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近日,在岁末年初的祥和氛围中,三亚吉阳区调解委员会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司法为民”的理念,深入基层一线,扎实开展纠纷排查工作,成功调解了一起劳务纠纷,在寒冬中为当事人送去了温暖与公正,也为社区的和谐稳定增添了一抹亮色,成为当地法治建设道路上的生动实践范例。</p> <p class="ql-block">纠纷的起源是当事人谢某于 2024 年 12 月 从广西南宁奔赴三亚,参与某小区的天然气管道旧改工程,在为期 6 天的辛勤劳作后,却因施工方未按规定与其签订劳务合同,也未购置必要的意外险,陷入了权益困境。谢某的合理报酬诉求遭到施工方的忽视,无奈之下,纠纷的阴霾悄然笼罩。</p><p class="ql-block">吉阳区调解委员会的调解员,在走访新月社区时,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纠纷线索。他们深知,这不仅关乎一位劳动者的切身利益,更关乎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石。于是,迅速启动调解程序,第一时间与双方取得联系,以专业的素养和耐心的态度,深入了解事情的全貌。</p> <p class="ql-block">调解过程中,调解员们一方面依据法律法规,向施工方详细阐释其在劳务关系中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和义务,通过真实案例分析,让施工方清晰认识到不规范用工行为可能带来的法律后果;另一方面,也充分倾听施工方在工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积极协调双方换位思考,寻求共赢的解决方案。</p><p class="ql-block">经过多轮艰苦而细致的沟通协商,施工方终于被调解员的真诚和专业所打动,深刻认识到自身的错误,承诺在 12 月底 1 月初工资发放日,将谢某应得的 3600 元工资足额结算到位。这一刻,法律的尊严得以维护,劳动者的权益得到保障,纠纷的坚冰被成功消融。</p> <p class="ql-block">谢某返乡后,怀着无比感激的心情,亲手书写了一封情真意切的感谢信。信中,他对三位调解员不辞辛劳、公正无私的调解工作给予了高度赞誉,称他们是“法律的守护者”“公平的捍卫者”,在异乡的艰难时刻,为自己撑起了一片法治的蓝天,让自己重新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与公正。</p> <p class="ql-block">此次劳务纠纷的圆满解决,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调解成功案例,更是三亚吉阳区调解委员会长期以来致力于基层法治建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一个缩影。他们用实际行动向社会传递了一个强烈的信号:无论纠纷大小,无论困难多少,只要关乎群众利益,调解委员会必将全力以赴,以公正之剑、调解之术,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让法治的阳光普照每一个角落。</p><p class="ql-block">未来,吉阳区调解委员会将继续秉持初心,不断提升调解能力和服务水平,深入社区、乡村的每一寸土地,为更多的群众化解矛盾纠纷,为三亚的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法治进步贡献坚实力量,书写更多温暖人心的调解故事,让法治之花在这片土地上绽放得更加绚烂多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