节走进屏南,走进繁花似锦城里人向往的乡野生活。<br></div><div><br></div><div>路边经过皆为风景,比如这座“聚兴桥”,朴实无华横跨两岸,也是闽浙廊桥的典型。</div> 廊桥边小广场有村民晾晒的萝卜干。 行车经过这个不知名的小村庄,左有水稻田,右有荷花池,村民生活相当舒适恬淡。 池里还有一群鸭鸭欢快地游来游去。 红粬黄酒之乡·醉意北乾<div><br></div><div>刚进村一棵树就已经吸引了我的视线,树上的小果果缀满枝头。</div> 村民宅前的多肉花花,生长的又旺又好。 北墘村是历史悠久的红粬黄酒文化之乡。屏南人的生、婚、死都离不开酒,一出生就和酒结下了不解之缘,故有“人生三杯酒”之说。<div><br></div><div>村里家家酿酒,户户有酒窖,北墘村位于屏南县代溪镇东南部,是以黄酒文化命名的国家3A级景区,被评为全国文明示范村,村里从事老酒酿造农户占全村农户99%。<br></div><div><br></div><div>品一口北墘老酒,入口不干、醇香浓郁、鲜甜爽口,三五碗后,便如登仙境,所有迷离般的快乐都会从这甜香的酒中迸发,真是让人沉醉不已。</div> 村里这一壁爬藤据说也是网红墙。 有水滋养的地方一般都人杰地灵,好酒的酿造离不开土壤和水系。 就喜欢在窄窄的小巷往上看天空。 北墘村的这条狗狗难道是迎宾犬?居然跟了我一路,我拍照停留它就摇晃着尾巴等着我,我走它也走,这举动太让我惊讶了。因为邻居家的狗我怕它,它也怕我,从来我都是躲着它走。 果然是酒乡,到处都是酒坛。 土坯墙点缀着红灯笼就是好看。 “石不能言最可人”。 “花如解语应多事”,难的我能看懂这些字,每次到这些古宅参观感觉我就是一个没文化的人,字很多都看不全,全靠猜。<div><br></div><div>很感慨古人这境界及寄寓真的是我们现代人所不具备的。</div> 这雕工相当精美。 这一处古宅的斗拱非常别致,远看就像一朵朵莲花灯座。 度娘说这叫“南天竹”,当时拍的时候只是觉得它很好看。 另一个角度再来一张。 小巷窗栏边放着一瓶红瓶的“原浆酒”,哈哈。 游客不多,自己可以慢慢到处乱转。 逆光刚好把小巷衬托的有滋有味。 这酒缸既是点缀也真的能盛酒。 安静的小村也有很多可看的景致。 村里的礼堂,这里好像在办什么宴席。 礼堂外乡村大厨在大块切肉,大锅炒肉。 北墘村的土坯房,各个面都很好看。 村里还有很多民宿,每一处民宿风格都不同。 店家的橱窗随便望。 喝酒饮茶,烟火人家。 爬到二楼一处小咖啡店,咖啡很一般,但窗外的景色不错,座在这里发一下午呆是完全可以有的,难得是独享风景。 在北墘村最不缺的就是酒,无酒不欢。 各地的文旅也是很拼,为了吸引游客,会搞各种活动,有吃有玩还有看头。 溪边晒的萝卜干。 民宿外的迎客兔。 民宿外墙探头探脑的三角梅。 干花一点缀,情调就足了。 村里的风景宜人,本打算一个小时转完的,不知不觉已经转了2、3个小时了。<div><br></div><div>有人说北墘村没啥看的,除了喜欢喝酒的人,可我却不这样认为。当我悠悠然然地穿过鹅卵石路径,那扬波的水车,袅袅的炊烟,迷人的酒香,悠扬的乡音,还有鸡鸣犬吠,仿佛一幅田园山水的水墨画一一向我舒展开来,以至于都忘记了时间。</div> <div>福建版“有风的地方”·龙潭里古村<br></div><div><br></div><div>屏南“宝藏”网红村,这里藏着一间间书吧、画室、民宿,江山如画的诗意在这里展现的淋漓尽致。<br></div><div><br></div><div>群山包揽,远离喧嚣,适合留宿“放空”,因在北乾耽搁太久,等我们赶到今晚入住的龙潭里古村时,已近黄昏。</div> 饥肠辘辘,放下行李赶到村里觅食,转了一圈找到一家人多的地方,不过味道一般,都是游客大众餐,酒糟肉是这里的特色菜。 村里的酸菜炒笋还不错。 乡村的天气很冷,本想喝点米酒暖暖身体,这一喝把自己喝的微醺,果然是不胜酒力啊。 出发前一晚才临时预订的“西溪花间雅园”民宿,老板娘早已打电话询问过什么时候入住了,等我们找到民宿门口,远远地就能见到一盏温暖的灯在等候着迟来的旅客。 随手拍了几张民宿内景,后来才知此地是店家刚开张的另一家分店,设施还在不断完善中,总店在几百米远的另一处。 而老板娘默默是一位好客又很有生活热情的老板娘,这里既是她倾注半生心血修建的养老的小家,也是结交南来北往旅客的一处心灵驿站。 我就是看到网页上的这一扇欧式窗才预订的房间。 很遗憾入住太晚,第二天又离开的太匆忙,错过了品尝默默手艺的机会,也错过了坐在客厅火红燃烧的壁炉前和默默聊天的机会。 默默家的床品很软,深秋夜间的龙潭里古村那是真的很冷啊,早已习惯了温暖的南方气候,已经无法适应乡村此时的阴冷了。 默默的小家布置的温馨又有情调,小资而不奢华。有客人留言说做民宿的女人都是有情怀的,我想默默也是如此吧。哈哈,想当初我也是差一点在丽江开了间民宿。 蓝色妖姬点缀着。 晚上把自己包裹成粽子跑去逛古村,除了冷啥都好,这里风格迥异的各式民宿很吸引人,难怪来之前攻略上说,最好入住龙潭里古村,说这里的民宿最多。 其中一处民宿很普通的一间大厅,因周围挂上摄影照片瞬间就蓬荜生辉了。 这一家民宿大厅墙上的提字,感觉风格又是不同。 原本想预订47树民宿的,但一问已经没有房间了,47树只有6间精品民宿,晚上摸黑找到了这里,民宿集合了画廊、音乐、茶室、咖啡、书屋、啤酒、西餐、住宿于一体的艺术空间。 入夜后,两岸灯火阑珊,水声潺潺,游人三两。 沿溪的民居基本上都被打造为民宿、咖啡馆、画廊,各种休闲场所一应俱全。小溪不大,流量不小,溪石嶙峋,溪水清澈,溪岸长芦麻,溪中长菖蒲。 龙潭里不仅风景好,而且人人都是艺术家,男女老少大都画得一手的好画,风雅致极。 这里有许多特别的新村民,他们从远方来,在龙潭开起了音乐吧、民宿、画室……然后,更多的人来此开小店、定居养老、追寻梦想、旅行…… 一大早沿着溪水爬到后山高处,薄雾缭绕,炊烟升起,有人说爬到山顶,不是为了世界能看到你,而是你能看见世界。 接片。 路过某一处民宿内一只隔着玻璃的猫。 橱窗内的各种摆设。 清晨的阳光透过灯笼煞是好看。 涵洞内风景也是氛围感满满。 路边房顶偶然遇到的野草,阳光给它镀了一层金边。 从村头到村尾有七座桥连接两边,有拱桥、石板桥还有廊桥。 掉光了的柿子树光秃秃的树枝,没有神韵了。 而村尾的古老廊桥,则屏着呼吸,守望着河床里的潺潺流水……这幅宁和的乡村画卷出现眼前,使人顿觉踏入世外桃源。 农作物的叶子被阳光浸透。 露珠晶莹剔透。 柿子平时就不怎么爱吃,但看到照片才觉得后悔没有买一篮来品尝品尝。<div><br></div><div>在村里停车场出口买了好几箱新鲜蘑菇,送同事朋友,真的很好吃。</div> 最美园林式古村·四坪村<div><br></div><div>古村与文创的结合使四坪村从过去深藏于闽东丛山峻岭之中的“老区基点村”、“空壳村”,华丽转身为现在当地闻名遐迩的“文化创意”古村落,乡村旅游的网红“打卡”地,呈现出一幅古朴典雅、“一曲溪流一曲烟”的乡村景象,凭借“文创+乡村旅游”,四坪村踏上了新生之路,重新焕发勃勃生机。</div><div><br></div><div>步入四坪村,能看到一条沿山而建的崭新长廊,这里可以供人们茶余饭后闲聊交谈,听鸟鸣溪声,任清风吹拂。<br></div><div><br></div><div>橙红柿子结合起来就是屏南秋天独有的配色!拍照超出片。可惜赶到接近傍晚,天色渐暗。<br></div> 龙潭里和四坪距离4公里,现在的四坪村还有很多老房子在修缮中,村里都是柿子树。 佛系开店的网红面包店的潇然法式面包确实很好吃,外酥里嫩,一边品着美食一边欣赏着窗外的风景,太惬意了。据说店家的手作啤酒也很好喝,可惜要开车,无法品尝了。 蜿蜒雨廊,悠长巷道,尽显小桥流水人家的柔情。 柿子挂满枝头,这是屏南四坪村丰收的季节。 看古厝层层叠叠,听溪流声潺潺,一起远离城市喧嚣,走进慢生活的古村落,品尝村里的各种美食,是何等的优哉游哉。 这里堪比诗人笔下的田园风光,逃离城市,归隐山林。 四坪村这几棵柿子树,造型优美,特别好看。引得一大群大妈穿着各色鲜艳的衣服在这里拍照,那精力不服都不行。 田野上的通话书屋·厦地村<div><br></div><div>福建800年历史的厦地古村被水田包围,深藏山坳里恍若桃花源,这里有最出名的网红“厦地村先锋书店”,在青山隐隐之下,青瓦黄墙描摹着深浅浓淡的线条,勾勒出一幅迷人的水墨画。</div><div><br></div><div>被改造之后的老宅子修旧如旧,我们仿佛能在老宅中与时空对话。</div> 配沧桑的墙,隽永的诗歌。 一位小姐姐在路边售卖烤奶,看到玫瑰花和茉莉花,好想喝一罐啊,可惜不喝牛奶的我强忍住咽下的口水了。 快正午的阳光很强,这些光斑有点时光隧道的味道。 天光、老墙,很适合拍人像,老墙的粗野沧桑与女性的细腻柔美,更凸显一种反差美。这里的窗扇可坐可依,都是很好的拍照背景。 店里的一只宠物狗,乖巧地爬在地上。 一墙的酒坛,在这里估计可以喝到地老天荒。 照是先拍下了,等我快回去的时候到处打听先锋书屋,才知道这座建筑就是。等周围的水稻黄了才是它最出彩的时候。 夏地村的民宿并不便宜,好几家民宿不住宿都不让进去参观,这种画地为牢的感觉确实不太好。<div><br></div><div>不像我在龙潭拍照时,一位店家小哥主动邀请我去他家参观拍照,但因为小哥有事,我因拍照磨磨蹭蹭没赶上他的节奏,最终也不知道他家是哪一处民宿?遗憾错过。</div> 路边的花都开的很好。 重点要推荐夏地村广场边的这家小饭店,非常普通的食材做出来的菜特别好吃,就像这一盘青椒炒茄子,茄子品相不好看,但好吃啊,农家土鸡也是鲜嫩无比。 夏地村的红叶也是红的透亮。 带着在夏地村买的一大堆蔬菜赶着回家,回首望去,屏南的山峦、古村、柿林渐渐隐没在群山之中,仿佛一幅徐徐收起的画卷。<div><br></div><div>这一趟屏南柿子之旅,不仅让我饱览了如诗如画的秋景,更让我感受到了古村的宁静与厚重、民俗的质朴与醇厚。</div><div><br></div><div>那些枝头摇曳的柿子,是大自然馈赠的珍宝,它们用艳丽的色彩点亮了秋日,用甜蜜的滋味慰藉了人心。</div><div><br>如今虽已离开,但屏南柿子的美已深深烙印在我的心间。我知道,无论岁月如何流转,这片土地上的秋韵与风情都将岁岁依旧,等待着更多的人前来探寻、品味。</div><div><br></div><div>归程念 “柿”,盼再相逢。</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