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卷五(1)</p><p class="ql-block"> 如空心村般死寂的村庄随着哥萨克们的退伍逐渐热闹起来,亲人回家老婆孩子热炕头。没有见到亲人的,坟头上生满了荒草,嫉妒之火也将未亡人的心烤得炽烈。司捷潘家是空的,阿克西妮亚在亚戈德庄过着安逸的日子,格里高力没回,大家传言他加入布尔什维克,平静的生活让大家很惬意,殊不知新来的战争会超过曾经的苦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p><p class="ql-block">战争让格里高力迅速成长,除立功,升职之外,他的思想也随着他人的观点在思考,转变。富裕的哥萨克人叶菲姆·伊兹瓦林主张哥萨克平等、自冶、联邦,他否定了布尔什维克的俄国社会民主工人党,因为那样只会对工人阶级有利。哥萨克们只所以维护布尔什维克,是因为大家不想打仗了,他的观点让格里高力像迷途的羔羊一样辨不清方向。于是格里高力决定去同乡的哥萨克菲道尔.波得捷尔柯夫一探究竟。他得到的答案很肯定——人民的政权,是选举出来的政权,唯有自己管自己,才是真正的出路。波得捷尔柯夫的道理与主张让格里高力陷入沉思,他似乎明白了些什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p><p class="ql-block">游阿列克赛耶夫将军和卡列金等组织的散兵游勇陆续抵达诺沃切尔卡斯克,队伍分别由逃避布尔斯维克革命的各种亡命之徒以及垮掉了的俄国军队,原来的主宰者们科尔尼洛夫也化妆来到了这里。他们将部队进行重新的整编,可哥萨克拒绝进攻,整编后的志愿军攻占了罗斯托夫,镇压了当地的矿工。各式各样的义勇队伍与游击队都在诺沃契尔卡斯克成立起来,有一支号称斯捷潘·拉辛支的赤卫队也在向顿河逼近,顿河上乌云笼罩,新的战争即将拉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4)</p><p class="ql-block">彭楚克再次现身,他的样子像极了中国革命队伍的同志。历经八年的战斗,他回到母亲身旁,短短与母亲小聚,又立即为革命奔赴战场。他感受到同志阿布拉姆逊的好心与人情味,那和蔼可亲的革命友谊与正义正是布尔什维克的特别气质,也是他所认可和向往的政治主张。</p><p class="ql-block">(5)</p><p class="ql-block">来自不同身份和职业的16名工人交给彭楚生培训,准确的说是17名。安娜的出现让彭楚克产生了异样的感觉,这位彭楚生大概是要恋爱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6)</p><p class="ql-block">这是一场严酷的战斗,卡列金与阿列克塞耶夫的两路人马沿铁路线形成左翼和右翼向彭楚克的赤卫队进攻。显然,刚组建的机枪队是个临时的凑合班子,真正面对战争时他们手忙脚乱洋相百出,能保命就己经不错了。可战争丝毫不留情面,如不是水兵炮弹出丰,死之人数会更大。这场面可是吓坏了美丽的安娜,尽管彭楚生不停的安慰,还是一时缓解不了安娜面对死人的恐惧感,女人嘛,尤其是未经世事的漂亮女孩,哪能经得起这样的考验,她可是吓得不轻。</p><p class="ql-block">(7)</p><p class="ql-block">结束了六天的战争后,街道一片狼藉。彭楚克当着安娜的面故意用强硬的口气鼓励士兵枪毙俘虏。第三天彭楚克染上了风寒,大家把他推上车去治疗,可他的身体和头脑并不听使唤,无意识间还在指挥战斗,生病让他不知所措。</p><p class="ql-block">(8)</p><p class="ql-block">列宁正式出场了,他在斯莫尔尼宫接待了哥萨克,并代表全俄苏维埃要求哥萨克将卡列金赶出诺沃契尔卡。</p><p class="ql-block">(9)波得捷尔柯夫说了一段改变大家观念的话题,布尔什维克就是工人,就是劳苦大众,这让本准备来镇压的卡列金第十团哥萨克引起分化,有的忽然拥护起布尔什维克来,有的则悄悄离开卡敏镇。一月十三日,白军派17名代表与革命军事委员会会谈,一夜无果。白军离开后,以波得捷柯夫为首的准备成立代表团前往诺沃契尔卡斯克谈判,留一些阿塔蔓团军官作人质确保安全。</p><p class="ql-block"> (10)</p><p class="ql-block">以波得捷尔科夫为首的代表团怀着重重的心事乘车去见临时政府首脑卡列金,一路上他们的举动并没有得到像他们一样穷苦人的支持,反而是嘲讽。大家鼓足勇气表明自己要求撤掉临时政府的态度。通牒的内容遭到卡列金的反驳,认为他们只是被布尔什维克所利用,政府不可能放弃统治权,政权更不可能交给一群没有学识无家无业的穷光蛋。波得捷尔柯夫怒斥对抗,并始终强调“人民”二字,反复的类似于演说的言辞激战无果,卡列金宣布会议结束,第二天以书面的形式回复,表面一套背后一套,实际私底下己经开始为进攻哈亚车站采取的拖延手段。</p><p class="ql-block">(11)</p><p class="ql-block">卡列金的顿河政府类似的于袁世凯的临时政府。谈判第二天终于以书面的形式给予了哥萨克军事委员会回复,大致内容为:不可能放弃统治权,强调自己才是唯一的合法机构,并且要求哥萨克军事委员会立即解散,不得反对军政府。哥萨克要联合起来反抗布尔什维克的武装入侵,临时政府代表全体哥萨克和非哥萨克,他们绝对不会承认苏维埃政权。与此同时,他们表面在书面谈判,同时背地里由柴尔涅曹夫带兵与赤卫队发动内战,日夜迂回抢占兹维列沃和里哈亚车站等。</p><p class="ql-block">(12)</p><p class="ql-block">初期的红党还是一盘散沙,缺乏组织性和有组织才能的人。格里高力听到情敌李斯特尼次基的名字心如刀绞,他心里仍深深爱变着阿克西妮亚。再次碰到波得捷尔柯夫,他感觉到,再纯朴的人,一旦掌了权,头脑就会发昏,声音流露出优越与高调。作者在此点名人性的弱点。事实上,多少朝代多少国家,曾经打着为了大众利益的人,一旦掌权,权利会让人忘记初心,变成被大众憎恨和唾弃的人,这样的人在现代社会不占少数。</p><p class="ql-block">在郭鲁博夫的指挥下,格里高力全力配合一举俘虏敌人四十余,自己的大腿肌肉再次中弹。波得捷尔柯夫不同意郭鲁博夫保释白军头领柴尔涅曹夫的指令,杀鸡儆猴,用马刀残忍凌刀细割,机枪扫射宰了40名俘虏,格里高力不从心直视,在屠杀前便一瘸一拐离开了。</p><p class="ql-block">卷五(13)</p><p class="ql-block">父子又见面了,看着受伤的儿子,潘捷莱一面生气一面心疼,又一往常态的父亲作派地教训起儿子的自不量力和摇摆不定。格里高力虽表面斗嘴,可内心觉里没经过军事审判而枪杀俘虏一事是错了,是不可原谅且不能忘记。这次休息是在建立顿河政权的关键时刻,但他想念家里阿克西妮娅,他想回家,心里犹豫不决,只有用“船到桥头自然直”来安慰自己。</p><p class="ql-block"> 格里高力的回家让我们看到了家的美好,全家人欢天喜地,哥哥嫂子都欢迎他的到来,儿子米沙特卡和女儿波柳什卡都会叫爸爸了,娜塔莉娅比从前更丰满壮实好看了,他给每个人都带了礼物,久违的亲情修复他的身心的创伤。</p><p class="ql-block">一家子三个男人好不容易聚在一起,当然要谈论时局与战争话题,彼特罗脾气好,为父亲与弟弟的立场不合解围,父亲讨厌格里高力支持苏维埃,哥哥彼特罗对因革命委员会的暂时不力而偏向苏维埃表示理解。村里的贺里散福等哥萨克也跑到他家参与讨论,他们的大大咧咧引得女主人十分反感。</p><p class="ql-block">(14)</p><p class="ql-block">在家的日子是富足而温暖的。格里高力享受着妻子的关爱,享受子女绕膝承欢的惬意。父亲潘捷莱去镇上为马儿换马套,听一老兄弟提及卡列金掏枪自杀的消息,一下子觉得天都变了。传统的观念与长期被统治的习惯让他们一下子无法接受这一现实的打击,便借酒浇愁。喝醉酒的潘捷莱不省人事,被自己瞎了一只眼的老骡马漫无目的地带进冰窟窿,险些丧了命。</p><p class="ql-block">(15)</p><p class="ql-block">卡列金是在接到顿河军事委员会的一封电报后开始崩溃的。电报大致内容为:哥萨克承认以工人、农民为代表的苏维埃为国家中央政权。同时,以西维尔司为首的赤卫队已经逼退了临时政府的志愿军,卡列金的政府即将成为彻彻底底的临时政府。</p><p class="ql-block">更可笑的是,卡列金在身体严重不支很彻底被打垮的情况下,他还想作一个最后离职仪式,这让现场的气氛很尴尬。有的气不打一处来,有的咬牙切齿恨不得撕碎他,有的直接伸手向卡列金要钱,有的私底下小声嘀咕观察,卡列金唯有自杀谢罪,才能解决当前问题。不一会,房间就传来万念俱灰的卡列金的枪声和妻子的哀嚎声,一代所谓老一辈敬仰的最高统治权和他引领者彻底瓦解消失。</p><p class="ql-block">(16)</p><p class="ql-block">彭楚克在昏迷三个星期后终于醒来,睁开的第一眼见到了是美丽的安娜。这段时间他的吃喝拉撒全有安娜照顾,这不免让两位年轻的心升起爱慕和尴尬,受伤让他们走得更近了。他们在一起的日子偶尔因饥饿感小吵小闹,有时候因爱而甜如蜜,感情持续升温着。</p><p class="ql-block">(17)</p><p class="ql-block">好景不长,他们接到反击已经死去的柴尔涅曹夫部队的任务,安娜负责作这意味着两人要作短暂的分别。战场上刀枪无眼,谁也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安娜的眼里失去了光彩,流露出淡淡的哀伤,彭楚克莫名其妙的发火,就像自己身上的肉要别割掉一块似的难受。</p><p class="ql-block">(18)</p><p class="ql-block">卡列金自杀后,纳扎诺夫将军成立“小联合会”与布尔什维克作斗争,他们到处征兵遭到哥萨克拒绝。这是支战斗较强的队伍,在遭受赤卫队的重重狙击下居然无一人伤亡。但布尔什维克党的宣传力度远远大于作战力,短短几天,纳扎诺夫将军队伍开始拒绝保卫军政府。李斯特尼次基随军前行,随行的兵象流亡的人一样怀念家人,但他又幻想科尔尼诺夫以后会带他一起享受胜利,他就觉得一切都值得。</p><p class="ql-block">一场志愿军的首脑会议在奥利根乡举行。将军们各执己见,派头十足的波波夫将军坚决不同意科尔尼诺夫的意见,他认为顿河左右可守可攻,并且离开顿河的哥萨克必人心涣散。他们指点地图象指点江山一样,在分与合,走哪条路线上态度坚决各执己见,最后不欢而散。</p><p class="ql-block">(19)</p><p class="ql-block">郭鲁波夫是个有杀气的矮个子,彭楚克跟随他直奔小联合会大楼,一声“站起来”下得小联合会的纳扎诺夫等人连滚带爬的撤了。彭楚克借回家执行任务的机会再母亲身边过了一夜,就申请调到罗斯托夫,终于他看到了日思夜想的安娜。安娜看到彭楚克时眼里忽然闪出了泪花,安娜邀请彭楚克去他家过夜。安娜的妈妈以给人家做衣服为生,家里还有一个瘦弱的妹妹,这一夜,他们仍保持着纯洁的同志关系,没有越雷池一步。</p><p class="ql-block">(20)</p><p class="ql-block">彭楚克被上级安排到革命法庭工作,原因是上一人执行庭长有贪污行为。作为执法队长,他要不停的押送犯人去刑场执行枪决。短短的工作一段时间,彭楚克瘦了,他的精神处于崩溃的边缘。在他枪杀的所谓罪犯里,有他的哥萨克,有手掌厚厚老茧的劳动人民。他不停安慰自己,只有清楚垃圾花园才能长出鲜花,可善良的人面对自己亲自执行枪决的尸体,他的心充满撕裂般的痛感,他不愿意杀人,尤其是那些苦难的人民。</p><p class="ql-block">过了几天,彭楚克向上级申请调至革命军事委员会工作,因为有新的任务,安娜夜晚摸进彭楚克房间主动和他亲热,由于前段时间消耗太多,他没有表现出男人优秀的一面,但安娜仍对他给予母亲般的关怀,显然,他们过了幸福的一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1)没有战争入侵的村庄,人们的生活平静,安逸,富足,直到有一天忽然闯进一路叫红军的队伍。他们像进自家羊圈杀死绵羊,口口声声说红军是不白拿,有钱购买想要的东西,以玩笑的口吻拉妇人进房,这让村民感到恐慌。原来,起初的红军队伍也是鱼龙混杂,不乏战争的受挫者以及地痞流氓,赌徒恶棍。为了防止受到伤害,哥萨克们立即组织曾经上过前线的战士知老头子编成队伍,迅速阻击歼灭了红军两百多人,俘虏五百余人和不少枪炮,各乡脱离中央以乡为单位独自为阵开展生产生活,后一致选举毕业于陆军大学的叶兰镇哥萨克阿尔菲洛夫将军为州长。</p><p class="ql-block">(22)作为读者,我很高兴地看到,战争打到此,格里高力同村的哥萨克老少爷们还活着。大家没事时有说有笑聚在一起,和女人们打情骂俏说下流话,但男人总归是爷们,他们表面扯闲篇,心里总担心未来的日子会被战争搅乱。聊到打仗和立场,大家总是在选择上意见出现分歧。米沙年轻气盛,等不及大家做决定,先行一步要出征,至于去谁的部队,他自己也没一个准,先走再看。杰克是个没头脑的。格里高力想先看看势头,因为他也听说了,他心目中无比敬仰的红军强奸抢夺,有了不好的名声。红军在他的内心打了折扣,使他一时不知如何抉择。。至于贺里散夫和伊万他们,毕竟经历世事,他们比较相信急事则缓的道理,虽然教堂的钟声象催命鬼一样催促他们出征的脚步,但他们还是想先观望,最重要的是,大家内心都是不愿意战争的。</p><p class="ql-block"> 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