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读《理想国》随感(二)

清风拂面

<p class="ql-block">读《理想国》《论语》这类采用对话方式的作品,极易激发我们的思考,随着书中讨论深入,我们思考的维度和思想的广度也在不断地拓展。这种感觉,甚是美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也应了那句话:读一本哲学书籍,要运用你的思考。除了思考本身外,没有任何其它的帮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读到《理想国》关于教育的讨论时,又开始思考同为老师的苏格拉底和孔子,到底谁更厉害呢?</p> <p class="ql-block">合上书,开始结合《论语》和《理想国》两部经典,试着分析两位大师的教育方式与方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两部经典作品都是弟子对各自老师言行的记录和阐述,也都是采用“问——答”对话的结构展开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集子,以“弟子问——老师答”为主要模式,更注重个人修养和道德行为的培养,强调个人的修养和道德行为对社会和谐的重要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而《理想国》是柏拉图创作的,通过其学生苏格拉底之口,系统阐述了理念论,但并非《论语》那样相对忠实地记录苏格拉底的言行,而是柏拉图自己的系统化创作则以“老师问——学生答”为主要呈现方式,更侧重于通过教育构建理想的国家秩序和社会结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论语》侧重在“答”,而“问”只是为引出“答”的手段,“答”构成了《论语》对话模式的中心环节,孔子的“回答”也就成了《论语》中对话的灵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理想国》中,对话以“问”为主导,对话通过“提问”组织和推进,是典型的问题引导型对话。书中的讨论往往并没有针对某个问题给出最终的定义,但书中有明确的主题和研究范围,有详尽的推理和严密的逻辑结构,有一套以“正义”核心的相互联系的概念,成为一个系统的整体。</p> <p class="ql-block">再结合有限的历史知识来看,两部经典作品的差异是由孔子和柏拉图所处时代的文化背景、文化传统和各自世界观、哲学观等方面的根本差异决定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孔子身处于中国春秋末年,社会动荡不安,他恪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礼制,是中国礼乐文化的坚定拥护者,也是礼乐文化的坚定实践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作为老师,孔子对他的学生实行的是“以有知教无知”的教育,老师是有知者,学生是无知者。无知者需要开启心智,有知者理应肩负起启蒙灌输的责任,以澄清无知者的疑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所以,孔子的教育说“教”特别多,虽提倡因材施教、有教无类,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学原则,但基本都在说教和教导,很少说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他的这一思想必然会贯彻到日常教学中,并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言行操守。学生从而自觉维护师道尊严,认为只有忠于老师,才是对老师最大的敬意,便将老师的言传身教奉为行动指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样的教学方式,当然也能教育出好学生,但学生的主体性被削弱了,很难产生超越孔子的学生。从“孔子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达者三人(颜回、子路、子贡)”可看出。但从影响力和文化贡献孔子在中国乃至东亚文化圈的影响更为广泛和深远。</p> <p class="ql-block">再看苏格拉底,生活在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的雅典 ,这是古希腊文明最为辉煌的时期之一。这个时期既是民主制度的黄金时代,也是其走向衰败的转折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社会风气的变化和文化繁荣,为苏格拉底的思想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土壤,使他能够以探索真理作为终身使命,提出独特的哲学观点,甚至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他是西方第一个为追求真理而献身的哲学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苏格拉底做老师,不是像孔子那样多说教,而是采用“产婆术”,不断地追问,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和发现问题,推动学生主动学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样的教育方式,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内驱力,帮助学生建立内在的学习动机和持久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精神的形成。所以,更容易出好学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柏拉图作为苏格拉底最心爱的弟子,身受希腊理性主义精神的塑造,无疑受到苏格拉底批判精神的感召,创造出了洞穴说、柏拉图思想、柏拉图主义,成为整个西方文化中最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之一,与苏格拉底齐名,还教出了学生亚里士多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在很多方面开宗立派,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构建了西方哲学的第一个系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苏格拉底和他的学生柏拉图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希腊三贤”。他们三人在古希腊文学、艺术、哲学领域做出的非凡贡献至今影响着世界范围内的文学艺术发展方向。</p> <p class="ql-block">两部经典作品的这些差异,其实反映了东西方古代教育思想的独特性和多样性,对现代东西方教育理念、教育方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的同时,也为现代教育理论和实践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和借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通过比较这两部分别代表中国与西方的古代教育思想的作品,可以更全面地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和教育理念的异同,不仅能够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还能在拓宽自己的教育视野的同时,在人生哲理、社会问题、思维能力和文化传承等方面获得丰富的启示和滋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思虑至此,才真正体会到读哲学经典的重要意义与魅力:更注重逻辑与思辨,学会用哲学的方法来看待问题,角度更加开阔与全面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至于两位大师谁最厉害,非一简单结论而概之。但在阅读、思考的过程中,更深切体会到两位大师都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之一,各自在各自的领域闪耀着智慧的光芒。</p> <p class="ql-block">而后再翻开书,脑子里总是浮现出《桃花源记》里的句子,我竟发现《桃花源记》的每一句话,其实是换个角度在告诉我们读哲学书籍的方法与魅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读哲学书籍,应该“缘溪行,忽逢桃花源”,伟大的哲学家在他的作品背后,都有自己特定的中心思想和原则,或明说,或隐藏。如果我们抓住这条线索或脉络的“溪”,我们就会想要看作者怎样将这样的概念、思想在整本书里贯彻到底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忽逢”告诉我们,读哲学书应该联系实际来思考书中的哲学问题,我们必须顺着作品的理念来自己思考、回答这些问题,才能不知不觉进入一个高的境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要怎么来阅读和理解呢?很简单,"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只有先把文字读懂、读透,我们才能发现浅表的外在后面有一个很深的秘境。就像读《理想国》,联想到《乌托邦》《论语》,我竟然得到不少意外的收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我们要怎么去思考艰涩的哲学问题呢?当然,既不能想得太玄妙,又不能想得太浅显。“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为我们指点了迷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就像《理想国》中,苏格拉底言辞的字字句句,不只是辨明真理的交锋碰撞,更是著作的书写者柏拉图对于海海人生与泱泱天地的那份浩渺察知,那对“正义”实质的昂扬憧憬,那对万千灵魂“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责任背负。千百年来的学界研讨,或许仍然无法建构正义之落于现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普通人更不能苛求自己读一遍就能把大师的理念精髓看得透透彻彻,而是要抓住与自己的生活、工作或是感兴趣的点儿作为切入口去慢慢琢磨,让它透出一种光,感受到阅读和思考的快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好的切入口应该如何去找呢?《桃花源记》也告诉了我们:“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简言之,抓住一个问题,学习用书中哲学家的方法去深入思考和挖掘,便能求浆得酒,大有受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再想想看,普通人要去弄懂书中的每一个问题吗?非也。《桃花源记》告诉我们:“中无杂树,落英缤纷。”没有杂树不等于没有树,而是它有最重要的主树——桃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么我们读一本哲学书也要有主问题,用主问题来诱发自己的思维,让思维像片片落英,缤纷满地。这不正是最理想的阅读境界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此,悲观的飘渺终将在诗意的文字中碾碎,晦涩深高的思想最终必回归于温情的关怀。这种奇妙的阅读体验,亦"不足为外人道也"。</p> <p class="ql-block">图片:前三清风拂面手机随拍于襄阳护城河,后四@暖风拍摄于习家池</p><p class="ql-block">文字:清风拂面原创</p>