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 <b> 人性,是一个复杂而神秘的话题。人性中既有善良的一面,也有邪恶的一面。有时候,善良和邪恶就像天平两端的砝码,摇摆不定。我们常常需要在善良与邪恶之间做出选择,这种选择并非黑白分明,却能决定我们成为怎样的人。是选择善良还是邪恶,和贫富贵贱等客观条件无关,最终取决于每个人的价值观和人生目标。</b></h5> 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红楼梦》里,刘姥姥算是底层中的底层人物了,作为一个乡下老妇人,她觉得自己的身份比贾府里的下人们都低,所以见到谁都毕恭毕敬,小心翼翼。但是,通过重读《红楼梦》,尤其是通过仔细品读“刘姥姥三进荣国府”的章回,我对刘姥姥这个人物越来越肃然起敬。 <b>刘姥姥一进荣国府是为了营生。</b>源于生活艰难,试探性带着攀亲叙旧、以求接济的目的,刘姥姥带着外孙战战兢兢地进到了府里。但是,整个过程她却表现得有礼有节,言谈举止也是不卑不亢,一点也不怯场,因此赢得了荣国府班组长级底层管理人员周瑞家的、总经理级的执行高管王熙凤以及董事长级的最高领导人贾母的喜爱。最终,带走用来生计的20两银子一吊盘缠钱,这对她的家庭来说是一笔巨大的帮助。出乎意料的是,这个看似没见过什么世面的老太太还懂得职场“潜规则”,临走主动要给中间人周大娘“提成”,理由也在情理之中,说是让周瑞家的给孩子们买点果子吃。好在这周大娘也不愧为府上高管之一王夫人的身边人,而且有助人为乐的善心,不贪占小便宜,婉言拒绝了。 <b>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是为了报恩。</b>她带着自家田地里采摘的有机新鲜瓜果蔬菜,再次来到府上,一是展示帮付款带来的效益,二是真诚表达“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感激之情。借着贾母和凤姐的赏识,她得以在大观园里游玩赏乐,逗留了两日。游园过程中,无论是讲故事、编瞎话、簪花,还是应和吃饭时鸳鸯、凤姐的玩笑,她都能信手拈来,周旋有度。在贾府众多小姐丫鬟有意无意拿她开涮、取乐子的情况下,她非但不恼,还能入情入境地故意表演一番。这次。刘姥姥以她纯朴善良的形象,再次赢得贾府上上下下人们的尊重。临走之时,众人送的银两衣裳、果品布匹,让刘姥姥满载而归。 <b>刘姥姥三进荣国府那叫一个仗义。</b>当时的贾府已经衰败没落,得知消息的刘姥姥不顾个人安危前来探望,并受王熙凤之托将巧姐从危难中救出。临走,奄奄一息的王熙凤将一只金镯子从手腕上褪下来交给刘姥姥,以求答谢托孤之恩,却被刘姥姥婉拒,并且义不容辞地答应了日后照顾巧姐的请求。这次入园,刘姥姥见证了贾府的衰败和家族成员的离散,她的心中充满了悲伤和感慨。然而,她仍然不忘旧恩、不图钱财,以一己之力帮助了贾府的后人,体现了她知恩图报的高尚品质,也让读者深切感受到了这个朴实无华、头尾着墨的“小人物”身上散发着的人性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