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卷五(下半部分)</p><p class="ql-block"> (23)</p><p class="ql-block"> 米佳的走让大家陷入沉思,伊万和贺里散夫有些自责,认为战争关键时刻自己没有挺身而出,就好像做了见不得人的事情,犹豫不决有悖于军人的天职和做人的道理。但格里高力固执的认为,选择是最重要的,不能不明不白去打仗,要为真理而战,为正义而战,才值得舍身去战斗。</p><p class="ql-block"> 在全村的会议中,大家再一次得知了红军的可耻行为,并得知为了抵御红军的“侵略”,各村已经形成了自己的防御队伍。大家纷纷要求格里高力的老丈人米伦.格里高力耶维奇担任村长,大家都推选格里高力担任指挥官并同时招志愿者,格里高力在大家的推推搡搡中差点同意。可几位长者当场出面组织格里高力担任指挥官,因为他确实在两个月前担任军官。大家又一致推举哥哥皮特罗,让格里高力只当兵不掌权。大家听说皮特罗当指挥官,报名的志愿者忽然名额直线下降,第二天出发时,仅四十人和少许马刀。大家齐齐整整高高兴兴的,心里压根觉得别的乡镇被红军侵犯完全是一次偶然事故,所以并没有打仗的任何紧张感。</p><p class="ql-block">(24)</p><p class="ql-block"> 本章出现了一个神秘人物,卡尔根乡的乡长菲道尔.李霍维多夫.德米特利耶维奇。此人高大威猛,身强体壮,上过士官学校,见过世面。这些年一直时隐时现,过着与众不同且手足阔绰的生活。当皮特罗询问是否有必要参加保护顿河哥萨克战斗时,换来的是乡长菲道尔的很随便但相对和善的口气,他表示皮特罗们来晚了,大家可以打道回府了,这注意正和他们的心意,可以高高兴兴回家啦。</p><p class="ql-block">(24-2)</p><p class="ql-block"> 听说以波得捷尔柯夫为首的红军要从纳郭林乡经过,大家立即警觉起来,组织了一百多人队伍出发,一路上,他们打听到红军在哥萨克手里死伤人数不少,无人掩埋横尸遍野的惨景在此出现在格里高力面前。</p><p class="ql-block">(25)</p><p class="ql-block"> 红军和哥萨克的梁子算是真正结下了,哥萨克对布尔什维克深恶痛绝。原因是红军队伍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不乏战争中丢盔卸甲而后自暴自弃的酒鬼,赌徒而影响了红军的整体形象及威信。在一次仅有十来人的战斗,安娜因自作主张掩护同志,枪打出头鸟被一骑兵哥萨克射中,在彭楚克的眼皮底下一点点消亡,这么鲜活的生命就这样歿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6)</p><p class="ql-block"> 安娜的死注定会成为彭楚克永远的痛。几天内他像丢了魂似的空壳,迷糊的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幸好有个去北边的宣传任务,彭楚克想都没想就出发了。</p><p class="ql-block"> 当时的红军钱粮是充足的,只是外有德国飞机轰炸,内有哥萨克两头夹击,以波得捷尔柯夫为首的红军仍是感到力不从心。刚失去安娜的彭楚克无心恋战,他眼里时时闪现安娜的样子,内心痛苦不堪。</p><p class="ql-block">(27)</p><p class="ql-block"> 老百姓对红军的敌意视而可见,这时偏偏还有红军开不该开的玩笑,这进一步加深了百姓对红军的恐惧和误解,波得捷尔柯夫显然成了大家眼中的魔王,这对他们保卫顿河工作的开展极为不利。同时,波得捷尔柯夫极为恼火,战斗的本意是为了大众利益,可偏偏不被大众理解,甚至害时刻提防自己人遭自己人暗杀,他陷入两难境地。</p><p class="ql-block">(28)</p><p class="ql-block"> 此段环境描写很是精彩,“草原像个黑色的大碗”........看样子,村民对红军的误会真不小,这让波得捷尔柯夫气得不轻。他与他领导的部队作战的初衷是为了工人阶级的利益,农民也是劳苦大众的一部分,当然,这里面包涵所有农民兄弟哥萨克人。但因为部队作风不检点,四处谣言红军是作恶多端的坏人,所以一切徒劳了,事与愿违了。要命的是,当下他们被围攻,被哥萨克兄弟视为敌人,包括彭楚克在内,他们不得不被偷袭的哥萨克强行缴械,宣判绞刑或死刑,并签字画押同意。红军称挂白旗的为白军,反革命分子。白军称红军为敌人。他们都是为了保卫身份低下的哥萨克而自相残杀起来。但不管站在哪个立场,信仰谁,他们始终有一个共同的信仰——耶稣。</p><p class="ql-block">(29)</p><p class="ql-block"> 以波得捷尔柯夫为首的红军被骑兵哥萨克关押在一个小杂货铺里,准备第二天实行枪决。面对即将死亡的兄弟们表现各种各样的状态,以聊天,说话来驱赶死亡胁迫感,内容涉及到家人,女人,爱情,田地,庄稼等等。有的止不住的哭个不停,唯有彭楚克,他的安娜死了,死亡对他来说似乎更像一种解脱。</p><p class="ql-block">(30)</p><p class="ql-block"> 等待死刑的红军哥萨克一夜间很多都白了头,但他们仍躲了不这场灾难。第二天清晨,鞑靼村的哥萨克皮特罗的骑兵到达枪决现场,随行的还有格里高力,贺里散夫,米佳等。村民们穿着新衣服准备看热闹,米沙自告奋勇充当刽子手。残酷的枪决让现场观刑的人惊愕不已。犹豫绞刑与地面太近,波得捷尔柯夫的死尤为残酷,他一次因脚接触地面而向上挣扎,有一面被人掘坑向下落,他没有死在真正敌人手里,而是死在同为保家卫国的哥萨克手里,真是太残忍太冤了!</p><p class="ql-block">(31)</p><p class="ql-block"> 枪杀了人的米沙和杰克在离家只有三俄里时被遭到袭击,杰克死了,米佳因曾经参加俄德战争保住了性命,被判打屁股以示警告。卷五的结语有段话,作者用意极深:野鸭子在杰克死的供牌附近打架,争的是母鸭子、生存、爱情和生儿育女的权利。在乱蓬蓬的蒿草下,母鸭生出九个蛋,母鸭便卧倒在蛋上,用温暖来孵化,用灿烂有光的翅膀保护着。人类何尝有不是呢?他们为基本的权利而互相争斗,又在恶劣的环境下用母性的温暖滋养一辈又一辈人成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