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 1, 1);">张幼军点评东方樵散文(二)</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span></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4、暖树</b></p><p class="ql-block"><b>5、屋檐</b></p><p class="ql-block"><b>6、醉眼读山</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精彩点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 1, 1);">【点评】 《暖树》这篇散文写得很美,是一篇美文。《暖树》写了作者的很多独特的感受,读之,能令人眼睛一亮,也心头一亮。 文章先总写。法桐和银杏一到秋天就亮出暖色,“呈现出异样的美丽”,“显得有些出类拔萃”。甚至认为,“枫叶、柿叶固然红得可爱,但比不上道旁成排的法桐和银杏那么黄得迷人”。 “它们浩浩荡荡地黄着”。“浩浩荡荡”一词,用在这里非常大胆、独到,叫人很是惊奇。浩浩荡荡,不是用来形容队伍浩大、江水流长的吗?表现了其声势之广大、气势之宏大,是极富动感和活力的一个词,用在这里,是不是要人相信,法桐和银杏,满世界都是它们,秋让它们给“独霸”了呢?其实,法桐和银杏霸不去秋,怕是作者心目中都是它们,它们霸占了东方樵的整个心吧!作者这是对法桐和银杏喜爱的多么强烈的情感表达!说作者对法桐和银杏的喜爱之情绝非虚言。您看他,秋天里的法桐和银杏树色由绿而黄的变化,观察得多么仔细。 先说到法桐。到了秋天法桐树色的变化,“开始,树顶老黄,中段淡黄,下段仍绿;中途,树顶褐黄,中段老黄,下段淡黄;最后,树顶褐黄,中段褐黄,下段老黄。当树叶开始掉落时,法桐就是清一色的褐黄了。”而“当法桐通体褐黄的时候,所有叶片争相放射出生命的最后光华”。写法桐叶子“在风中哗啦哗啦响着,似乎都在笑,无数的黄叶汇合成一树树灿烂的笑”,“又如一团团火焰静静燃烧”。法桐树叶会笑吗?会笑得很灿烂吗?它们会自己燃烧吗?这都是作者的独特感受啊。面临寒秋,面临枯萎,毫不退缩,释放其最后的热情,法桐真是笑对人生的榜样。作者不仅有如此感受,这里还与文章的结尾暗暗设伏哩。 文章写秋天里银杏树色的变化,又有其特点,“黄色像宣纸上的墨水一样,在整个树上悄悄洇染开来”,“由嫩黄而奶黄,由奶黄而明黄,由明黄而姜黄。当一树叶子变成明黄的时候,就叫人眼睛发亮了”。写到这里,作者又有精彩之笔。写银杏“像穿着艳黄色旗袍的南国丽人,背依高楼,亭亭玉立,浑身发亮,真是美极了”。笔墨至此,作者将读者吸引到他所创设的意境之中,岂不也感觉出真是美到了极致!作者似乎意犹未尽,又写道:“秋日的寒意,被数不清的银杏叶,驱赶得一干二净。”银杏真的能驱赶秋的寒意吗?它“温暖的亮色”真有这么厉害吗?这又是作者的独特感受,同样又与文章的结尾暗暗设伏。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大肆泼墨来表现秋天里法桐和银杏黄得迷人呢?我们都知道,黄色为暖色调,能给人暖意。暖树,作者为何称法桐和银杏为暖树?因为它们进入秋天就会转为暖意融融的黄色;暖树,蕴含深意,指在寒秋自己飘零之时还能给人温暖的树。好,现在就让我们来欣赏文章的结尾。 “江南秋深,天风吹堕万山秋,黄叶树何可胜数?而我对法桐、银杏情有独钟。阳刚壮美的法桐,端庄秀美的银杏,身姿、暖色各有千秋!在秋风裹挟着凛冽寒气一路狂奔,‘草拂之而变色,木遭之而叶脱’之际,不管是法桐叶还是银杏叶,它们既不痛苦挣扎,也不自暴自弃,在完成装点春夏的使命之后,坦然接受自然节律的安排,颇有自尊地老去,从容不迫地退场,在生命谢幕之前欣然亮出最后的美丽。”“秋声起时,那些挺立在时光深处和眼前道边的‘暖树’,的确令我起敬”。 这个结尾简直写得太漂亮了。如同樵先生的很多卒章显志的散文作品一样,《暖树》同样运用了卒章显志的手法。所不同的是,这显志是个隐喻。卒读此文,分明能感觉到作者所赞美、所为之肃然起敬的是像法桐和银杏那样,在完成了自己的人生使命之后,“坦然接受自然节律的安排,颇有自尊地老去,从容不迫地退场”的人。 人们啊,让我们在生命谢幕之前欣然亮出最后的美丽吧,让我们把人生最后的亮色和暖色留下,用来照明和温暖人间吧! 文章主旨的提升使这篇美文更其出彩了。</span></p> <p class="ql-block">精彩点评</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精彩点评</span></p> <p class="ql-block">【点评】20多年前东方樵惠赠我他自创的散文集《无心的云》。《读山》(此次刊出改为《醉眼读山》)是其中最为精彩的篇章之一。常读常新,今日重读,仍能读出些新的感受新的滋味儿。 我最佩服的是作者无限极的想象力。先来看他手上的那支神奇的笔是如何“独出机杼”地写山的吧。先说家乡的山很普通,不像圣贤、志士、骚人眼中的山那样“或动如龙盘虎踞,奔象腾蛇,或静如锦幛翠屏,玉簪螺髻”,而说故乡的“东山、西山遥遥相对,昼夜传递着两个球:太阳、月亮,而天空则成了一张或瓦蓝或黝黑的球桌”。这个想象已经够奇特了,又写“从南山吹过来的风,把山坳的麦子摇黄了,从北山飘过来的雪,把村前的小河舔哑了。阵雨初霁时分,南山北山会架起一道或两道迷人的虹”。美死你!山,为什么那么有个性呢?作者又做了奇特的表达。山,是“把地壳运动中的一个飞天的梦想,永远定格在大地苍天之间。它的梦想飞了多高山就是多高,梦境发育多大山就是多大,它坦然地把死去的辉煌裸裎于大千世界,无愧,无悔,一点也不想掩饰自己的失败、窘迫和缺陷。挺拔就是挺拔,巍然就是巍然,低矮就是低矮,丑陋就是丑陋。要真掩饰住这躯体上某些先天的不足,它也就失去了自己的个性”。这也写得太精彩啦!“倒是季节老人忘不了周而复始地掩饰它们,春以芳草鲜花,夏以茂林修竹,秋以如丹枫叶,冬以皑皑白雪”。这是怎样的笔墨!其实,四时景致与山何干?而作者想象,这是季节老人在为山掩饰某些不足。这文笔好俏皮! 以上,我们可以简单概括之为是写山之形。作者的描述应该是到了极致。那么,山之神呢?也是深入到了极致。 人们“从山上挖野菜,我们从山上采蘑菇,我们从山上摘果子,我们从山上刨粮食,我们从山上刈柴薪……这一切都算不了什么,山,沉默着,认了。没有一座山会对人类吝啬地关起大门,它们对人类是倾其所有。山,奉献了食物,奉献了木材,如果没有什么可以奉献了,可以奉献泥土,奉献石头,有的是,只要人类愿意”。这就是山的精神。尽其所有的付出,不图任何回报。伟大的雷锋精神和当今最流行的志愿者精神都在山的身上完美地体现出来。 作者写到山的宽容的品格,又让人感动。有的人“总是贪心不足的,拿出敲骨吸髓的劲头,操起现代化的工具,要么劈掉山的一边膀子,要么干脆开膛剖肚。每当想到人类钻进山的腹腔中胡作非为,看到山被采石者叮当的锤声、蛮野的炮声啃啮得遍体鳞伤”,而山“仿佛深谙罗蒙诺索夫的物质不灭定律似的,相信即使整个地化为齑粉,自己的生命也不会在这个地球上消失”。甚至,这些残害它的人死了,山“终以德报怨,用自己那博大的胸怀收留了累累荒冢,让一抔抔的黄土容纳了一个个并非都值得怜悯的灵魂”。 山,还是位肚大能容的智者呢,尽管人们“吃”它“非它所愿。它了然人类不可逃匿的悲剧,怎么还会向这些岁月长河中的匆匆过客发怒呢?”所以,它从不与人类较真儿。山,真的是位可敬的智者,能告诉一个爱思索的人许多东西。 作者说他自己对山充满了敬畏,我想,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对山抱有一种敬畏之心。因为呀,“山不仅示人以‘仁’,且示人以‘智’,山,本是一位卓越的智者”。 山,在作者笔下,就是这样一个形神俱佳的、鲜明的、独特而完美的艺术形象,令人赞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